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课”是我国高职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目前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制约,“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并不理想。本文从社会环境、“两课”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角度分析了制约“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一、充分发挥“两课”的主渠道作用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开展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简称“两课”)的教育 ,是落实德育内容、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德育教育中如何发挥这个主渠道作用 ,关键是要积极探索多种有效形式 ,努力提高“两课”的实效性 ,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 ,确实入脑入心并自觉指导行动。首先 ,作为“两课”教员 ,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努力适应高职教育的需要。对“两课”的内容要深刻研究 ,把握精髓 ,做到真懂而不是假懂。其次 ,必须在改进“两课”的教学方式上下功…  相似文献   

3.
“两课”灌输是在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该文探讨了“两课”灌输过程中存在的总是,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其中重点论述了如何克服灌而不进。增强“两课”灌输实效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主要针对和谐社会中高职院校“两课”教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与时俱进改革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认为必须进行两课教学改革,以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5.
李敏  侯德华 《文教资料》2009,(30):233-234
增强高职院校“两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是每位担任“两课”教学教师的神圣职责。本文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明了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提高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两课”教学实效性偏差的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从分析目前制约“两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因素着手,认为“学生真爱、教师真懂、内容科学、方法先进”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我院“两课”教研中心在全院作了问卷调查,走访了部分师生和省内部分高职院校,发现两课教学问题不少,归结起来,一是对高职院校“两课”教学偏见较深,重视较差,配合不力。在教职工方面,对“两课”主张压缩、取消和无所谓的人分别为40%、4%、7%,在学生方面,对“两课”不想学、无所谓和部分课程不想学的人分别为13%、26%、23%。二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问题较多,文化基础较差,学习难度较大。教职工中25%的人认为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主动性普遍较差;21%的人认为学生吃苦耐劳精神较差;20%的人认为学生纪律、集体观念淡…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广西高职院校“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调查,从认识、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普遍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时和课程门数的情况下,提出加强和提高该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9.
2006开始在高校统一使用的“两课”新教材,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高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基础不同,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本文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状况,对于“两课”教学如何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前形势要求高职院校的"两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着力于创新。只有强化创新观念,才能 搞好"两课"教育教学改革,才能切实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做好高职院 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