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别夷夏——儒家传统面对异质文化的接受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孟子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分别夷夏观点的始作俑者.分别夷夏,构成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传统中潜在、持续而稳定的前定认知结构,形成民族文化心理面对异质文化的一种习惯性的无意识心态,强调“诸夏”文化对于夷狄文化的优越感,强化对异质文化的蔑视、拒斥.由于这一传统观念的制约,佛教自进入中国后,不得不一步步向儒家文化趋同,天主教拒绝中国化的态度决定了它在中国传教事业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近代化的开端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近代化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各方面,其中外交上的近代化,从某种角度上看,也可以称之为中国夷夏观念的解体崩溃过程。中国传统夷夏观念的解体崩溃过程经过了近70年的时间,夏燮的生活年代恰好与70年间重合,他虽然不像顽守旧派那样固执、死板的坚守封建传统,但受传统华夏优越感的深刻影响,他也还是挣扎于夷夏之辨。  相似文献   

3.
沂蒙夷人文化的历史地位与分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沂蒙地区是山东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历史上所谓的“东夷族”人,其实就是指今山东及其周边地区的当时土著人。沂蒙夷人是夷人的一部分。这里,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各时期的文化发现都十分丰富,其文化发展连续完整,有力地住汪了中国远古文明起源于中国本地的说法的正确性;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沂蒙地区古国林立,以莒国为最,鄅、郯居其次。从对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陶器、玉石器、乐器等文物分析看,当时沂蒙地区经济发达、文化先进。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20,(2):49-54
澶渊之盟后,北宋与辽之间的边境地带维持了长久的稳定,大批使臣越过边界,深入到了辽地。面对陌生的地理环境,使臣们有深刻的体验,一方面一些山川使他们在地理上有了"界隔夷夏"的感觉,另一方面先秦以来形成的夷夏观念被赋予在了这些山川上,从而使这些山川有了特殊的文化意味。这些体验在北宋的使辽行记和诗歌中有突出的反映,甚至到了南宋,这些体验依然强烈。以此为中心进行观察,可以看出在疆域缩小的政治地理背景下宋代士大夫严防夷夏的观念的形成,以及在此观念下文化的"内倾"转向。  相似文献   

5.
课程资源孕育于社会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个体及社会群体的性别角色及其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男尊女卑”的观念,并认为它是“天然合理”的,那么这种“天然合理”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文章主要对其产生、发展与形成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课程资源孕育于社会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个体及社会群体的性别角色及其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人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男尊女卑”的观念,并认为它是“天然合理”的,那么这种“天然合理”的背后到底是怎样的?文章主要对其产生、发展与形成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7.
华夷之辨,夷夏之防,这是中国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华夷、夷夏,不仅是一个种族的概念,而且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其核心观念是华夏文化远高于夷狄文化。在先秦时代,它指中原农耕文化高于周边游牧文化;后来则长时间地沿续了这一观念。清代以来,这一观念被用来抵制西学的渗透与影响。近年来响起了一片反对西化、反对西方渗透的呼声。从这中间,不难看到夷夏之防这一思维模式是多么顽强。  相似文献   

8.
从西周到春秋,中国哲学思想中已经形成了十分明确而清晰的恒常性观念,这一观念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一定的原则或法则,这些原则或法则是稳定甚至不变的,而为了证明这些原则与法则的稳定、不变性,当时的人们发现可以诉诸历史经验或诉诸历史典籍,由此遂形成了相应的经验意识和经典意识,久而久之,这些意识形成为一种强烈的传统,并由此催生了先王观念、始祖情愫、尚古意识以及远古传说。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动辄引经据典,以及孔子推崇周代,墨子崇尚夏代,而老子喜好远古时期的小国寡民等思想行为,均植根于当时已经形成的经典意识和尚古观念。这一文化传统对后来的中国哲学思想乃至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和班固的夷夏观有异有同。在"夷夏之辨"问题上,马班都有"别夷夏"的观念,都以华夏礼义文化作为区分夷夏的标准,并强调"德化四夷",但司马迁不斤斤计较于夷夏之别,而班固反之。在"夷夏一统"问题上,马班都主张夷夏一统,坚信各民族出于一元,主张各民族间应该和平相处,但在实现一统的策略上,司马迁倾向和亲、盟约,而班固则主张以羁縻之道应对。大一统的政治背景和独尊儒术的学术背景造就了马班夷夏观之同,马班夷夏观之异则与两汉民族关系、民族政策的变迁以及史家个人思想的差异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不仅面临着西方殖民者政治、军事的侵略,同时还面临着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西方文化的挑战。“用夏变夷”还是“用夷变夏”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想最重要的命题之一。中国近代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冲突的双方——太平军和湘军,分别高举“上帝”和“孔孟”的思想大旗,在战场上你死我活地进行厮杀。这种以战争形式表现出来的文化之争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刘基曾深受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具有明确的华夷之辨思想,但他的夷夏观与传统思想有差别,重在阐述“夷夏盛衰之大机”,寻求华夏衰弱的内因。同时,他还接受了当时流行的一些关于夷夏问题的新观点。而他提出的夷夏大同的思想,超越了传统,是那个时代最具价值的夷夏观。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古自认为世界中心,称华夏之外邦不受儒家教化之国为夷.鸦片战争后,随着西风美雨入侵,体会对方强大后不得不舍“夷”而用“洋”,传统夷夏之辨由此泄开了一条口子.伴随着洋文化渗透到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崇尚洋务与洋物的思潮渐起,大有用“夷”变“夏”、全盘西化之势.而另一方面,“洋”被赋予的意义中又延续了传统夷夏之辩的文化认同,而引起灭洋思潮.  相似文献   

13.
论“华夷一家”之民族观应该发扬光大王植彬,魏沧波一“夷夏之辨”和华夷一家”“华”和“夷”这两个概念,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远古时期,中华大地生活着民、胡、夷、蛮四大部落集团,他们就是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先祖。那时,华夏族还没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历史上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交汇历程作一番考察,并对当时出现的“夷夏之防”的民族文化观念及其对后世文化交汇所产生的影响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虽然是中国民族主义的启蒙者,但是其自身民族主义思想的确立却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从观念的角度来看,梁启超最初产生的是夷夏有别意识,但他后来却高举起天下主义及黄色种族主义大旗。经过理性的思考,梁启超最终依据西方民族主义理论,确立了团结国内各民族共同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民族主义”。梁启超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具有高度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夷夏之防”是儒家的传统思想。它形成于先秦时期,并成为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准则。汉代以后,“夷夏之防”逐渐发展为大汉族主义的理论基础。由于华夏文明长期以来都是向外辐射的,外来“挑战”与“威胁”在文化上最终都同化于中国。这样,“夷夏之防”就成为中国自居于万国之上的“中国中心”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理论基础,沉淀为支配  相似文献   

17.
诸葛亮出山从政后的治政、治军、治国、外交的实践,及其三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证明了他的《隆中对策》的确是“旷世奇策”、“千古绝唱”,是世界谋略宝库中的精华典范。诸葛亮出山从政后的中国历史,证明了他的确是“三国论”的首创者,蜀汉政权的重要谋划者、开创者,蜀汉外交的坚定捍卫者,“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的坚定执行者,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支撑的主要人物之一。诸葛亮出山从政开辟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重要的“三国时期”。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及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影响。诸葛壳出山从政后所形成的“三国时期”,尤其是他治理下的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他本人形成的诸葛亮历史文化与诸葛亮文化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而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负陆面海的地理大环境,是孕育中华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深厚渊源,也是中国内陆与沿海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互融通的客观物质基础。从传说中的五帝开始,生活在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诸夏部族就与生活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东夷部族开始了这一融通进程,是谓“夷夏交争”。其中,既有“以夏变夷”的努力,也有“以夷变夏”的尝试,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陆海疆域和文化融通的进程,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白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农耕历史和内涵丰富的农耕文化。儒家“行夏时”、“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的重农思想,对白族农耕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儒家反对“竭泽而渔”的主张对白族农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白族特有的农耕方式、儒家思想和社会组织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白族农耕文化得以形成和巩固。透过白族农耕文化与儒家重农思想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儒家重农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中年被贬谪贵州,由此开始对少数民族与土司治理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逐步形成了“夷夏平等”的民族观。王阳明将此民族观运用于当时贵州重大事件的处理上,积累了较为成熟的“贵州经验”,对贵州产生了良好影响。王阳明“夷夏平等”民族观和“贵州经验”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