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73年初,我出差到湖口县。我当时是九江地区群众艺术馆的编辑,自然首先找到了县文化馆。县文化馆就设在著名的石钟山上,在文化馆的办公室里,有一个镜框镶着郭沫若同志手书的诗《登石钟山》墨迹。据文化馆的同志介绍,郭老1965年夏曾到石钟山游览,县委领导请他写几个字,他欣然应允。在石钟山矶头的小亭子里,郭老俯瞰辽阔的鄱阳湖与一泻千里的长江,稍加思索,即在亭内的石桌上挥笔写下了《登石钟山》: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关于外来词"Folklore"核心理念的理解与论争中确立起"民"与"俗"的学科研究宗旨,奠定了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基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宝山歌会的田野调查中,歌会滥觞的差异表述提示了民俗主体与遗产主体并非简单对等;差异实践的朝山节俗更是表明:民俗民间节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民俗学的细致田野,是确定遗产主体、遗产内容及遗产活态传承等的关键。基于石宝山歌会的个案田野,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中的民俗学学科作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苏轼<石钟山记>一文中的两处逻辑错误.一处"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此句"水中"一词为逻辑上的混淆是非.另一处"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中"铿然有声"为偷换概念.  相似文献   

4.
张嘉璈(1889-1979),江苏宝山人(今上海宝山),字公权.张嘉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金融家,被称为"金融巨子"、"中国现代银行之父".他曾主持中国银行行政和业务长达23年之久,先后担任过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总行副总裁、总经理等职务.在他的领导下,中国银行逐步成为具有现代化色彩的金融经营机构,为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段钟鹏 《大观周刊》2012,(19):29-29
被金庸先生誉为“南天瑰宝”的剑川石窟,不愧为大理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她不仅有精湛的雕刻艺术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还蕴藏着许多文化信息,比如第五、第六号石窟的佛龛采用斗拱式建筑,就告诉我们一千多年前的大理,就应该有与长安一样的中国古代建筑——斗拱。有史料记载唐朝天宝年间,剑川木匠就承担了南诏五华楼木雕构建的制作,宋代曾有剑川木雕艺人进京献艺,引起了轰动。在大理白族文化研究丛书《白族建筑艺术》中,大量论证了南诏时期的建筑:龙于图城建筑、巍宝山建筑、太和城及洱海周边的早期建筑,然而证据只是《蛮书》中的三言两语或遗址中挖掘出土的瓦当等建筑材料来推断,很难想象当时的房屋建筑结构,也没有图纸文献,所以剑川石窟中的佛龛斗拱应该是最珍贵、最直观的证据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图书评论》2010,(7):58-58
横赌 石钟山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著名军旅作家石钟山天下系列长篇小说又添新丁,《横赌》以上个世纪流行于关东的一种传奇赌博方式——横赌贯穿全书,讲述的是一对父子间的战争。作者以熟稔的语言、娴熟的叙事技巧、一渡三折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记者韩阳)在济南书博会上,东方出版社推出了著名作家石钟山的《天下姐妹》,该书是"天下"系列的收官之作,是畅销书及同名电视连续剧《天下兄弟》、《天下父母》的姐妹篇。作品从一段纯净的爱情开始,叙述  相似文献   

8.
李祎  彭红斌  万青 《山西档案》2015,(2):120-124
石窟档案是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纸质档案的特殊结合体,在我国古代历史档案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安阳灵泉寺石窟是中国石窟体系中的重要代表,其中大住圣窟窟门两侧的"那罗延神王"与"迦毗罗神王"浮雕图像,造型精美,刻画精细,无论尺度和样式,均为国内石窟中罕见。本研究利用档案学的研究方法,从鸟翼冠、着装、脚踩神兽三方面对二神王图像的艺术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其图像来源。  相似文献   

9.
印刷术的产生,曾受到中国石窟造像活动的启发和影响;印刷术的发展,逐渐取代了石窟造像之功德活动.中国佛教石窟造像题记启发了初期雕版形式,中国佛教石窟造像之衰退,正与印刷术的发展完全同步.龙门石窟北朝刻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洛州灵岩寺沙门僧祭造石像记>是法藏刻<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的"父本".武则天当皇后,政治中心东迁洛阳,龙门石窟在初唐出现造像高潮.这是法藏刻经取法龙门石刻格式的缘由.  相似文献   

10.
正巍峨庄严的中山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钟山风景区内,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每年有数百万游客登临中山陵,缅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中山陵的设计者、才华横溢的杰出建筑师吕彦直用生命铸就了中山陵,他也因为这个伟大的作品而被载入史册。然而,当年为建设中山陵付出巨大心血的还有一位年轻人,他就是吕彦直的挚友与得力帮手黄檀甫。  相似文献   

11.
2001年2月8日,甘肃省肃南县金塔寺石窟的业余物保护员李世清来到位于半山腰石窟进行每天一次的例行检查,突然,他看到石窟窗户上被人锯开了一个大洞,原来锁着的门大开,他立即意识到——出事了。  相似文献   

12.
一唐僧肉眼凡胎,没啥本事,动不动就被妖精掳去,好几次差点成了人家的下酒菜。就因为它是金蝉长老转世,出身好,跟大老板如来呀、各部门领导观音呀、普贤呀是老关系,才让他做了取经项目的负责人。孙悟空能耐大,唐经理管理  相似文献   

13.
正雍正元年(1723年),钟山书院在南京城建立,其后迅速发展壮大。乾嘉时期,它被誉为"海内四书院之冠"1。钟山书院之所以迅速崛起,与其各项制度密不可分,但关于钟山书院的各项制度,学界目前鲜有研究。本文览辑史料,考察钟山书院管理人员的聘任、生徒招收、经费、教学、考课、祭祀、藏书、刻书等各项制度及其运作,以期深化书院史研究。一人员聘任钟山书院设掌教1位,或称山长、院长2,主管行政管理和教学事务,其选拔办法为:"采访有  相似文献   

14.
随感四则     
既疑之,则必求其解 近日翻阅北宋苏东坡写的《石钟山记》,读之再三,觉得其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遇事要敢于怀疑。更要刨根问底。  相似文献   

15.
一个夏日的暮夜,月光如水,湖面浩淼。一位长者与儿子泛舟于绝壁之下,考察石钟山的来由。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的交叉口处,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曾这样描写过它:“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唐代曾做过江州刺史的李渤来此察访,击石铿然有声,自以为得之。对如此两种说法,这位长者皆疑之。月夜山空湖寂,悬崖绝壁侧立千尺,奇石如猛兽,森然欲与搏人;山上的栖鸟闻船惊起,恐怖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正当他们拨船欲返之时,听到水上发出如浑宏钟鼓声,寻声察之,发现临水面的山根皆石穴孔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澎湃涵澹,乃钟鸣  相似文献   

16.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在紧要处就那么两三步。兰州军区《西北军事文学》副主编吴恭让,因为10年前偶然拉得一块戈壁顽石,由此开始检石、藏石发展到研究石文化、黄河文化,从一名部队基层政工干部进而成为一位成果颇丰的业余作家。他发现共收藏的“中国石”荣获大世界基尼斯奖,同时人选大世界基尼斯中国之景画册;1997年散文《中国石》列入国家六年义务教育小学四年级语文课本;长篇儿童小说《“中国石”行动》已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集图片、文字于一体的《黄河石赏析》一书已列人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今年出版计划。1987年秋天,部…  相似文献   

17.
《上海档案工作》2014,(9):41-42
<正>宝山地处长江入海口,是上海的"水上咽喉"和"水上门户",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一二八"与"八一三"两次淞沪战役日军侵华的登陆地和主战场。日军在上海的两次野蛮侵略,将宝山拖入了战争的深渊。宝山成为震惊中外的遭受侵华日军暴行的重灾区之一。在此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救国民族统一战线,以抵抗日寇的侵略。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宝山人民,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  相似文献   

18.
"昌化县产图章石,红点若朱砂,亦有青紫如玳瑁,良可爱玩,近则罕得矣。"这是清乾隆年间编撰的《浙江通志》中的一段话,说的就是昌化鸡血石。昌化鸡血石产自浙江临安浙西大峡谷源头的玉岩山,艳丽鲜红如鸡血,晶莹剔透如美玉,与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内蒙古巴林石等名石齐名,被誉为"印石皇后"。  相似文献   

19.
唐以前的巴蜀佛教石窟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北魏晚期、北周、隋代。巴蜀石窟艺术在此阶段兴起并初步发展,此间造像的粉本多来自洛阳、长安等地。大致来看,洛阳地区石窟艺术对巴蜀石窟的影响主要在北魏晚期,两者在洞窟形制、造像风格等方面多有相似。麦积山石窟艺术在北魏晚期对巴蜀石窟也曾产生影响,例如两者均有相似的三壁三龛式窟,但"三瓣式悬裳座"可能是川北广元影响了麦积山。长安地区的佛教艺术对巴蜀石窟的影响主要在北周和隋代,两者在佛帐形龛、菩萨装饰和造像风格等方面有诸多相似。南朝造像艺术主要是通过长安地区对巴蜀石窟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60年代,"西来初地"——广州华林寺偶尔在白石塔发现了22颗佛门圣物舍利。关于它们的来历,佛教界有种种不足采信的说法,而学术界则认为是不可破解的"谜团"。其实以铁航和尚题在白石塔内方铜盒盖的铭文为线索,参稽其他相关资料,可证华林寺所藏舍利有一颗是如来真身舍利,它出自庐山金轮峰,是前秦时梵僧佛陀耶舍从天竺带到震旦(中国)来的。耶舍舍利原瘗于庐山金轮峰,其中有一部分在明万历中散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开山祖栖壑于明崇祯四年(1631)从憨山门人手上获得了四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庆云寺重瘗这些舍利,铁航利用此机会,暗自里将其中一颗转移到了华林寺。华林寺所藏的另外21颗舍利则为高僧舍利,其主体部分出自庐山栖贤寺,它们是在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被埋入地下,而于清康熙六年(1667)被栖贤寺僧意外掘出的。华林寺有栖贤舍利,是栖贤寺住持石鉴把本寺出土之所得"分布诸刹"的结果,也有可能是铁航在打庆云寺如来真身舍利的主意时从该寺转移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