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绵延数千年的文明、漫长的农耕文化历史及各民族多元的民俗体育文化,构成了十分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民俗体育包括打陀螺、跳皮筋、滚铁环、赛龙舟、舞狮子、放风筝、踢毽子、跳绳、掷沙包、荡秋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民俗体育作为一种大众的体育健身活动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少年儿童和民间群众体育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广泛而又深厚的民间基础。因此,研究和开发利用民俗体育资源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然而给民俗体育注入现代性、创新f生内容,则是使民俗体育走向繁荣与持续发展的根本之路。  相似文献   

2.
上梁是土木修建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也是中国传统的建筑民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上梁民俗有着自身的一套表意系统。从符号学意义来看,上梁民俗符号分为语言和非语言两种系统。上梁民俗符号系统在表意过程中呈现出多样性、差异性和娱乐性的文化特征,使上梁文化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3.
王萍 《新闻界》2007,(2):113-114
西部少数民族民俗广告,是内容及形式与西部少数民族民俗有关的一种商业宣传方式。它既包括在创意中运用西部少数民族民俗元素打造出来的乡土韵味浓郁的商业广告,又包括具有广告性质和作用的西部各种少数民族的民俗展演活动。本文的  相似文献   

4.
方志,作为一种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在内容上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有关民俗的记载。民俗,即民间风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由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简单地说,就是指民间的生活事项。将一事或一物归为民俗,需要具备三种基本特征:一是传承性,它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偶尔盛事称不上民俗;二是群众性,它不是个别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沈立秋 《大观周刊》2012,(29):5-5,9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其社会文化基础之上,并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风土民俗内涵。词汇教学不仅要讲解词语本身的意义,还应加入这些文化成分,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和领会日语的词汇意义,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6.
臧国书 《大观周刊》2012,(27):30-31
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它是一种十分复杂的认知心态,对富源水族的禁忌习俗进行梳理,并对禁忌习俗的文化心理进行分析,不仅可以使我们了解与体悟富源水族特有的习俗传承,还可以在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发扬与继承、扬弃与创新中,加快富源水族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渗入,都会使民俗发生重大变化。有清一代,大量获罪的汉族流人及其家  相似文献   

8.
《浙江档案》2006,(2):42-42
中国的民俗化作为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大众化”,是中国民族化的基石;深入研究民俗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化建设,极为重要。江南地区在我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比较早的地区。对江南地区地域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对这个地区地域化本身的了解,更有助于促进对我国社会与化的现代化过程本身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生肖文化是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历代典籍均有记载。文章追溯了十二生肖的演变过程,考证了载有传统生肖文化的典籍出处,研究了传统生肖文化中蕴藏的民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新时期对博物馆特别是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要求,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并由此探讨了民族民俗文物陈列所具有的特点:1.陈列环境应具有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氛围,并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的特有个性;2.陈列内容应科学、真实、可靠,并具有代表性;3.陈列形式应多样化和艺术性.应充分表现多姿多彩的各民族文化艺术;4.观众的广泛参与性。在探讨民族民俗文物陈列特点的基础上。还分析了塑造民族民俗文物陈列完美形象的种种办法和途径.这些办法和途径有:1.明确陈列指导思想;2.“以人为本”,认真调查观众需求;3.要有一批强有力的陈列设计人员队伍和能保证到位的专项资金;4.要有完善的服务功能;5.加强与观众的心灵沟通。全文按照上述思路分析研究,着重体现了“创新”二字,即:民族民俗文物陈列要创新、博物馆思想要创新、市场观念要创新等等。  相似文献   

11.
民俗学虽然在我国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但是直到今天还是一个年轻的学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的民俗文物和民俗博物馆工作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了搜集和保存民俗文物,利用民俗文物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教育,必须大力发展民俗博物馆事业。筹建民俗博物馆要比搜集民俗文物艰难得多,它不仅需要各种人才,还要有比较庞大的建筑,十分讲究的陈列设备,需要购置  相似文献   

12.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越采越受到旅游观光客的追捧,但是很多民俗旅游开发中都忽略了文化本身的展示.使得整个旅游过程乏味,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效益很难提高,本文以“锦里民俗休闲街”为例,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民俗旅游文化的展示,促使我们大多数民俗为主题的旅游提高竞争力以及品味,同时对我们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概念解析民俗传播。传播学中的"传播"侧重横向的交流、交往,民俗学中的"传播"侧重纵向的传承,民俗传播是民俗学和传播学的一个交叉学科,所以民俗传播学中的"传播"应该是既有纵向的传承又有横向的交流、交往,所以民俗传播,就是指民俗的传承和交流。因为民俗有世代相袭的特点,而这就是民俗传播的一种方式,即传承,而民俗的传承又是一个动态的  相似文献   

14.
一、方言节目:多元文化语境的产物语言学相关研究表明,说同一种语言的人群更为亲近和排他。这说明方言类节目的兴起与地域文化的差异密切相关,方言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每一种形式的方言都包含了一定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积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由多民族以及多民族文化组成的国家。广西壮族自治区有11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之间也拥有其特殊的当地文化和风俗。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和庆祝方式,民俗体育文化在这些节庆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具有其独特的传播价值,本文就这些体育文化的几个特点,展开来述说少数民族民俗民间体育文化领域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无文字时代或无文字民族中,口耳相传是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这种世代相传、无形又强大的文化力量潜移默化地推动着社会的前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口述档案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仅关系密切,并由于二者众多的相似性,口述档案还会对民族文化传承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民族文化传承与口述档案问题的提出文化是某一社会群体创造的社会成果,是人类印记的总和,也是民族形成的核心要素。"传承"一词最初是民俗  相似文献   

17.
岁时节日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民俗形式,它既具有深广的民间文化内涵,又因依附于节日而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归化城在有清一代是一座因商贸而兴起的历史文化名城,《归化城厅志》是探析归化城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以《归化城厅志》关于岁时节日民俗的记载为中心,可以了解清末归化城民俗风貌,管窥节庆民俗生活形态,探析归化城岁时节日民俗特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什么? 文化是语言、文字、音乐、歌舞;是民俗风俗生活的总和;是一种精神、风格和气质;是思想、审美和价值的取向。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既是鲜活的,又是凝固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曾对民俗和民俗学有过深刻的论述。葛兰西认为,民俗是一种需要进行提升的民众世界观,民俗学的任务是鉴别和批判民众世界观中落后的内容。进而,在其实践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础上,葛兰西的民俗(学)观的分为了三个层面:作为"自发哲学"起点的民俗、以一种世界观为批判对象的民俗学以及民俗学教育在"文化霸权"斗争中的重要性。葛兰西的民俗观与五四时期的中国民俗学构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并为当下的民俗学带来了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电视纪录片是展示民族文化、影物等现象的一个手段,具有形象直观、色彩鲜明、可视性强等特点,尤其带有民俗特点的画面色彩,给人以古朴、自然的韵味。多彩的生活,多彩的画面,留给观众的不仅是这个地域或这个民族的一些传统的文化、风俗习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交流,把民族的宝贵财富展现在人间。一、色彩在民俗内容的纪录片中的表现民俗的事物,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里讲的民俗是指物质民俗,如民族服饰、民居格局等;社会民俗,如部落、家庭、婚丧嫁娶等;精神民俗,如文化娱乐、道德礼仪、宗教信仰等。民俗是一种文化继承现象,保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