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夫妻财产制是调整夫妻财产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的内容进行了完善,但仍显滞后与不足。目前,《中国民法典》正在制定之中,夫妻财产制是《民法典.亲属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使内地的夫妻财产制日臻完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通过对澳门与内地的夫妻财产制的比较与研究,进而提出完善内地夫妻财产制立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包括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法定财产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法律规定方面的不完善;部门法之间存在矛盾等。约定财产制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生产力水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家事劳动价值的忽视;夫妻对财产的约定缺乏公信力等。要想有一个良好而又可行的夫妻财产制,一方面要不断地完善现有的夫妻财产制,另一方面要探索新的夫妻财产制的模式,完全约定化的夫妻财产制既有利于夫妻之间的财产关系,也有利于第三人的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夫妻财产制是婚姻家庭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制度。本根据新《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的有关规定,概括了夫妻财产制的概念,分析了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内容,阐述了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婚姻财产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婚姻财产制度是婚姻法学领域一项十分重要的制度,是婚姻中夫妻权利义务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新《婚姻法》的规定和当前的实际,对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个人财产制以及约定财产制进行探讨,对我国夫妻债务承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婚姻财产制度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阐释夫妻财产制度的相关规范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同追求。《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第一部民法典,在婚姻家庭夫妻共同财产制度方面有其可借鉴性。文章通过对中法两国有关共有法律制度的对比分析,阐释了夫妻财产制度在促进家庭和谐、社会进步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虽然《婚姻法》修正案将夫妻财产约定制进一步完善,但有关夫妻财产约定尚有失范。设立夫妻财产对第三人告知制度,可弥补现行法律中有关规范的不足,同时也是私法自治与交易安全利益博弈中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7.
夫妻财产制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有关夫妻财产所有权的制度。我国修改后的《婚姻法》规定了共同法定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约定财产制度的确立,充实和完善了婚姻法夫妻财产关系,但在规定上仍欠具体性,一些非常情形有无法操作等缺陷,必须对其进行制度救济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8.
颜家培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我国夫妻财产制应进一步完善》一文中指出,我国现行夫妻财产制应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2001年4月28日修改后的新《婚姻法》,首次在法律中规定了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自此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开始发展并逐渐完善。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夫妻个人特有财产的划定、夫妻债务的分担、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中价值冲突的平衡等问题还需要得到解决,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制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婚姻法是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法律之一,而婚姻关系中夫妻财产关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家庭经济财富日益增长、各项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深入研究夫妻财产制更显得重要。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夫妻财产制有多种形式,且差异很大。我国新婚姻法,分别规定了共同法定财产制、个人特有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对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进行了充实和完善。本文从实践出发,力求指出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意见,旨在为早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合理完善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1.
夫妻约定财产制是夫妻财产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在国外已有较完善的立法规定,但在我国仍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关于夫妻约定财产的内容、程序、法律效力等问题,现行婚姻法都未有具体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现行夫妻约定财产制进行分析,以期提出一些完善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出台,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学界的普遍讨论,其中第四条规定的“在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某些特殊情形或某些重大理由可以进行财产分割”的规定,打破了人们传统的“同财共居”的观念。婚内析产的概念及特征亟待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婚内析产制度的理论基础需要从理论方面寻找依据。此外,有关婚内析产制度与分别财产制、非常财产制和离婚财产分割衔接的制度设计亦有进一步厘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诉讼效益是现代诉讼所追求的价值之一,但其实现依赖于包括证据收集制度在内的各种具体的诉讼制度的科学设计.中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收集制度存在种种缺陷,既不利于案件真实的发现,更不利于诉讼效益的实现.因此,合理设计民事证据收集制度使之趋于完善以保障当事人的证明权当是民事诉讼法修改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4.
民事诉讼承担是一项学理上承认且理论成熟,司法实践中被普遍运用的重要民事诉讼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却没有正面对其作出明确规定,诉讼承担的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且程序性规则完全缺失,导致司法适用鱼龙混杂,于法无据。而与我国立法渊源十分相似的日本,在其《新民事诉讼法》中对诉讼承担制度作了详细的规定,制度科学,实操性强,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我国应该吸收日本的宝贵立法经验,从诉讼承担的适用范围厘定及程序规则构建两大方面去完善我国的诉讼承担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办教育产权分割的方式有三种,即"一分法"、"三分法"和"两分法"。"一分法"的逻辑是学校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教育具有公益性以及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学费;"三分法"的逻辑是学校提供的产品是多样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数量较少以及教育财政投入比例呈递减趋势;"两分法"的逻辑是依据经济属性确定组织性质、与世界惯例接轨以及明确分类标准和完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北方官话方言词"玍古"不是来源于满语,而是来源于"各"。在方言的共时词汇系统中,"玍古"和"葛""嘎"音近义通,是一组来源于"各"的同源词。"玍古"和"葛""嘎"的本字都是"各"。  相似文献   

17.
对德国民法到底应持何种态度,在当代中国学界出现了重大分歧。在此背景下,《德国民法典》的贡献与局限,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德国债法现代化改革说明德国社会正在对《德国民法典》的局限进行超越,我国应从《德国民法典》中汲取营养,总结教益。  相似文献   

18.
对于公私财产权的保护是法学领域的永恒命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保障。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财产所有权的犯罪单列一章,其犯罪的同类客体或法益系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即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但是,由于这一章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五花八门,并非所有的侵犯财产犯罪都侵犯了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笔者结合民法物权理论,在财产所有权的理论价值上重泼笔墨,通过实例论证了所有权理论作为侵犯财产型犯罪所危害法益的理论不足,进而提出以"控制权"来理解"所有权"的主张,以期得到法学界同仁的雅正。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江苏省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开展较好,但是宣传应该走出“四月情结”。为了防止把知识产权培训班办成宣传班,必须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并严格执行。江苏省普及知识产权的中小学教育,积极发展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已刻不容缓,其中发展知识产权高等教育必须重点解决师资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软国力”的重要内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促进知识产权成果化的关键一环。我国的知识产权资源储备还不够,知识产权综合能力还不强,正遇到越来越多来自知识产权领域的挑战。因此,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未来竞争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