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对β-萘酚与甲醇的醚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酚醇配比和回流时间对醚化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4%,酚醇酯比1.40,反应时间10小时,β-萘甲醚收率达43%。  相似文献   

2.
摘要:以1,8-二(十四烷基)-3,6-二噁-1,8辛烷二醇(/Z—C14 H29)2(CHCH2 OCH2 CH2 OCH2 CH)(OH)2,1,3-丙烷磺酸内酯1,3-(CH2)3SO3和NaH为原料合成了新型表面活性剂——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5,12-二(十四烷基)-4,7,10,13-四噁-1,16-十六烷二磺酸二钠(n—C14 H29)2(OCHCH2 OCH2 CH2 OCH2 CHO)(C3 H6 SO3 Na)2.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主要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选出了最佳合成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在碱性条件下,原料配比(物质的量的比)n((n—C14 H29)2(CHCH2 OCH2 CH2 OCH2 CH)(OH)2):n(1,3-(CH2)3 SO3):n(NaH)=1:2.066:2.166,反应时间24h。反应温度6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反应产率达98.0%.  相似文献   

3.
茶叶具有重要的防病作用,本文报道了龙井茶中含有的β-胡萝卜素,并对影响β-胡萝卜素提取含量的一些因素进行了探讨,从而为天然的β-胡萝卜素的获得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也为龙井茶具有防癌作用的机理增添了内容。  相似文献   

4.
以H3PW12O40/T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了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探讨了H3PW12O40/TiO2对缩酮反应的催化活性,较系统地研究了酮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H3PW12O40/TiO2是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良好催化剂,在n(环己酮):n(1,2-丙二醇)=1:1.7,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5%,环己烷为带水剂,反应时间1.0h的优化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收率可达83.7%.  相似文献   

5.
N-(2-氯苯基)-N1-(1,2,4-三氮唑)脲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氯苯甲酸为原料,经过Curtius重排反应制得2-氯苯异氰酸酯,再进一步与3-氨基-1H-1,2,4-三氮唑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N-(2-氯苯基)-N^1-(1,2,4-三氮唑)脲,其产率为72%。对目标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一种新的5-氟尿嘧啶衍生物2-噻吩甲酸(5-氟尿嘧啶-1-基)甲酯的合成.用1HNMR、13CNMR、IR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晶体结构,同时分析了热性质.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c,晶胞参数为:a=9.6134(14),b=4.8381(7),c=24.534(4),α=90°,β=97.289(3)°,γ=90°;Z=4,F(000)=552,R1=0.0616.  相似文献   

7.
金华佛手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解决佛手挥发油易散失的问题。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鲜佛手挥发油,饱和水溶液法制取挥发油β—CD包合物,水蒸气蒸馏法再提取包合物中挥发油,显微成像法检测包合物颗粒并与空白β—CD对照,硅胶G—CMC薄层色谱法对照包合前后挥发油色谱图。结果:包合物与空白β—CD镜下结构明显不同,包合前后挥发油薄层色谱图基本一致。结论:β—CD能稳定包合佛手挥发油,解络后不会引起其主要成分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在溶剂热条件下,MnCl2·4H2O,四氮唑-1-乙酸(1-tza)和邻菲罗啉(phen)在乙腈溶剂中反应得到一个新型单核配合物[Mn(1-tza)2(phen)2]·H2O(1),该配合物通过氢键作用在ab面形成一维链状超分子结构,链与链之间又通过π-π堆积形成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的晶体数据为:C30H24MnN12O5,M=687.55,空间群为P2(1),a=9.163 10(10),b=15.475 5(2),c=21.446 7(2),α=γ=90°,β=101.79°,V=2 977.04(6)3,z=4,Dc=1.534 Mg/m3,R1=0.046 8,wR2=0.136 2.  相似文献   

9.
1.对于函数f(x)=x^2 bx c(b、c∈R),不论α、β为任何实数恒有f(sinx)≥0,f(2 cosβ)≤0。(1)求证:b c=-1;(2)求证:c≥3;(3)若f(sinx)的最大值为8,求b、c的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酶及所有试剂均加以固定的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利用酶促反应产生H2 O2 ,与Luminol-K3 Fe(CN) 6 -H2 O2 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 ,从而可以进行葡萄糖的测定 .线性范围为 5× 10 - 7—— 5× 10 - 4M ,检出限为 2× 10 - 7M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 3.6% (c =4× 10 - 6 M ,n =7) ,单次测定可在 1分钟内完成 .该传感器具有简单、快速 ,灵敏度高等特点 ,已成功应用于血清中葡萄糖的测定 .  相似文献   

11.
合成2-羟基-1-萘甲醛缩氨基硫脲(HL)及其与(CH3COO)2Cu·H2O、Zn(CH3COO)2·H2O的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合成条件加以优选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L-抗坏血酸-2-磷酸酯镁是-种稳定的维生素C衍生物,是维生素C转化的较好途径.通过改进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减少副产物使提纯工作简化.最佳提纯工艺条件为溶液pH值6.2,搅拌脱色最佳时间1.5h,最佳搅拌温度40℃.  相似文献   

13.
将SO4^2-/TiO2-HZSM-5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4^2-/La2O3-TiO2-HZSM-5,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5∶1,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3.0%(总物料),酯化率可达96.0%。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适宜合成对羟基苯甲酸酯。  相似文献   

14.
在共聚实验中,作者发现硫醇在室温下能引发丙烯腈和苯乙烯的共聚,并对其反应动力学、共聚组成、共聚分子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壳聚糖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出交联壳聚糖,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8-羟基喹啉作偶合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后的亚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的用量、吸附时间、亚硝酸根离子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溶液pH值都对交联壳聚糖吸附亚硝酸根离子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满足实验所得的最佳吸附条件时,吸附率可达92.5%;而在相同条件下,壳聚糖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率却只有10%左右。壳聚糖交联壳聚糖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机理,既有固体表面的物理吸附,也有溶液中离子之间的静电吸附,即质子化的阳离子CCTS-NH3+与阴离子NO2-的静电引力吸附。  相似文献   

16.
描述了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所推出的一系列标准,并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对各标准的实际 应用作了分析,澄清了视频数字化应用中的模糊概念,从而为视频信号的压缩应用提供了明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邻二—(二氯甲基)苯在冰乙酸条件下,滴加少量浓硫酸,酸解合成邻苯二甲醛各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邻二—(二氯甲基)苯与浓硫酸摩尔比为1:4,反应温度在90—100℃,反应时间为90min,邻苯二甲醛的收率可达92.3%.  相似文献   

18.
回流条件下,以2-氯亚甲基-5-苯并呋喃-1,3,4-噁二唑为中间体,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3,4-噁二唑类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及^1HNMR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9.
以去甲氨噻肟酸乙酯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α-澳代异丁酸叔丁酯合成了头孢他啶侧链酸乙酯,分析了不同溶剂、碱的用量对反应收率的影响.较佳的反应条件为:溶剂DMF350mL,摩尔比为去甲氨噻肟酸乙酯:α-澳代异丁酸叔丁酯:无水碳酸钾=1:1.2:2,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4h.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达89.6%.  相似文献   

20.
针对原废气处理系统的不足,利用负压抽吸引流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共同作用原理,改进了废气吸收装置,用吸收剂循环吸收和降温相结合的工艺,应用于500t/a光引发剂生产装置的氯化氢及溴化氢废气回收上,氯化氢回收率97.5%以上、盐酸质量分数达22%,完全满足生产中后处理工序的要求;溴化氢回收率98%以上,氢溴酸质量分数可达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