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高铁经济效应包括拉动效应、同城效应、虹吸效应和过道效应。高铁是一把"双刃剑",高铁开通运营将给沿线中小城市经济带来"提升交通地位、凸显承接产业转移优势"等重要机遇,但也带来"优势产业外移、要素资源流失"等巨大挑战。我们应该尽力放大正效应,降低负效应,释放高铁红利,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和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2.
随着未来千黄高速、杭黄高铁的相继开通,淳安将进入"两高"时代。交通新格局将促进高铁新区的形成,推进产业空间优化,引导城市"西进北拓"发展,促使空间增长方式由"外延式+组团式增长"向"廊道"发展,推动空间结构由单中心组团向多中心组团模式转变。本文在充分分析"两高"建设对淳安城乡空间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城乡总体空间结构、城镇体系结构、产业空间布局重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师作为决定学校教育质量核心要素的地位愈加明显,教师的流动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教师流动的现状分析1.教师流动的现状从流动主体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流动严重,且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称之为"教师流失"。优秀青年教师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他们不仅在教学上有精湛的技巧,而且对于学校里教师精神面貌的建设、教师团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能够促进对不可再生的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城市聚集经济的效应,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及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内外空间结构双重调整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性质。  相似文献   

5.
规模报酬递增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规模报酬递增主要通过分工和专业化以及集聚和扩散两条路径影响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分工和专业化通过影响区域内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乘数效应以及促进要素流动和网络化空间组织影响空间结构.对集聚经济效益的追求则构成了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内在动力,在城市化早期主要表现为大区域的扩散和微观区域的集中,而在城市化晚期,经济发达的地区则表现为大区域的集中和小区域的扩散.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高铁对节点城市旅游流的影响、对城市群内部旅游空间结构的影响、对旅游地客源市场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述评,认为在高铁旅游业态下研究高铁如何影响节点城市休闲旅游空间格局,构建区域旅游产业新格局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新命题.而重新审视高铁网络时代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研究高铁网络时代旅游地的客源市场结构特征与传统的差异将成为高铁区域旅游研究新命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中具体指标制定的问题,以安徽省蚌埠市重返安徽省第一方阵的目标为例,根据索洛模型计算蚌埠市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和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确定蚌埠市经济增长路径,即2015~2019年每年需要达到的固定资产投资、就业量和全要素生产率,并针对蚌埠市在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于蚌埠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重点建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治理工具,它的直接效果是形成了一批重点建设大学.随着"211工程"、"985工程"以及"双一流"建设的实施,重点建设大学数量不断增加,每个省份至少有一所,但是省域分布的离散程度加大,部分省份成为集聚高地.同时,重点建设大学开始通过跨地域流动推动高等教育资源的区域尺度重构.资源流动与权力重构是息息相关的,管理重心的下移、城市发展高等教育权力的凸显成为影响当前重点建设大学发展的关键特征.在"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我国应适度改变重点建设大学的遴选与评价方式,扩大城市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规范重点建设大学跨区域流动.  相似文献   

9.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反映了城市旅游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组织关系.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有利于合理利用城市旅游资源、合理规划布局城市旅游空间,为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分析兰州城市旅游的节点、域面、路线和出入通道等四个主要要素,由此将兰州城市旅游空间划分为三个旅游区,构建出兰州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模式,最后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吴雪龙 《宜春学院学报》2013,(11):42-45,112
蚌埠市作为一座铁路型城市,在其历史上,铁路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随着后铁路时代的到来,蚌埠市的经济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如何在后铁路时代下选择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径是关键问题.从界定“后铁路时代”的内涵入手,以分析蚌埠市历史和现实上铁路经济发展实际为基础,结合当前发展机遇,提出若干推动蚌埠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结构是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城市数量的集聚增加和规模的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越发体现出其研究意义.国外的城市空间结构是从生态学开始演变而来的.近年来国内学者多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变化是在经济、社会、政治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应与产业结构优化、用地结构优化与政策引导结合起来,以形成更合理的城市空间.并就不同发展程度的城市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最后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发展和研究现状来看,应该丰富和深入研究内容,扩张研究的尺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带来的经济效应.从研究方法来看,应加强应用性研究,加强3S技术在资料、数据分析上的应用,改进模拟方法建立更完善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是连接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重要旅游通道,其对旅游要素系统空间格局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基于在高铁同城化效应下探析了高铁同城化的概念、中国高铁的发展阶段和高铁与旅游收益的相关性,并探析了高铁对旅游要素系统空间格局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时空压缩改变旅游可达性时空格局;交通要素系统出现竞合新常态;旅游行为距离空间大变革;客源市场空间出现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随着现代性因素不断增加,中国城市空间关系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重构现象.如果从空间文化的角度重读<财主底儿女们>就会发现:作品所展示的苏州--南京--上海、武汉、九江、重庆等一系列城市的空间结构关系,清晰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方式,以及社会转型时期城市空间的重构方式,这种变化正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模式在全球化趋势下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利用"湖泊效应"中湖泊与其周围环境中水分、空气等气候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论,分析区域发展中城市群的形成、发展演化及其与周围相邻区域之间在资源、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的动态关联性.通过分析可知:区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群及其对周围区域的影响类似于自然现象中的湖泊及"湖泊效应",从而提出"城市群效应":城市群在形成之后与其周围区域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经济社会要素方面进行着流通和循环,并以此促进自身及周围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双核”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的一种高效空间结构形态,以“双核”结构理论指导区域旅游合作是创新点,本文从区位、客源流动、旅游业发展背景、资源类型等方面分析“双核”城市——南昌与九江的紧密联系要素,运用理论协调这些相关要素,促进江西旅游大产业发展,同时得出“双核”结构理论指导区域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6.
卫星城一般是大城市体系中的一个层次,是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联系紧密、处在大城市周边而又相对独立的中小城市。1915年,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概念。卫星城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它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利于疏散中心城市工业、人口,克服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城市病";有利于分解中心城市的功能,转移中心城市的资源、要素,促进卫星城周边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在城市化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从世界范围看,卫星城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一、生活工作结合型从国内外情况看,卫星城通过强化自身特色功能定位,彰显地方特色,以吸引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入,使卫星城成为生活、创业相融合的所在地。卫星城应有较大规模和比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皖北城市蚌埠市为研究对象对俱乐部私人教练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他们发现行业问题以及自身的不足,良好的从业动机和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完备、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外部形象良好等因素是蚌埠市私人教练发展的机遇,而人员流动、性别失衡、资历有限等问题则是发展面临的挑战.私人教练的未来应完善管理体制、提供发展平台、构建与高校协作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俱乐部业态多元化发展、建立体验文化的企业品牌.  相似文献   

18.
"高铁时代"来临,武汉与华东、华南、香港、澳门和其他地区的时空距离陡然拉近。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的传统观念受到强烈的影响,这为武汉的餐饮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绝佳机会,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高铁时代"对武汉市餐饮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结构决定的城市功能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产业要素空间集聚的过程,城市为产业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提供了空间平台,而不同空间结构的城市类型又表现出不同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对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城市旅游中心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中的城市中心性和旅游辐射能力;运用引力模型对中心性城市以及各个县市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分析,得出了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中的旅游节点、发展轴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点—轴—面"相结合的厦漳泉大都市旅游空间结构。有利于整合优化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促进区域旅游要素的合理布局,促进厦漳泉旅游同城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