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希罗多德《历史》记载希波战争止于公元前478年,而不是希波战争结束的公元前448年。因此很多学者断言该书尚未完稿。笔者通过研读《历史》的有关记载,认为《历史》的结尾符合希罗多德的写作目的,是相当圆满,无懈可击的。因为希波并不是希罗多德创作《历史》的唯一目的,事实上他同样重视叙述人类所创造的丰功伟绩;另外,到公元前478年,随着战争逐渐向波斯国土的转移以及斯巴达的退出战争,希腊历史上一场伟大的民族自卫战争已经结束,希罗多德记载希波战争,弘扬希腊民族团结抗敌的写作目的已经达到。  相似文献   

2.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肯定自由在激励人们创造历史中的积极作用。他平等地记载了各民族的历史,使《历史》成为一部世界史。这使希罗多德的史学具有人文主义的特征,奠定了他在西方史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任何史学研究,必须确定其研究对象和范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西方史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依不同的历史时代而发展、调整乃至变更。这个过程反映历史学家对社会历史认识的不断深化,说明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需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力求自觉掌握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方法。因此,考察这一西方史学范围嬗变的历史过程,对当前我国史学改革是不无裨益的。西方史学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和战争结下不解之缘。被称为"西方史学之文"的希罗多德第一部历史著作是《希波战争史》。古希腊的另一位史学家修昔底德的代表作也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罗马时的史学家们叙述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年)是古希腊的第一位厉史学家,西方史学的奠基人,被誉为“历史之父”。其所著《历史》是一部世界驰名的有独创价值的著作,该书主要记载了公元前五世纪上半叶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历史。司马迁(前135年—前93年)是我国西汉时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生活的时代稍晚于希罗多德。他在艰苦的条件下,穷毕生精力  相似文献   

5.
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伟大的古希腊历史家、西方历史学的奠基人和“历史之父”.他的《历史》(《希腊波斯战争史》)是一部不朽的伟大著作.关于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历来众说纷纭,但总的倾向是褒之者寡、贬之者众.无可讳言,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方法中可以扬弃和批判的东西着实不少,但可以肯定和发扬的东西亦相当可观.总之,他在史学上的优点与缺点都是显著的,唯褒或唯贬都是片面的.因此,如何正确认识与发扬希罗多德的史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西方史学史上,真正的历史著作是从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开始的,因为在他们以前,至多不过有史诗、神话和纪事散文存在于世,而这些作品的内容、结构与我们今日概念中的“历史”相差甚远,不能把它们归入真正的历史作品,按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的说法,它们只能称为“神权历史学”和“准历史学”。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才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即描叙、研究人类活动的世界。修昔底德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应该说,在史学思想和方法方面,修昔底德比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大大地推进了一步。现代西方史学家布瑞认为,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对历史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在不知道他们作品成文日期的情况下比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6—前5世纪,希腊人多误用“米底”指称波斯,甚至将希波战争描述为“希腊-米底”战争。为与希腊的社会记忆相符,希罗多德采取朴素求真的史学方法,如实保留了希腊人的错误观念,现代学界才得以探析希腊社会对波斯认知的程度。这种原则和方法在史学理论上仍然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8.
当西方历史学在希罗多德笔下诞生的时候,尚不具有完全的自觉意识,社会现实对历史学的要求以及历史学因而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就更直接地从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反映出来。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通过对希罗多德《历史》起源问题的分析,试图考察历史学与生俱来的某些特性。西方学者在该方向上进行的深入研究,本文也将特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9.
司马迁的《史记》与希罗多德的《历史》既是中西方史学的奠基之作,又是史学与文学结合的典范之作,有着丰富的文学性。本文从两部著作的整体结构、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刻画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其文学成就之高低,并进一步从主、客观两方面探讨了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C4 84 -4 2 4BCE) ,因其传世的不朽名著《历史》① 而赢得了“历史之父”的美誉。几千年来 ,虽然贬之不乏其人 ,② 但至今却无人能撼其西方史学鼻祖之位 ,他所开创的历史叙述体的史学编篡方式至今也仍被奉为西方史学之圭臬。然而 ,笔者认为 ,传统的对希罗多德《历史》内容与结构的认识和看法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都缺乏客观性 ,与《历史》本身有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偏差。一传统上 ,学术界对于希罗多德《历史》内容与结构的认识和看法 ,主要集中于两点 :一方面 ,在内容上 ,《历史》是记述希腊和波斯战争…  相似文献   

11.
有西方“史学之父”称誉的希罗多德,以宏富的东方见闻凸显了广阔的史学视野,其《历史》不仅突破了政治军事史的局限,力求记载一切人及人的一切行为,还以全方位的手段揭示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为后人保留了大量的东方史料。《历史》体现了希罗多德进步的史学理念——世界上各个地区的各个民族和文明都处于平等的地位,必须对之进行同等的思考,而不能将一些民族或文明的经历只当作沃勒斯坦式“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史学源远流长,古希腊神话、史诗和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识和发达的历史叙述思维能力。历史散文家的出现使神话史诗叙述范式出现了反常和危机,标志着古希腊历史叙述学的萌芽。希罗多德通过史学革命草创了西方历史叙述体的范式,其后经过修昔底德的努力和完善,使历史叙述体逐渐成为西方史学的正宗体例。  相似文献   

13.
在西方史学史上,真正的历史著作是从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开始的,因为在他们以前,至多不过有史诗、神话和纪事散文存在于世,而这些作品的内容、结构与我们今日概念中的“历史”相差甚远,不能把它们归入真正的历史作品,按英国史学家柯林武德的说法,它们只能称为“神权历史学”和“准历史学”。是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著作才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即描叙、研究人类活动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历史叙述体是最古老的一种历史编撰方法。希罗多德通过史学革命草创了西方历史叙述体的范式。修昔底德则把历史叙述与求真的史学批判精神、求善的道德垂训历史意义和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完美地统一和结合起来,为后世西方历史叙述体奠定了范式。  相似文献   

15.
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祖",其《历史》被认为是西方第一部历史学著作。书中的内容丰赡斑斓,多姿多彩,向我们展现了不同于成熟的希腊城邦时期西方早期民主的景观和发展迹象:对专制深恶痛绝,民主观念兴起;民意构成了合法性的重要来源;政体成为民主观念的载体。这些对我们今天探究西方的民主源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只有整体的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早在古典史学诞生之初,中西古典史学家们就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史学视野十分开阔。司马迁、希罗多德等人的史著都不失为整体的历史。比较而言,西方古典史家们在整体的历史观以及社会文化史方面的探索与努力,比中国古典史学家们要多,史学视野也相对要开阔。这种状况的出现,是造成以后中西史学分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王道珍  张群 《文教资料》2006,(13):146-147
希罗多德在史学领域大胆创新,提升历史观念,开创了历史叙述体,奠定了西方历史编纂学的基础,在史学领域被称为“史学之父”。同时从文学和史料学的角度来讲,他恰到好处地处理了文史关系,比较实事求是地运用史料,使得《历史》一书具有了很高的文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史学诞生的标志是文字成为对人类历史过程的记录载体。在西方,它始于希罗多德所写的《历史》。但不等于说有文字记录才有了史学,因为整个人类社会,其文明史不过7000年,而人类社会绝大多数时间是处于非文字的时代。实际上,史学的早发形态存在于前文字时代先民们生活的话语之中,古代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包括荷马史诗)即是西方史学原生形态的最好例证。一般而言,史学之第一和基本的品格——历史载体信息的真确性,在古代希腊神话和传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图对西方古典史学的兴起过程做一个大致的梳理,将其分为史学的酝酿、史学的萌芽、史学的产生三个阶段。从神话与史诗、散文作家的著作直至历史的真正产生,论述了古典史学产生的源流。古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古典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优越的爱奥尼亚地区在古典史学产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希腊哲学思想对史学的影响,以及历史学产生的标志——希罗多德的《历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世人对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历来褒贬不一,贬之多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希罗多德《历史》中的史料常流于轻信且重轻史,一是希罗多德的作品中神命史观极为浓厚。希罗多德的作品的确有些不足之处,但希罗多德更具求真精神且人本史观表现亦很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