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以齐墩果酸作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了夹带剂种类、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物料粒度、夹带剂用量、乙醇浓度、预处理等单因素对萃取结果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浸膏收率、齐墩果酸的含量为指标,确定了女贞子的超临界CO2萃取齐墩果酸的最佳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2.
橄榄叶中橄榄苦苷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微波和索氏提取法提取橄榄苦苷的最佳工艺。以HPLC检测橄榄苦苷的含量,采用正交实验,对橄榄叶粒度、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超临界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5个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为A1B1C3,微波提取最佳条件为A2B2C1,索氏提取最佳条件为A1B3C1。微波提取3min与超临界CO2萃取2 h、索氏提取6h提取的效果相当,微波提取时间短,操作简便,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对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从延胡索中提取延胡索乙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讨论。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5MPa,萃取时间3.1h,萃取温度60℃,改性剂用量为400ml,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延胡索乙素的产率为0.079%。结果表明,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法比超声波-甲醇提取法(药典法)的产率提高了14.5%。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白簕叶中的总黄酮化合物,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萃取条件(压力、温度、时间、CO2流量)对其总黄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 h,CO2流量20 L/h.白簕叶总黄酮提取值为2.929 mg/g.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流体夹带丙酮萃取甜瓜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超临界CO2夹带丙酮萃取甜瓜籽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萃取压力、温度、流量、萃取时间和丙酮含量对甜瓜籽油出油率的影响.对夹带剂及其加入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结果为下一步综合、无毒、高效地开发利用甜瓜籽莫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微波辅助苯偶姻合成反应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微波辅助加热下合成苯偶姻.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反应体系温度和催化剂VB1用量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功率对收率的影响依次降低,最佳反应条件是,催化剂用量为1.5g,反应体系温度为80℃,反应时间25min,微波功率为900W,平均收率为85.5%.产品熔点与标准样相符,其IR谱与标准谱图一致.  相似文献   

7.
以元宝枫种壳为原料,采用亚临界水萃取技术探索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元宝枫种壳中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粉碎粒度为40-60日,萃取时间为60min.去离子水用量为18mL/g,萃取温度为106%。在此工艺条件下单宁的提取率为94.65%。经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粉碎粒度和萃取温度是影响单宁提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红菇多糖得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料液比、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为自变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得到微波辅助提取红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40,微波时间为400 s,微波温度设定60℃,浸提时间为2 h,在此条件下,红菇多糖得率达到6.28%.  相似文献   

9.
对北五味子中水溶性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溶剂用量,用正交实验结果作方差分析表明,提取温度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提取时间和溶剂用量对试验结果影响均不大.北五味子多糖提取的最优方案是提取温度为100℃,提取时间为4h,溶剂用量为10ml.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川芎挥发油的较佳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研究萃取压力(A)、萃取温度(B)、萃取时间(C)及药材粒度(D)对出油率的影响。结果:确定较优提取工艺为A3B2C2D1,即压力45MPa,温度55℃,时间3.5h,药材粒度30目。结论:较佳条件下川芎挥发油出油率为5.49%。  相似文献   

11.
以滇重楼的根茎为实验材料,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运用L16(45)正交试验,考察了皂甙浸出过程中的浸泡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剂量、粗粉质量与浸泡用乙醇体积之比等四个因素在四个水平下的工艺过程,筛选出了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粗粉(40目)用30%的乙醇溶液浸泡36h后,超声30min,粗粉质量与(浸泡)乙醇的体积比1:15为最佳提取条件,重楼甾体总皂甙的提取率为9.50%。  相似文献   

12.
以桔梗为原料,采用微波提取方法提取桔梗皂苷.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从乙醇浓度、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固液比(g:mL)四个方面对桔梗皂苷的提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 微波提取桔梗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微波功率420 W、微波时间260 S 和固液比1:14(g:mL). 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桔梗皂苷的得率4.59%,表明微波提取方法是较好的桔梗皂苷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甲醛为Ⅰ类致癌物,在土壤环境中稳定,并能通过迁移扩大污染.工业企业区土壤中吸附的甲醛含量可高达180-720mg/kg干土.本研究针对部分工业企业区土壤中甲醛含量高的现状,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甲醛污染物进行去除.实验探讨了茶皂素的浓度、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甲醛去除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茶皂素浓度为5.0g/L,反应温度为60℃,pH为4.00,反应时间12h下,甲醛去除率为99.17%.说明茶皂素对土壤中的甲醛有很好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芦丁的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碱度、乙醇浓度对蚕沙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碱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蚕沙中总黄酮的提取均有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为3%,乙醇浓度15%,提取时间1.5 h,提取温度70℃,蚕沙中黄酮含量约为1.65%。  相似文献   

15.
无患子皂苷是天然的表面活性剂,本文用乙醇提取技术,考查了乙醇溶液浓度、无患子果皮与乙醇溶液的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四个因素对无患子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设计实验得出天然无患子提取工艺的最优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浓度为80%,固液比为1:5,提取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4.5h,无患子皂苷的得率为14.26%。该工艺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稳定性好,为下一阶段的无患子皂苷的提取提纯研究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相关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均匀设计优化重楼皂苷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均匀设计实验,对重楼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以重楼总皂苷含量为指标,选用U8(8^5)为均匀设计实验方案,考察了加热回流时间、提取液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次数对重楼总皂苷提取的影响.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皂苷进行吸附、除杂和洗脱,收集洗脱液,并用HPLC对洗脱液进行含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2g滇重楼粗粉(40目)用40%的乙醇浸泡30小时后,加热回流20min,抽滤,药渣再重复加热回流7次,合并滤液,减压蒸馏,得粗皂苷浓缩液.  相似文献   

17.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莪术挥发油萃取率大小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CO2流量3个因素进行了研究,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5MPa,CO2流量30L/h,萃取率为8.44%;同时进行了水蒸气蒸馏,挥发油得率为2.31%。并对两种方法提取所得挥发油进行GC—MS成分分析,应用ABTS和FRAP法对两种方法提取莪术挥发组分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检测及比较,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提取物的成分、得率不同,其抗氧化能力均强于水蒸汽法提取物。  相似文献   

18.
大豆皂苷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豆豆渣为原料,对大豆皂苷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研究。考察大孔树脂吸附法、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微波提取法及超声提取法对大豆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并对几种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有机溶剂提取法的提取率最高,可达93.4%,但操作步骤较多,有机溶剂用量也相对较大,时间较长;大孔树脂吸附法的提取率也比较高,为90.2%,料液比较少,但提取时间却很长,需要6 h;而微波法和超声提取法则操作相对简单,时间短、温度低、提取速率快,其提取的提取率也比较理想,分别为59.8%和61.0%。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生姜精油的提取及对大肠菌群的影响作用,通过对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和浸泡时间做单因素试验,再以精油提取率为评判指标进行正交优化,确定了索氏提取法和常压蒸馏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以抑菌圈直径为判定指标测定所提取的精油对大肠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12 mL/g,提取时间3.0 h和提取温度50℃;常压蒸馏法提取生姜精油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剂用量20 mL/g,浸泡时间1.0 h和提取时间3.0 h。索氏提取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73.66 mm;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对大肠菌群的抑菌圈平均直径为25.48 mm。索氏提取法提取出的精油树脂抑菌效果好于常压蒸馏法提取的生姜精油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20.
竹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用醇提法提取竹叶中黄酮类成分的最佳工艺,为竹叶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竹叶为试材,以乙醇为溶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表明:影响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是: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实验条件为料液比1:20,60%的乙醇,60℃提取4h,竹叶中黄酮的含量为7.88mg.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