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甫谧著作丰富,种类繁多,涉及到了医学、军事、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而作为文学家的皇甫谧历来很少受到关注。本文主要探讨皇甫谧的经历及思想,考察《高士传》一书的产生背景,并进而揭橥魏晋之际的时代风尚、社会习俗乃至思想潮流,阐释《高士传》产生的思想价值和历史意义。此外,文章还考述了《高士传》的版本流传情况,进而提出了研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西晋皇甫谧是继刘向之后又一个大量创作杂传的作家,其杂传作品包括《高士传》、《逸士传》、《达士传》、《列女传》、《玄晏春秋》、《韦氏家传》。皇甫谧的杂传创作是小说式的,这不仅体现在其为传的旨趣与心态、选材态度与方式方面,更体现在其以杂传述志写心,而小说式的创作,使他的杂传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小说品格。  相似文献   

3.
晋宋间“隐”的名目繁多,有朝隐、市隐、通隐、充隐、耕隐和遁隐等。鲁迅先生说:“隐士,历来算是一个美名”,“非隐士的心目中的隐士,是声闻不彰,息影山林的人物。但这种人物,世间是不会知道的。”(《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晋书·桓玄传》记,桓玄篡位作了皇帝以后,他“以历代咸有肥遁之士,而己世独无。乃征皇甫谧六世孙希之为著作,并给其资用,皆令让而不受,号曰高士,时人名为‘充隐’。”如果真正“隐”,就绝无人知晓;为人所津津乐道,未必  相似文献   

4.
洛阳纸贵     
西晋作家左思,以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初不为时人赏识。后来左思携此赋拜见当时的名士皇甫谧,皇甫谧阅后大为称赏,亲自为之作序,张载、刘逵也为《三都赋》作注,张华并把左思誉为东汉著名辞赋家班固、张衡一流人物。班、张诸人  相似文献   

5.
明人皇甫涍所撰《续高士传》十卷,又名《续高士传编目》,该书在流传过程中衍生出二卷本《逸民传》,其间《逸民传》的作者归属又出现了讹误,导致《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等史志著录接连失误。通过对两书文本与版本的分析发现,《逸民传》《续高士传》实为一书,系周履靖、刘凤等人所改头换面而来。  相似文献   

6.
皇甫谧在创作杂传小说时面对不同的书写对象对儒家之礼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以神话英雄及上古帝王为对象时,体现出对礼的基础即祖先信仰的认同;以隐士高人为对象时,表达了对士人人身与精神自由受礼教束缚的不满;以妇女为对象时,则极力宣扬礼对妇德的要求。看似矛盾的观念反映了魏晋时期复杂的社会思潮以及皇甫谧精神世界的自我挣扎。  相似文献   

7.
《咏贫士》七首思想内容丰富,借歌咏古代贫士来抒发己志。诗中所咏贫士的事迹分别见于其他史籍中,其中皇甫谧《高士传》是其主要的材料来源。陶渊明对材料的选择和构思不仅体现了其诗的创作特色,也体现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取向。  相似文献   

8.
东汉将军皇甫棱至晋代著名文学、史学和医学家皇甫谧的籍贯,一直有争议,其实他们是今宁夏固原市人。皇甫谧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世家,由一个浪荡公子最终成长为有高尚之志、博通经史和医学的学者,是个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历史人物。  相似文献   

9.
皇甫谧生平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皇甫谧是魏晋时期的著名学者。他终身不仕,潜心著述,从《晋书》本传的介绍和《隋书·经籍志》的著录情况来看,成绩确实颇为可观:12种著作合计50余卷①,涉及文学、历史、医学诸领域。近十年来,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帝王世纪》是魏晋学者皇甫谧研究上古以来帝王史的成果,记载的一些不见于其他典籍的材料,多采取较为审慎的态度,往往数种说法并存。有人据后世典籍所引其中个别帝王在位年数的不同,认为存在"一书二说",进而推测是皇甫谧根据《竹书纪年》修改原作的结果。但细绎相关证据,即使有"二说"的帝王在位年数也多与《竹书纪年》的记载不同。而皇甫谧卒于元康三年(293)的新说也不成立。  相似文献   

11.
皇甫谧(公元215~282年),字士安,幼名静,自号玄晏先生,东汉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学者,在文学、史学、医学诸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皇甫谧出身于东汉名门世族,后家族渐趋没落,到他出生时正逢汉末群雄争霸的动荡年代,加之幼  相似文献   

12.
韦秉文 《新读写》2022,(4):46-47
<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皇甫谧传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1)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2)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3)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  相似文献   

13.
三国魏晋时期的皇甫谧认为.平阳就是晋阳.也即太原。但古今诸多文献却无一例支持其观点。《光明日报》刊发的《太原建都已有四千四百七十年》一文.没有对平阳在临汾一带的历史文献进行有效的驳难。仅以皇甫谧所言为据.断定尧都就是太原。这个观点是不成立的,不能算作一家之言。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其著作《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说:“凉州之地距中原颇远,然与西域相交通,其地实颇富饶,而文明程度亦颇高,西南苞河、湟,又为畜牧乐土,故两晋之世,始终有据以自立者,其首起者则张轨也。”张轨(254-314年),字士彦,安定郡(郡治所今甘肃泾水县北)乌氏(县治所今甘肃平凉西北)人,西汉常山景王张耳十七代孙,家世孝廉,以儒学显。其父张温任西晋太官令。太官令,汉代始置,属少府,掌宫廷膳食及酿酒,献四时果实。张轨随父居住于晋都洛阳。史载张轨“明敏好学,有器望姿仪”,“与同郡皇甫谧善”。皇甫谧,字士安,汉太皇甫嵩之曾孙,学识渊博,著有诗赋诔颂帝王纪年历高士逸士烈女等数种著作。张轨与皇甫谧曾隐于宜阳女儿山。由此可知张轨亦是才学不凡。晋武帝太始(265-274年)初,张轨受封为  相似文献   

15.
揭开《帝王世纪》一书二说之谜郭伟《帝王世纪》一书,晋·皇甫谧撰,共十卷,叙述自上古至曹魏之间历代帝王事迹。唐代因避李世民讳,改称《帝王代纪》。自宋室南迁,该书逐渐亡佚,最晚所见引用该书的,当为南宋·罗泌《路史》并注文①(成书于公元1170年)。元·金...  相似文献   

16.
韬光。把声名才华掩藏起来。肖统《靖节先生集序》:“圣人韬光,贤人(遁)世。”《晋书·皇甫谧传》:“韬光逐蔽,含章未曜。”孔融诗:“玫璇隐曜,美玉韬光。”养晦。指隐居待时。《宋史·邢恕传》:“公著(吕公著)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  相似文献   

17.
说“序”     
序就是写在书籍或文章前边的文字。其主要内容是叙述作者的写作缘起、写作目的、写作经过以及书的体例等。序一般都是作者自作,也有请人作的。晋代的左思可能是请人作序的第一人。他的《三都赋》写成后,自以为很好,希望受到当时文人的重视,于是向当时的著名学者皇甫谧请教。皇甫谧读后十分赞赏,就为他写了一篇序。后人多学左思,为抬高自己的著作,请名人作序。序的写法没有定则,大多因人而异。如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偏于记叙,柳宗元的《愚溪诗序》重于抒情,而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则以议论为主。有的序也称“引”,这大约从唐朝开始。唐…  相似文献   

18.
<正> 继先秦、东汉以后,两晋南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隐士辈出的时代,据正史隐逸传载,两晋有隐士三十九人次(包括十六国),刘宋十八人次,南齐十二人次,萧梁十三人次。《陈书》隐逸传缺,《南史》载陈隐士一人次。由于陶潜《晋书》、《宋书》皆有其传,除掉一人,总计八十一人。其他纪、传所及隐士计二十余人次。而实际上的数字定远不止此。如此众多隐士的出现,无疑表明隐士已成为当时较突出的一种文化现象,颇有研究的必要。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此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问题做初步的探讨,其他问题当另文考察。论及两晋  相似文献   

19.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西晋左思写了《三都赋》,开始并不被时人赏识。左思便将文章送给当时在文坛很有名望的皇甫谧(mì)看。皇甫谧大为赞赏,并为它写了序。接着张载、刘逵等人纷纷为《三都赋》写序作注,张华读后也赞叹它余韵悠长,越读越觉得新奇喜人,可与班固、张衡的作品媲美。于是豪门贵族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城纸张紧缺,纸价也因之上涨。《世说新语·文学》也有东晋的庾阐将他写的《扬都赋》(注:扬都即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送给庚亮看,庚亮因为庚  相似文献   

20.
灵台文化旅游业下一步发展的若干战略选择:实施"以煤养文"战略,切实全面融入关天经济区,重新评价、规划灵台文化旅游资源。充实"皇甫谧文化园"的展示内容,应该从医哲学上充实皇甫谧在针灸方面的事迹和贡献,从"知识人格"的高度重新评价和展示皇甫谧文史成就及贡献,增设"数字皇甫谧文化园"。对于精心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灵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应重视《诗经》名篇体验旅游线路,建议联合召开全球性的"中华医学养生高层论坛"并申请经费支持"皇甫谧针灸养生城"建设,应高薪招聘高水平针灸大夫,设置"皇甫镇"和卦台乡,建设"文王城"和"孝道"景点,用中华传统风水学进一步精化荆山风水意象,创造灵台风水园林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