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诗歌是郭沫若文学创作的一大成就,诗集《女神》、《星空》、《前茅》、《恢复》等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诗歌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以诗集《女神》的创作为现代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成功塑造了拥有水一样柔情和火一般热情的诗人形象,而《女神》也是体现"五四"时期郭沫若创作个性的核心所在。敦厚与叛逆、东方流韵与西方浪漫、爱国情怀与科学理性的兼而有之是他"五四"时期诗歌最为突出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狗》在郭沫若诗集《女神》,乃至新文学中占据着不可忽略的地位。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都是新诗歌尤其是革新诗歌的典范。《女神》诗集突破了旧格套的束  相似文献   

4.
1936-1942年间,火热的爱国热情和强劲的抗日情绪促使蒲风响应"国防诗歌"的号召,相继创作并出版了《钢铁的歌唱》《抗战三部曲》等多部鼓吹抗日斗争的诗集,这些诗集抒写了诗人自我和民众的爱国热情,批判了日帝的凶残无耻,揭露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歌颂了抗日战士英勇斗争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蒲风的诗歌也存在艺术上较为粗糙等不足之处,但其助推中国左翼诗歌大众化发展进程的功绩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5.
初级中学实验课文第五册的《太阳礼赞》,选自郭沫若的著名诗集《女神》,这首诗最鲜明地体现了郭沫若前期诗歌的雄浑豪放的特色。这首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宏伟、壮丽、炽热。经过诗人的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  相似文献   

6.
《爱丽尔》是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最重要的一部诗集。本文从诗集里的"标题诗"《爱丽尔》的解读入手,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核心形象"爱丽尔"所承载的三重意义,指出其塑造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作者乔装为一个叙述者,在其中潜伏;其次,叙述者不断剥离原有的"自我",否定、扬弃"自我"在社会中的身份;再次,叙事者通过与死亡的亲近完成自我净化,实现跃升和重生。这是一个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一个神话建构的过程。而延伸的考察也揭示,这一过程也同样反映在诗集中的其他单篇诗歌作品,序列组诗,以及整部诗集的篇目编排之中。"爱丽尔神话"既是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文本神话,也是属于她个人生命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女神》,以其狂飙突进的民主革命精神、雄浑粗犷的诗歌风格和自由奔放的诗歌形体,开中国一代诗歌之风气。《女神》是在“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催促下应运而生的,同时它也由于受到了美国现代诗人瓦尔特·惠特曼及其诗集《草叶集》的影响。郭沫若后来回顾说:“当我接近惠特曼的《草叶集》的时候,正是‘五四’运动发动的那一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  相似文献   

8.
《炉中煤》是郭沫若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比较突出地体现了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本文从强烈的感情色彩、新颖的构思、奇特的艺术形象、富于象征性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方面,分析了《炉中煤》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诗人,他和鲁迅一样,从"五四"开始就站在时代的前列,在诗歌方面,他以他的新诗集《女神》登上诗坛,是一个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作家。《女神》的出现如狂涛巨澜,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无人可以与之匹敌。  相似文献   

10.
邵雍是北宋理学家中创作诗歌最多并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位诗人,《伊川击壤集》就是邵雍毕生诗歌总集,这些诗歌在艺术上以其独到的特色被称为"邵康节体"或"康节体",对后世也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从诗集本身出发研究这位理学家笔下诗歌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