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小学教辅数字出版有着重要的社会影响和经济价值,很多出版社都希望能从其中分得一杯羹,但苦于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而无从下手。笔者所在单位两年前着手中小学教辅"复合出版"工作,在教辅数字应用方面做了大量探索,由此可总结出六种数字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2.
杨卫 《出版经济》2001,(1):21-22
对于教育类出版社而言,教辅图书的出版可谓是"立社之本".原因是中小学教材与教辅图书的出版,往往是教育类出版社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是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然而随着出版分工逐步从计划型向市场型过渡,以及中小学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辅读物出版市场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成为教育出版社无法回避的挑战.教辅读物要推陈出新,出版社也要进行图书品种结构的优化调整,只有以这样的思路不断推进改革,才能确保出版社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发展,才能为出版社带来经济增长的源源动力.  相似文献   

3.
2012年4月19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出版总署、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价格监管的通知》(简称教辅限价令)。笔者对文件进行了深入研读,同时,也对几家出版单位进行了访谈调查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对"限价"与"授权"两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有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即同步类教辅的出版由该教材出版社自行出版,或者由该出版社授权有资质的机构出版,而这种授  相似文献   

4.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为教辅图书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探讨教辅出版在品牌和质量建设、知识数据库搭建、融合出版、产业链延伸等方面的创新路径,认为出版社应从教辅图书提供商向教育资源服务商的转型,通过教育出版多元化和智能化建设,为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服务。  相似文献   

5.
教辅市场一直是各出版单位的必争之地。据了解,全国580多家出版社,有80%在做教材教辅,可谓热闹非凡。在这一片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教辅出版不容乐观的现状。我国教辅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1.同质化、重复出版现象严重由于教辅图书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且利润丰厚,引得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科研机构、新华书店和民营书企纷至沓来,与出版社血拼市场,这在给教辅图书市场增添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同质化、重复出版现  相似文献   

6.
谢琴  段维 《中国出版》2012,(15):63-67
由于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稀缺和分配不均衡,中国的教辅市场曾经异常火暴。全国有许多出版社涉足出版教辅。近几年来,随着教辅市场内部的份额抢占之争由白热化转为平缓,教辅市场又面临一场新的"危机":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代表的中小学教科书版权人[1]向教辅出版机构发出了维权宣言,声明未经中小学教科书版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其他出版机构不得出版配套教辅。一时间,教辅出版机构惶恐不已。虽然我们不难看出,这场维权之战的背后是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7.
每个出版社在跨入新世纪门槛时,可能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怎么办? “人贵有自知之明”。以教育类出版社为例,首先应对自己有一个正确估计。据《中国出版年鉴》(1999年)提供的数据,1998年全国有出版社530家,出版图书共计130 613种(新书74 719种),图书生产码洋390亿元,其中文化教育类图书(含中小学教材、教辅等)出版了52 129种(新书20 754种),总码洋250亿元。在我国图书出版物中,虽然中小学教材、教辅占图书出版种数的比例不到40%,但其占生产码洋的比例却很大,超过了2/3。在中国现有的出版社中…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辅图书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为满足应试教育下的教学需要应运而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实行严格的出版社专业分工政策,对中小学教辅图书的管理相对简单,出版社审批制确定了中小学教辅图书出版资格的归属。从80年代开始,中小学教辅图书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国家亦加强了对教辅图书的管理:在对出版主体的管理上,严禁擅自编写、出版、销售学生复习资料;在图书内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转型期中小学教材出版的机遇与风险 教育是出版业的金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教育出版作为出版产业的重要支柱.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吹绿教育出版园地.根据新闻出版年度统计,每年我国中小学课本出版总码洋通常占图书出版总码洋的四分之一强.全国500多家出版社中有90%以上涉足教材或教辅的出版,大多获得可观的回报.  相似文献   

10.
现在,很多专业少儿出版社的出版结构中,教材教辅所占比例较重,但随着教材政府采购政策的出台,教材教辅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加之今年飞涨的纸价,出版社在教材教辅上面临的压力要远远超过以前任何一年。在前不久召开的华东六省少儿出版社社长年会上,就如何通过加强区域联合提高区域内的集群效益,如何在扩展规模的同时控制风险等问题,六家出版社社长均开诚布公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鲍红 《出版参考》2011,(27):2-3
事件梳理 建国以来,我国教材出版实行的是国定制,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组织专家编写出版,各地租型印刷。而教辅则是一个公共的出版领域,各个出版社与民营公司都可以策划出版发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民营公司进入教辅策划,并逐渐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教辅出版在出版业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的生存依赖教辅。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加之教辅出版的原有顽疾,教辅出版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问题。本文将探讨教辅出版如何利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以期促进教辅出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出版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局,集团组建、企业转制、市场开放、民营准入,凡此种种,使得出版形势变得异常复杂而且难以预料。作为出版业的一个焦点,教育出版更是处在各种变化的风口浪尖。不少人以为教育出版是一个聚宝盆,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财富,不惜一切代价要在教育出版领域放手一搏。据统计,全国560多家出版社竞有540多家涉足教育出版,更遑论上千家从事教辅图书的民营书商,  相似文献   

14.
教辅读物出版的现状按专业分工,中小学教材和教辅,应由各级教育出版社和相关的出版社出版。但是,由于中小学教辅读物面对广大的中小学生,图书市场大,经济效益好,因此许多没有这方面分工的出版部门,以及一些非出版单位都在涉足这一领域。目前,中小学教辅读物出版概...  相似文献   

15.
事件梳理 建国以来,我国教材出版实行的是国定制,中小学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社)组织专家编写出版,各地租型印刷。而教辅则是一个公共的出版领域,各个出版社与民营公司都可以策划出版发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批民营公司进入教辅策划,并逐渐取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教辅出版在出版业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大多数出版社和书店的生存依赖教辅.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加之教辅出版的原有顽疾,教辅出版的进一步发展面临众多问题.本文将探讨教辅出版如何利用数字出版转型升级,以期促进教辅出版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辅图书质量的瓶颈及破解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小学教辅图书的出版是出版工作的重要内容,治理教辅图书市场混乱的现象也是出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破解中小学教辅图书质量的瓶颈,会促进出版社和文化图书公司的健康合作,促进教辅出版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述教育图书包括教科书、教学辅导书、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教科书是系统发行市场的绝对主力:教辅图书无论在图书零售市场还是系统发行市场都是份额最大的一块蛋糕,2001年我国大陆五百六十六家出版社就已有五百二十八家进入教辅出版领域;教育研究专著及教师继续教育图书与其他类别的学术著作或普及性图书相比,固定的读者群也非常大一因此,教育图书是相当一部分出版社、新华书店和民营图书企业经济收益的“生命线”.它支撑着我国图书出版的半壁江山.在图书出版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学术著作出版难的"瓶颈"障碍,一批大学出版社相继成立.因而,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出版所属大学教材、专著就成为大学出版社的主要任务.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各大学出版社为了生存和快速发展,都或多或少地拓展了自己的出书范围,如有的大学出版社大力开发中小学教辅类图书等等.  相似文献   

20.
教辅数字化转型的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教辅数字化也是一种趋势。教育出版社作为出版中小学教材、教辅的专业出版社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学生,这个群体具有对新事物感兴趣和容易接受的特点,也是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