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对移动服务供应链模型相关理论基础的回顾评述,包括服务供应链、服务供应链模型和移动服务供应链等,并考虑到移动服务供应链的结构特性,构建了一个基于用户体验管理(CEM)的通用移动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然后,详细阐述了模型中各管理要素,包括CEM、需求管理、能力管理、关系管理和信息流管理,并讨论了该模型在移动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最后,对移动服务供应链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普及,企业管理将逐渐进入移动商务时代。移动商务的优越性使得供应链成本管理面临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介绍了移动商务和移动供应链管理模式,并系统地阐述了移动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移动增值服务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移动增值服务的用户需求,构建了移动增值服务的用户需求层次模型,并以中国移动的"飞信"业务进行了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立威 《现代情报》2014,34(6):171-176
随着手机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各种创新的移动商务服务不断涌现。用户对不同移动商务服务的采纳行为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在对国内外移动商务分类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移动支付、移动银行、移动证券、移动信息、移动广告、移动购物等不同移动商务服务的用户采纳研究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未来研究方向三方面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5.
移动商务的成功关键来自于提供顾客导向的服务,而非以技术为主的策略.移动商务的服务内容若重视"客户价值感知",将较易导致成功.本研究基于客户价值感知,在对移动商务、价值理论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效用理论提出在移动商务领域感知决定价值.结合Mueller-Veerse的10种角色理论和Lussanet的MC运作的角色分类理论,提出基于价值感知的MC客户价值链模型.  相似文献   

6.
何绍华  窦艳 《现代情报》2010,30(9):62-65
移动商务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信用风险大大增加,信用信息服务对于促进移动商务领域中的信用信息的共享,尽量减少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信用和移动商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移动商务信用信息服务的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并且进一步揭示了移动商务信用信息服务的流程。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移动商务的驱动因素,阐述了移动商务的特点,概括了移动商务应用的两种形式,总结出运用移动商务服务的关键成功因素,以期对移动商务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e3-value结构化仿真分析方法构建基于价值链的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的价值模型.通过相关参数输入模型,对其进行模拟试算,得到该商业模式的盈利性和合理性评价.通过e3-value模型创新关键因素价值活动、价值界面及价值端口的解构,调整价值模型及其变量,得到移动商务价值网商业模式价值模型.通过模型试算结果对比,分析讨论移动商务价值网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及模型创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VFT的移动商务信任构建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移动商务是电子商务的新发展,是电子商务的新的商务形式.文章对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信任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综述.采用价值焦点思维决策方法(VFr-Value Focused Thinking)构建了适用于我国的移动商务消费者信任建立模型,最后讨论了该模型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面对移动互联网快速向社会渗透的这一现实背景,是否及如何采纳移动商务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尽管目前已经有大量移动商务采纳的文献,但是大多数移动商务采纳研究都停留在个人用户视角,而只有少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企业移动商务采纳行为。对目前企业移动商务采纳文献从理论基础、国内研究、国外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对影响企业移动商务采纳的因素进行总结,提出企业移动商务采纳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并在对现有文献述评的基础上提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王小利  李明建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5):132-135,140
尝试通过对移动应用商店及其商业模式进行分析来解释移动应用商店发展迅速的原因,并总结出在发展过程中威胁该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提出商业模式的优化策略。文章的研究以具体的商业案例为背景,中国移动MM平台作为我国移动商城的典型代表,其商业模式值得探究,本文从移动MM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出发,通过对比分析了其与苹果公司App Store等的差别与优势,并利用结构化分析方法,从价值创造、转移和分配的角度,提出中国移动MM平台商业模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在新媒体大环境下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从国内外各选取12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调研其移动阅读服务模式及内容,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可知,我国应加大移动客户端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度,加强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深入,建设数字应用体验区,提升数字化研究空间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移动商务环境高度动态变化的特征,论文基于移动网络运营商视角提出多维动态的商业战略理论模型,分别从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关系、与产业链上其他主体的合作竞争关系以及内在的业务组合驱动关系几个方面研究移动商务的发展战略。多维度的战略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持续提升移动网络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朱俊卿 《现代情报》2011,31(11):138-141
以被定义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图书馆——"书生移动图书馆系统"为例,对移动图书馆的优势和亮点及为用户带来的便利进行了解和把握,探析移动服务新时代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殷红燕 《现代情报》2012,32(6):126-130
本研究以广东流动图书馆为例,采用用户满意度调查的实证研究方法探索了流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方法。本文在对广东流动图书馆服务进行用户满意度量化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8个方面的差异对服务进行了细化评价,由此为改善服务质量提出客观而全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移动信息服务的内涵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茆意宏 《情报科学》2012,(2):210-215
在对移动信息服务与固定信息服务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移动信息服务的内涵、特点、内外影响因素和服务模式。移动信息服务是面向移动用户通过移动/无线信息网络与手持移动信息终端向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包括主体模式、技术模式、内容模式、服务策略、面向用户的服务模式、即时服务模式、基于位置的服务模式、个性化服务模式等。  相似文献   

17.
朱丽萍 《科教文汇》2014,(15):210-211
国内移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和崛起,我国图书馆基于移动互联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领域的开发---移动图书馆。移动阅读促进了移动图书馆的建设,给移动图书馆的设置提供了更广阔的机遇。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打破了传统的读书阅览模式,而是采取手持设备,不受到时间、空间的影响的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依然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彭丽君 《现代情报》2011,31(12):82-84
随着3G时代的到来,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延伸了互联网,阅读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成为可能。这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Mobile 2.0,然后分别从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馆自身三方面加以分析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社区流动图书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吴正荆  毛秀梅 《情报科学》2008,26(3):364-368
流动图书馆是国外比较盛行一种服务模式,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流动图书馆完全可以应用于中国的社区图书馆建设,并且应对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设计了三种社区流动图书馆的建设方案。通过流动图书馆来改变目前社区图书馆的现状,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网络化布局,加速中国的社区化进程,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面向移动终端的网站无障碍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梦玄  赵英  范娇颖 《现代情报》2016,36(5):110-116
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终端成为人们上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当前大多数网站均针对桌面端设计,在通过移动终端访问时会遇到许多可访问性问题。W3C针对移动网站的建设提出了相关的最佳实践规范,但这些规范都不是针对移动网站的无障碍设计,且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的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标准。本文结合WCAG、MWBP和MWABP,从导航与链接、页面布局、页面定义和用户交互4个方面,总结归纳出了可适应于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的相关准则规范,并以中国残疾人服务网为例,进行了移动网站无障碍设计实践。本文主要从设计和技术角度,对移动网站的无障碍访问进行了分析,所得设计准则和实践对网站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