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蹦床运动员力量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全国蹦床队的教练员就我国蹦床运动员的部分力量和耐力素质的训练形式及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旨在了解目前我国蹦床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现状 ,促进各队之间的经验交流 ,推动我国蹦床运动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蹦床技术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对于蹦床运动员需要具备的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比例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蹦床运动训练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蹦床训练和第九届全运会该项目比赛的现场观察,结合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交流以及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比赛录像对比分析发现:(1)我国蹦床运动现阶段的训练对基本技术部分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不足;(2)需要更多地进行各省,市和国内,外间技术观念,训练方法的交流与讨论;(3)“金牌压力”和“社会关注”已几乎是教练员不能承受之重,教练员需要不断调整观念以适应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蹦床训练的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作了详细的讲解和说明,对我省蹦床项目的开展和教练员的教学会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健康的心理素质对蹦床训练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训练及赛前、赛中进行有效的心理调整以保证技术、战术、身体潜力的充分发挥,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已成为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在体育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减轻心理压力,使压力转变为动力,也是每一位教练员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蹦床项目在我国是从98年初正式开始组队建立起来的。在经过9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的蹦床水平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素质训练作为整个蹦床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良好的素质训练安排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在专项训练中的安全及难度技术的发展、稳定,对于运动员在各阶段的训练及将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由于体操的项目特点,安全问题始终是伴随着体操训练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体操技术的发展和动作难度的日益复杂化,安全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安全保障现已成为培养优秀选手长期训练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操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难度的提高,加大了训练的难度,使许多教练员,特别是年轻教练员在训练中往往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于研究体操动作和技术上,忽视了对安全防伤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在体操训练中,教练员往往把安全问题只看成是垫子的使用、保护设施的利用及保护和帮助等外在因素上,而对于心理因素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在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蹦床训练中自我保护概念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蹦床运动在我国成为一个独立的竞赛项目, 开展只有一年多的时间, 有很多训练方面的课题值得研究解决, 而安全训练则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笔者从教练员和运动员两方面出发, 重新认识自我保护的概念范畴,探讨自我保护概念建立的重要环节与途径。试图为蹦床的训练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跟踪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我国优秀女子蹦床队技术训练课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内容涉及技术训练课计划、训练课的结构、训练内容的选择及训练负荷的控制等方面,旨在为广大蹦床教练员实施训练提供借鉴,在蹦床运动训练中产生以点带面的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我国省市级专业体操队训练场馆的蹦床设备状况、教练员所持的态度和认识、训练中主要解决的问题、蹦库实际使用情况、练习程序以及对基本动作和基本难度动作的理解等方面作了较细致的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改进竞技体操的蹦床训练。  相似文献   

10.
蹦床项目技术训练的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蹦床运动技术训练的心理基础。着重从蹦床训练基本心理特点、技术训练的心理特点及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蹦床心理训练的一些个人见解,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1.
浅论蹦床项目基本技术的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论述蹦床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训练。着重从基本技术的一般概念、基本技术的内容和训练及基本技术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此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12.
更新训练理念,提高训练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运动训练中,训练量和强度的安排是最为关键的一对矛盾,也是最困扰教练员的一个问题。最近,总局田径管理中心罗超毅主任给在京的部分教练员就这一问题上了生动的一课,使教练员们顿感耳目一新。可以说,罗主任的核心训练创新理论,对中国田径界更新训练理念,提高训练效果,更好地备战2008年奥运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下面结合罗主任的创新理论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蹦床训练也成为我国体育运动的科目之一,蹦床训练属于竞技运动,是体操运动中训练技巧的一种有效方式。为了我国体操运动的发展,在青少年蹦床训练的教学中进行改革和创新,增加了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暗示教学法。这种方式能够弥补传统蹦床训练的不足,提升青少年的蹦床技巧。该文针对如何在蹦床训练中融入暗示教学法进行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女子竞技术体操正以它特有的技术和魅力,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着,作为基层体操教练员,发现和选择好苗子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同时进一步探索启蒙训练的最佳年龄段,抓住这个重要环节,科学而系统地培养苗子,是我们基层教练员面对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层蹦床教练员面对的训练对象多为6—12岁的少年儿童。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基础训练。虽然训练的难度不及专业队,但是由于运动员年龄小,理解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差,训练中极易发生意外创伤,使得蹦床好苗子因为伤病过早的夭折。这就要求我们基层蹦床教练员要扎实掌握训练中对队员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蹦床训练中周课次的安排及身体素质训练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中林  刘海元 《体育学刊》2003,10(1):116-118
通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现场观察等,研究蹦床周训练课次的安排、课的结构模式,并与前苏联和日本的训练方法和安排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国家蹦床集训队周课次安排的模式为10~11次:课结构的模式为每次课时间为3h,分为准备活动、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此基础上,对蹦床项目中身体训练的重要意义和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论述,指出在国际赛事频繁的今天,更要重视科学的身体训练方法和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17.
教练员的心理因素和训练教学行为对训练教学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练员的心理品质和教学行为训练效果的影响是许多心理学家和体育工作者经常探讨的问题,研究认为,影响运动员训练效果的因素包括教练员自身特征、素养、行为表现和运动员的理解能力、训练的经验及成果、外在的训练环境、内在的训练环境,其中最本质的两个因素是教练员的行为品质和教学行为,它们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现代竞技蹦床运动训练的特征如下:蹦床项目有自身的技术特征和体能特征;蹦床训练要体现出一般素质专项化、专项素质技术化和基本技术素质化的特点。文章旨在为蹦床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一些有益的理论参考,以促进我国蹦床运动竞技水平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与实验等研究方法,在女子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对“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水平匹配发展理论”进行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匹配发展理论”符合经济、实效训练原则;教练员较容易控制训练过程;选择练习手段的目的性明确;在全年运动负荷安排上突破了传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跳高训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运动员专项成绩是教练员的希望,是运动员训练的最终结果。由于教练员对青少年跳高运动训练的理解、认识程度、责任心、责任感不尽相同,而为了提高运动成绩,教练员在训练安排上,则各持己见,故导致了很多有天赋的苗子过早地离开了自己喜爱的运动。近年来,青少年跳高训练安排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教练员,其原因:一是,体制原因,学校领导要求运动员出成绩,导致教练员在训练安排上过早的成人化。二是,对青少年训练的认识与理解的误差,导致跳高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早衰,不能有效地发挥自身潜能。造成运动员的昙花一现较为普遍,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