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点建设一直是党和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战略。从全国重点高校到"211""985"工程建设,再从"211""985"工程建设等转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需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国道路,不能沿袭西方的建设标准,而要依据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既要居于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人才,又要立足国情,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重点大学建设到"985工程"、"211工程"的实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在我国实施"985工程"、"211工程"的过程中,出现了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几对矛盾:一流硬件与一流软件、世界眼光与民族特质、政府支持与大学自治、跨越式发展与大学的长远责任、一流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等.处理好这几对矛盾,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用基标法对中美一流大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标法作为管理学界提出的一种管理方法,在国外已被广泛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运用基标法对中美一流大学的比较研究揭示,中国不仅需要也可以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由于实施"985工程",中国一流大学已经成功地缩短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在现代大学制度、基本学术保障、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等方面,中国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仍有较大的差距;中国"985工程"下一步的建设应当继续坚持重点建设原则,通过它们探索在中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继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和"2011计划"。这标志着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国家的战略。因此,认真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对于我国创建世界一  相似文献   

5.
正学校概况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相似文献   

6.
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其理念不外乎两种:一是依附论(接轨论);一是本土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都陷入了二元对立的思维陷阱。我们应当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智慧,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新视角,打破当今西方一统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格局,从而实现国际上世界一流大学的和谐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维度,应从构建一流的符合国情的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有中国气派的现代大学制度,培育中国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把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文化导向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我国高等院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差距以及制约我国高校快速发展的一些客观因素,指出要创建世界一流的大学,需要政府稳定、持续、大力度的投入。以“985工程”与“211工程”一期建设对各重点建设高校的促进作用为依据,认为要在我国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需要政府较长时间的经费投入,通过重点建设若干院校,加快我国高校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4,(4):F0004-F0004
正云南大学创办于1922年,前身为私立东陆大学,是我国西部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被《不列颠百科全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大学先后成为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教育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综合实力提升工程"实施院校。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旨归,理性的文化选择是"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中国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走向世界的关键。但由于西方话语体系下的文化依附的窘境、跨文化交流中文化霸权的困扰以及我国本土大学文化底蕴不深厚等阻抗因素的存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在保守与创新的文化选择中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在求同存异的文化选择中持续增强文化自信;在借鉴与超越的文化选择中最终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1.
2015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我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作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差异化、多元化发展的导向。这一理念为我国高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路径。通过阐述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提出背景和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之间的关系来理清思路,分析"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探讨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场由我国高校和政府发起的后发国家高校追赶西方精英大学的竞赛中,我国大学主要依靠扩大投入规模和促进科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虽然国际常用的世界大学排名存在科研导向和规模失真现象,但进一步分析发现,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科研成果数量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不仅其排名的边际影响下降,而且办学规模也相对较小。面向新时期的更高目标,我国一流大学需要实现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的转型;理顺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切实重视人才培养;摆脱被评价和排名左右的局面,实现大学核心价值的内在驱动。  相似文献   

13.
正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高校要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进,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世界一流大学通过创造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4.
从5个分类维度构建我国普通高校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并对我国"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大学进行分类尝试。结果表明,通过实施"985工程",我国已建立了一批以学科类、综合性、研究型为主要类型的国内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存在生师比和本研比偏高、定位失当、重点不明、盲目求大求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北京理工大學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学校建校80年,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更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奉献世界科技发展中展现担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是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是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重大举措。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世界强国的基础,中国"双一流"战略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支撑体系。科学界定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对其进行客观分类和特征固化,进而合理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并以中国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样本对照标杆大学进行实践验证,既可以为党和政府、高校和社会等动态评估"双一流"战略建设进展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以为中国学界的理论话语逐步转化为世界性实践话语奠定前期基础,更可以为破解世界大学评价难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早日建成世界高等教育中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以"成为一所立足亚洲、影响未来的世界级领先大学"为办学目标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通过制定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办学计划,取得了新的跨越式发展,在教育与管理的实施中处处彰显着"以人为本""人才优先""质量为本""自我管理"的理念。我国高校应借鉴其办学经验,从重塑大学精神、注重品牌建设、推进基层办学体制改革、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和建设高校智库等途径,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一流的工程教育建设是重中之重。作为重点大学和工科优势高校,清华大学工程教育发展战略和路径无疑会对我国工科院校"双一流"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围绕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工程教育的思考和实践,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2015-2016)》中将科研竞争力排名前100名的大学列为世界顶尖大学,101-300名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世界顶尖大学和世界高水平著名大学称为"世界一流大学"。在前100名中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在前101-200名选择南京大学和卡迪夫大学,在前201-300名中选择武汉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中国高校的科研竞争力优势主要在于科研生产力水平较高,即发表的论文总数较多;劣势在于科研创新力和影响力不足,即科研创新性和质量还有待提高。选择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进行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具有一些共同特征,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科研竞争力等方面,其特征可以归纳为: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生,一流的科研能力和成果,一流的管理模式。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是师资、学生、科研成果、管理模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提高科研竞争力水平应该从多方面入手。科研竞争力是反映世界一流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但也不是唯一的内容;优良的师资、优秀的生源、一流的科研水平以及创新的管理模式能促进科研竞争力水平的提高。从提升科研竞争力的角度来看,中国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加大科研投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加强交流与合作。虽然当前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和耶鲁大学等名校相比,中国高校还有显著差距,但是,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中国大学的科研竞争力有了切实提高,且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如果能抓住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契机,加大科研投入,提高高校的科研质量和成果转化,将会有一批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相似文献   

20.
"985工程"与"双一流"建设均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宗旨。以"985工程"和"双一流"政策文本为基础,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为国家发展,政策阶段性目标呈高度稳定状态,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7个领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着力点,权威工具则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相较于"985工程"政策,"双一流"政策更凸显了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采用的政策工具箱也更为丰富。面对新形势,"双一流"建设仍存在重点建设身份固化、弱势学科边缘化、建设成效评价标准异化等风险,政府应通过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分离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关系,构建参照性评价标准等途径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