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表达"女性意识"的女诗人阵营主将,舒婷诗歌所展现的女性意识,既没有仇视男权社会的偏激,也没有诚服于男权社会的卑屈,而是一种男女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本文将从舒婷诗歌恋爱态度、婚姻生活、人文关怀等方面探讨她眼中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2.
伍尔夫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杰出的小说家、散文家和文艺理论家,也是西方公认的现代主义先驱。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伍尔夫积极倡导失落的女性传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批判父权制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主张以女性视角重构女性文学,呼吁新时代女性努力挣脱男女二元对立的束缚,走向两性融合的完整生存状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视角出发,把握伍尔夫在促进女性解放的文学创作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揭示其作品中的女性解放心路历程,旨在更深入地理解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创作。  相似文献   

3.
进入了后现代、后殖民时代的当代英国诗歌跨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在这个多元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女性诗人们也有史以来发出她们最嘹亮的声音。女性诗歌成为当代英国诗坛一大特色。共同的女性身份使得女性诗歌大多具有女性的特殊视角,但是她们各自的声音也是不同的,丰富多彩的。当今的女性诗歌正以其众多内容深刻、风格独特并各具异彩的高质量作品在当代多元的诗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4.
女性题材是白居易诗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白居易的诗歌中描写了上至君王宠妃下至妓女农妇等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透过这些具体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到,白居易在欣赏女性"美"的同时更着重表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深深的"苦"痛,诗人以同情的笔触,写出了对广大被压迫女性的关怀,体现了进步作家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诗歌中,歌颂男女爱情的诗歌很多,而纯粹写夫妻爱情的婚姻诗却很少,且以悼亡诗为主。中国情诗从爱情走向婚姻,其风格也由大胆热烈变得深沉含蓄,是因为中国的家族制度在其全部化中所处位置极其重要;受儒家化的观念影响,被限定在“家”这个环境里;悼亡诗的感情之核心蕴含的也是中国化的特殊内涵——家。  相似文献   

6.
普拉斯借助诗歌中的人格面具,以"女儿"、"妻子"、"母亲"等多重女性角色书写自我,揭示女性在当代社会里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情感关系。本文从关怀伦理学角度首先分析了普拉斯诗歌中过分彰显的独立自我,其次分析了其诗歌中母性道德情感的缺失,最后指出普拉斯诗歌中母性道德情感的缺失反映出西方以个人为中心时代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7.
在对女性能力的认识评价上,长期存在着严重的轻视与贬低,造成女性智力潜能的极大浪费和损害。现代心理学对女性能力品质的综合考察结果表明,男女的智力特点在整体性质上并没有差异。男女在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都没有表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优势。建立健全有效公平的政策环境机制是开发女性智力潜能的必要保证;提高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和终身学习意识是开发女性智力潜能的有效手段;加强女性的非智力因素品质的训练,是发挥广大妇女才智潜能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市不同体重指数成年人身体机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河北省石家庄市20-39岁成年人809人(男416人,女393人)进行体质测试,分析BM I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安静脉搏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血压随BM I的增加而升高,男性血压同年龄段均值大于女性,肺活量/体重男女组间差异具显著性,同年龄段男性均值大于女性,台阶指数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同年龄段女性得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对古代文学中女性作为理想载体现象的思考□张稔穰楚爱华人类社会由男女两性组成,当历史的车轮驶进人类的文明时代,建立以男权统治为基础的人伦社会的同时,妇女作为支撑人类社会的一根支柱却溃然崩塌。千百年来,女性地位一跌再跌,再也没有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一代才女"林徽因的诗歌发挥了女性的精致和温婉,彰显了女性主体意识和生命价值.诗歌中不仅包含着女性内心隐秘情感的深长寄托,而且还融入了对于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诗人逆传统而行,唱咏着女性挚真的情感,在心与外界的交流中感知自我,认证自我的存在,发现美的价值,完成人生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