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娜 《广东教育》2011,(9):33-34
在全球化的今天,地球似乎越来越小了,甚至已经变成一个各国人民往来不绝的小村落。即使在一所普通的校园里,出现一群金发碧眼的“小老外”也不会有人围观驻足了。可是.对于一位语文教师来说,教小老外学中文,那可真的一点也不平常.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就为此焦头烂额过,可也正因为此.才为我的教学生涯增添一些别样的收获。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从温哥华回国,遇到一件极不舒服的小事。飞机起飞后,我习惯性地一直闭目养神,到了送餐时间,才打起精神吃点东西。我左手靠窗的是一小女孩,右手过道边是一老外。老外很绅士,每每空姐端水送餐过来,他总是先接过来,再递给我和另外那个小女孩。对于别人的帮助,我总是习惯要说声"谢谢"。于是吃完饭,很自然地,老外和我攀谈起来。  相似文献   

3.
给你说说我给老外当向导的事。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正在普陀的一个景点拍照。一个外国青年走了过来,只见他一头黄发,蓝色的眼睛像两颗水晶葡萄,高高的鼻梁,身着一件灰色T恤衫。我心想:会不会是来问路的?如果  相似文献   

4.
双休日,妈妈带我去英语兴趣班,教英语的是个白发老外,他的中文很差,难以与我们交谈。“你‘交’什么?”老外微笑着问我,我勉强听懂了:“我叫刘心怡。”老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突然想到,老外教英文,我也可以教他中文呀!一下英语课我就对老外说:“让我教你汉语怎样?”显然老外听不懂,我好不容易翻译成了英文,他才听懂了。老外十分想学汉语,所以把笔和纸也带上了,还说:“我很爱中国语‘厌’。”我就先教他说“语言”这词吧。“语言,不读语‘厌’,跟着读。”我学着老师的口气说。“语言,语言,”老外终于会念了。小小的教室里传出一阵阵欢快的…  相似文献   

5.
给你说说我给老外当向导的事。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正在普陀的一个景点拍照。一个外国青年过来,只见他一头黄发,蓝色的眼睛像两颗水晶葡萄,高高的鼻梁,身着一件灰色T恤衫。我心想:会不会是来问路的?如果是,那我这个“英盲”只好先避避再说了。于是,转身便想开溜。可转念一想,这可不是我们中国人应有的形象!我又立刻转身向前,由于走得太快,正好和那老外撞了个满怀,顿时觉得脸上发烫,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老外听了倒笑呵呵的,用一口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小女孩,你真可爱,也很懂礼貌,能告诉我望室在哪儿呢?”“好的,请跟我来。”于是说…  相似文献   

6.
我教老外学汉语杜玉琛去年9月,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事处的邀请,教七位来自不同国度的老外学汉语,其间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七位老外,有两位来自意大利,两位来自美国,其他三位均为韩国人。来自美国的两位学生特别喜欢提问题。11月3日上午所学篇目为《花狗娶妻》...  相似文献   

7.
来德国这些日子,有一件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那是我到柏林刚上学一周的时候,大家都对我这个“老外”感到很新奇。一下课,女生们总围在我的桌前,男生们也会问我一些关于中国和我本人的问题。有一个男生跑得最勤,他叫Tim,长  相似文献   

8.
佚名 《留学生》2013,(11):50-51
快到午餐时间了,行政主管还在和我讨论员工治理的题目。她是位尽职的主管,有她在,操心减少了很多。听她谈论确当儿,脑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人的面孔,我曾经的老外上司。想起了十年前他的一件“小”事。  相似文献   

9.
城管来了     
宋志刚 《大学生》2013,(3):133-133
四年前我警校毕业.在中关村当了一名城管。但我还没来得及为执法服务在中国硅谷而感到自豪,就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符号。在日常执法中.我挨过各种方言的骂,甚至还受过伤.帮喘不过来气的老外找医院,马上呼啦一下子群众就围上来,“城管干哈啊.还要打老外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听相声.相声拿城管开涮.我看话剧.话剧的开场便是城管追小贩.在电影、电视剧里经常演的是:城管来了快跑吧.小商贩们玩命地跑.  相似文献   

10.
城管来了     
宋志刚 《大学生》2013,(Z2):133
正我们分队门口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志强分队"。李志强是我们的老队长,在查处无照商贩时不料被商贩用水果刀刺死,因公殉职,那年他才37岁。四年前我警校毕业,在中关村当了一名城管。但我还没来得及为执法服务在中国硅谷而感到自豪,就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一个不受欢迎的符号。在日常执法中,我挨过各种方言的骂,甚至还受过伤,帮喘不过来气的老外找医院,马上呼啦一下子群众就围上来,"城管干哈啊,还要打老外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听  相似文献   

11.
石建艳 《山东教育》2004,(28):14-14
“老外”,是学生给我起的“外号”。对于孩子们给我起的这个外号,我现在是欣然接受。要在以前,谁要是让我听到,那还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相似文献   

12.
我打过一个不确切的比喻:数学习题犹如一件衣服,解法创新.它就是一件时装;解法一般,它就是一件日常装;解答粗心,它就好比是一件扣错钮扣的衣服,会闹出许多笑话。教学当中,我曾苦口婆心地提醒学生做作业时要认真、仔细。口都说干了却总不见效。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本营     
先见之明风间:我妈妈真是先见之明,她说今天要下雨,让我带雨伞,没想到真的下雨了。使用英语小新刻苦学习英语,终有小成。一日上街不慎与一老外相撞,忙说:Iamsorry。老外应道:Iamsorrytoo。小新听后又道:Iamsorrythree。老外不解,问:Whatareyousorryfor﹖小新无奈,道:Iamsorryfive。 问题老师:同学们,试卷已印刷好了,下星期一考试,你们回去一定要好好复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小新:老师,印刷工人家在哪儿?坐下历史课上老师问小新:“詹姆斯一世上台后,第一件事做的什么?”小新回答道:“这还不简单,当然是坐下。”…  相似文献   

14.
民谣变奏曲     
我的老外是一位离休干部。我总喜欢听他讲故事,特别是他说的顺口溜,我记得滚瓜烂熟。“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坐汽车,说话用喇叭。”这是五十年代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老外常说:“那年月,人们吃的是萝卜、红薯,吃了上顿愁下顿。住的是圆圆的茅草屋,土打的墙,生活很困难。后来人们拆了茅屋建瓦房,安上了喇叭,装上了电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我们去越南旅游,来到了东兴口岸,在通过口岸检查的时候,要排几个很长的队,妈妈跟着爸爸,我又跟着妈妈,爷爷又跟在我后边。我东张西望,忽然看见在我们旁边的那一队中间有两个蓝眼睛、大鼻子、黄头发的人。我拉拉爷爷的手说:“爷爷,你看那边有两个老外在排队!”爷爷说:“有什么稀奇。等一会儿你也是一个老外了。”爷爷这样回答我,我觉得很奇怪:我怎么会变成老外呢?我们过了口岸,走到前面一座桥上,桥中间有一条一截红一截白的虚线,我看见有几个人在那里跳来跳去,就好像女同学跳橡皮筋一样。我一走过去,爷爷就说:“耿正你现…  相似文献   

16.
孩子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刚开始教英语。孩子回家有意无意地问我懂不懂英语,我告诉他以前没学好,他一听就着急了,让我同他一起学,我却以种种理由拒绝了他。我开了一家杂货店,来往的顾客中有不少老外,对他们的购物需求,只能通过手势来表示,这样的生意很难做成。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有机会就来给我“洗脑子”。在一次与老外的生意失败后,孩子在边上又叨唠上了,说我不学英语,遇到老外没戏了。我刚想发脾气,却被一旁的妻子止住了。在孩子没完没了的紧逼下,最终我还是屈服了。从那天起,我和儿子每天很早起床,他拿书本…  相似文献   

17.
我很少过老外的节日,也不知道昨天是感恩节,直至手机上出现“Happy Thanksgiveday!”和“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等短信才知道:感恩节到了!这是老外的节日,到了这一天,亲朋好友间互道感谢,送些小礼物表达自己的谢意。看似不经意,但年复一年,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夏天,我和老伴去北戴河度假。这里是旅游胜地,中外游客云集,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老外”。  相似文献   

19.
Ninette 《成长》2006,(11):51-51
我的男友是个外国人。虽然我生活在他的国度,但我看他是老外,他看我还是老外。若不是天赐良缘,这两个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绝不可能走到一起,日日不分彼此地相处着。  相似文献   

20.
从前,我总认为父母为我干这干那,买这买那是应该的,我理所当然地享受着父母的给予。但前不久的一件事改变了我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