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五部分构成.其中,目标体系包括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创业能力、资格证书等几个方面;内容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参观、综合技能训练、实习、课外科技创新小组等;条件体系包括师资和实习实训条件两个方面;管理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的管理,实践教学资源及实践技术手段的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专业设置、专业实践教学计划等;考核体系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化,考核指标的量化和标准化,并强调过程性考核.  相似文献   

2.
“岗位能力、实践技能”课程考核方式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考核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以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考核系统。本文以高职装潢专业为例进行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管理和教学效果评价的实际情况,针对传统的专业理论课程考核方式及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现代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理论课程考核特点,深入研究、探索旅游类专业理论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模式,构建适合高职素质教育及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需求的、可操作性强的旅游类专业理论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洪智强  梁巧玲 《知识文库》2023,(12):119-121
<正>“设施园艺学”是高职设施农业与装备及园艺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设施农业及园艺技术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和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确定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实现统一,达到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与理论考试。1前言1.1课程性质“设施园艺学”是高职设施农业与装备专业必修的一门职业基础课。其对应的岗位是设施农业生产及管理岗  相似文献   

5.
《汽车零部件仓储操作与管理》是一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教学目标的设置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设计按照"能力训练"项目进行,学生评价上强调考核职业素养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并重。  相似文献   

6.
高职课程的考核评价方案是鉴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验教学目标是否实现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目前高职金融专业课程考核方案存在的问题出发,根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三个原则,建立了以认知能力考核、职业操作能力考核及职业素养考核为中心内容的高职金融专业的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商品学是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其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直接决定着目标岗位群职业能力形成。本文作者根据商品学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目标岗位群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组态控制与伺服电机应用是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智能控制方向)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提高教学效果,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从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思路、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实践结果证明,该改革措施效果良好,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借鉴国际职业标准开发本专业学习领域课程考核模式,我院采购供应管理专业依托省重点中高职衔接项目,不断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围绕"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建立采购供应管理专业课程过程考核标准,以体现采购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的职业能力构建与职业素质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本文以市场营销专业及其核心课程为例,根据过程化教学建设与管理的原理,从指导思想定位、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取、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进行阐述,探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构建的课程设计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考核评价模式多采取过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即"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的模式,这种课程评价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在针对这些问题的基础上,以湖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革新课程考核观念、建立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激励机制、改进课程终结性考核评价内容、建立多样化过程评价模式等可行举措,并应用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专业认可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保障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课程实施本身是一项关涉到课程计划、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多个要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以课程实施理论、ADDIE通用设计模型、PDSA质量管理理论为依据,在专业认证背景下提出"三三六"课程实施模式: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理念为指导思想,以"价值引领、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维目标为指向,以大纲制定、情境分析、教学开发、教学实践、目标达成度评价、教学改进等六项举措为抓手,指向促进课程有效实施与质量提升。2020年春季学期,以在线课程"教育传播学"为例开展模式的应用实践。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结果显示,基于"三三六"模式推进在线课程实施能够取得较好效果,几个关键课程目标达成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学生对课程目标达成度有着较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针对OBE教学模式中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问题,文章首先阐述OBE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与优势,然后详细论述面向OBE的课程教学大纲设计方法。设计内容包括课程目标、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目标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应关系、实践环节及要求、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时分配、成绩评定方法、教学资源、达成度定量评价等部分。教学实践结果表明,面向OBE的课程教学大纲以学习产出为导向,内容系统、完整,课程目标清晰、可衡量,达成度评价科学、定量,能有效保证学生获得预期的能力与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与其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不一致。其改革应力求过程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精确性评价与模糊性评价相结合;考核内容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倡导灵活多样的考核原则,考虑学生差异,注重学习和发展过程评价。  相似文献   

15.
德国汉诺威医学院创立的汉尼拔医学课程模式是一种特殊的医学教育模式,本文从入学选拔、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临床教学、课程考核、教学管理与评价这六个方面对其进行剖析。严格的选拔标准和学医动机考核是准入条件;人才培养以德国国家医学能力框架设定的医学学习目标为指导,注重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实用为原则;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内容丰富,临床实践开展早;教学过程实行以疾病研究为中心的“学习螺旋”与三级化教学,提供高度跨学科的临床实训;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课程考核的主要特点;在教学质量保障上,有受法律保护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和教学评估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助于实现学科统整逻辑和经验统整逻辑的统一,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和普通高中统编语文教材均高度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其设计需要遵循两种理路。一是“逻辑理路”,包括四个步骤: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目标;围绕学习目标设计活动任务;依据活动任务开发评价工具;运用评价工具引领学习活动。二是“要素理路”,包括六个要素:情境、任务、过程、支架、评价、反思。  相似文献   

17.
大学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及模式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大学课程考试的作用,认为它是大学教学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评定、检测、诊断、导向、激励、反馈等多种功能;阐述了大学考试的定位、目的、评价体系及其模式的定义。针对目前大学课程考试在评价理念、评价制度、评价模式等方面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等问题,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教学改革项目的实践,从目前大学课程考试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出发,在系统分析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构建全面、科学、合理的大学课程考试评价体系及其模式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教育模式和“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对“工业微生物育种”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在拆解重组原有课程目标的基础上,以行业内最新且应用广泛的案例项目为教学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主导,激发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帮助学生重构专业知识能力、形成实践能力及提升人文素养的人才培养要求。同时,采用多元化、过程化的考核手段,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做出多维度的评价,建立过程化考核评价体系。课程实施改革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课程思政,要求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加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是当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结合材料类专业学科特点,以“金属热处理”课程为例,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设计与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思考,围绕全面服务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探讨构建基于专业认证模式的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专业思想政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思想政治目标达成—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课程分教学内容目标达成”整体性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能力与新时代价值观、情感认同和责任意识全面贯通的“三位一体”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重人文,轻工具"现象,探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认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明确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授课模式、增设实践环节、完善教学评价等,积极探索应用型实践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