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素养”不仅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成为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这就对我们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培养中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已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了。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与途径: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  相似文献   

2.
信息素养是新世纪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加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新一轮课程改革,地理课程增加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选修模块。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在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三个方面阐述了地理信息技术对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作用;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了一些地理信息技术教学的案例和课外活动。学生学习这些地理新技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加强自己信息素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当今信息社会,信息素养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应从相应三个方面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4.
信息素养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新课标中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那么一名高中生到底应具备什么样的信息素养?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又如何利用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袁晓燕 《考试周刊》2014,(57):115-115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是一种对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作者对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解决问题的对策:积极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注重创造氛围,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加强学生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培养等,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刘丽霞 《考试周刊》2011,(42):159-160
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和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本文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以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实例为切入点,讨论了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已有信息素养与后继学习的联系与相互影响,进而分析了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起到积极作用,有效助推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7.
要使中学生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检索、评价、获取必要的信息,以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生活,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例如:美国许多州要求所有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欧洲许多国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在课程中明确规定了信息技术素养培养要达到的目标。由于我国长期受“学科本位”的影响,加之大多数中学教师本身的信息素养并不高,所以很多人认为信息素养培养只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还没有意识到信息时代已到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基本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通行证”,全面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中学教育的新命题,所以各学科教育思想和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各个环节正面临着全面的信息化变革。信息时代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8.
信息素养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新课标中提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那么高中生应具备怎样的信息素养?作为教师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学生信息素养这方面内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周美丽  向东春 《中学教育》2011,8(1):101-105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面临着来自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冲击,加强中学生的信息伦理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在信息社会里对中学生的一种保护、一种人文关怀.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信息伦理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者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作为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其目标是加强学生的现代信息化意识,培养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正确地获取、掌握、分析各类信息,完成课程学  相似文献   

11.
<正>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之一。信息素养是指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从而综合利用信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能的能力。现代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使学生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信息素养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重视。在我国新的教育改革中,信息素养被加入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中,作为21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对中学生在以信息技术为课程结构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同时,提高需求分析能力、信息采集与加工能力、信息资源组织能力以及遵守信息道德规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就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与培养途径,阐述自己的观点。一、信息素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素养作为新型人才培养中一条重要的能力慢慢被凸显出来。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生的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实现信息技术课程的上述目标,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初中和高中阶段独立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另一种是不单独设课而是将信息技术内容整合到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中去,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当前,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一方面以信息技术课程建构学生的信息素养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建构学生信息素养的外在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探讨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中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信息技术教学目标定位在"双素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和"双价值"上。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把“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作为课程的第一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相似文献   

17.
首先解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0〕35号)中信息素养的培养要求,得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信息素养结构图,然后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知网上有关中小学信息素养培养的文章进行分析,发现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实践研究匮乏、信息技术课程仍然不受重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中心,将信息素养融入整个信息教学中。通过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习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整体提高自我。分析中学生信息技术课应注意信息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田乐 《成才之路》2013,(9):65-65
《信息技术课程》和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了解新课改教学要求和教学特点,探究多元化教学方法,围绕如何增加信息技术课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接收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以及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等方面进行研究,培养未来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高度重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培养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已成为新课改的探究重点。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需要重点关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藏族中学有许多中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对新的课程兴趣不浓,所以教师需要利用微课教学来改变学生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