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20世纪的和平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即将过去的20世纪里,整个人类经历了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大转折.人们对这一转折的认识,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对这一转变发生的根源、前提和条件等的努力探究,加深了人们对和平的理解,并由此在西方产生了和平研究.这是关于和平及其对立面研究的一门新的学科.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暴力研究、战争根源研究、危机冲突研究、非军事化研究等.这里讲的和平,是指世界和平.过去那种"无战争状态即和平"的传统观念已经受到诸多质疑,和平与和平研究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2.
历史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古老与新兴中处理好中方与西方、单元与多元、研究对象与历史环境、文献与实物、论史与考史、稳定与变化、独立与联系、特殊与一般这八大关系,有助于在研究中得到更科学、更有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史作为一门正在开拓的崭新学科,依其性质而言,既是一门经济科学,又是一门历史学科。既然是一门科学,把握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与研究方法对于这一学科的发展与完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绿色和平主义是一种新兴的政治思潮和社会运动,在国际政治领域,它提出绿色和平政治思想。通过分析绿色和平政治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主要内涵和理论特点,可以看出绿色和平政治思想的提出既是对生态环境危机和对传统外交政策的回应和反叛,也是对其他学科关于生态政治研究理论的总结。绿色和平政治思想在内涵上主要包括建立平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整体和系统的方法解决全球问题、非国家行为体是构建和平世界的主导力量、坚持非暴力原则,其理论上具有全球性、大众性、理想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张龙梅 《考试周刊》2010,(14):181-181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的物质构成,以及各种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物体运动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早在公元前8世纪人类就开始对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观察研究了:说它年轻,是因为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只有四五百年的历史而已。  相似文献   

6.
范式既是方法论.又是世界观。从一定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研究是学科还是领域的争论可认为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范式与领域范式的争论。事实上,两种范式都具有存在合理性,可以共存。反思学科范式下的高等教育研究,应充分确认它是一门正在走向成熟的学科。展望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应立足学科建制事实,通过更新思想观念,采用柔性学科标准,加强学科文化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得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7.
如以传统的狭义的自然科学观及其相应的学科观来考量教育管理学,则其还进不了“学”堂;而以现代的广义的大科学观及其相应的学科观来认识教育管理学,则它早已入“学”。因为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又是一门经验科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学科。  相似文献   

8.
海南本土文化研究既是一门传统学科,又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经历了一个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机构和研究阵地不断完善的过程。但从未来着眼,海南本土文化研究仍然存在基础薄弱、人员分散、资金匮乏、能力不强等诸多不足,亟需从规划、实施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管理,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刘邦春  孟娟 《铜仁学院学报》2010,12(6):113-116,139
美国和平教育是19~20世纪在世界和平运动的促进与指引下在对教育作用的反思的过程中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在论述美国和平教育形成的社会背景的基础上,近一步探寻了美国和平教育的哲学理念。为普世知识开辟和平道路的夸美纽斯、主张用实用主义的学科教学促进和平的约翰.杜威、力推培养全球公民意识促进和平的蒙台梭利和用对话与批判推进和平的保罗.弗莱雷等皆为美国的和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美国和平教育也经历了“和平世界愿景的提出——从反战走向积极的和平教育——迎接女性的和平教育——和平危机的时代——和平教育的积极发展”发展轨迹。美国和平教育发展对促进我国教育中对和平教育本质与使命的理解、提高对和平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通讯》2009,(7):84-84
理论与应用力学是一门以工程技术为背景的应用基础性专业,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基本理论学科,又是工程应用学科,与数学、物理的联系非常紧密.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机械、汽车、环境、生物医学、造船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1.
和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芷江和平文化源远流长,侗民族的基因传承了和平文化,抗战受降的历史孕育了和平文化,现实发展的需要催生了和平文化。深入开展和平文化研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和平文化体系,不但能够为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提供理论支撑,丰富节会的文化内涵,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而且能够促进芷江和平文化理论的转化运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欧的国际关系研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欧的国际关系研究整体上仍然处于当代世界国际关系研究的边缘地位,但在和平、安全、区域认同、福利国家模式等研究领域,已经发展出具有本区域鲜明特色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并为国际关系学术研究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当然,北欧地区国际关系研究也存在自身的不足,理论基础薄弱与学术规模偏小的现实造成了其学科发展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和平研究是弥久而常新的重大问题,中国具有十分丰富的和平文化积淀,应该创建中国特色的和平学.中国特色的和平学应该包括奠基于中国文化特色、具有时代特色和普世价值的和平理论研究,包括对重大和平问题的研究,对和平战略的研究,以及开展和平文化的普及、进行和平教育等内容.中国特色的和平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突然亲赴耶路撒冷,同以色列直接谈判。此举不但打破了中东和平的僵局,而且为最终实现埃以和平奠定了基础。萨达特的外交行动的内在原因有:1.对埃及现状的认识;2.脱苏联关的外交新战略;3.日内瓦会议的黯淡前景;4.埃及与以色列的初步接触;5.萨达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构筑朝鲜半岛的长效和平机制需要朝鲜半岛的南北合作,也需要朝鲜半岛的周边协作,更需要联合国的协调作用,以推动朝鲜半岛朝着和解、和平、统一的方向顺利迈进,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和平发展,也有利于推进东亚各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和平教育是指学校传授和平与冲突化解理论、传播和平知识与和平文化、提高人们的和平意识、塑造和平文明的教育。和平教育具有跨学科、多层面和现实性等多种特征。在实施和平教育的过程中应着力提高教师的和平素养,重视和平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建设,探索和平教育的有效方法,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的和平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visions of war and peace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during the Spanish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During those years, the Spanish state wa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leaving its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past behind and forging a democratic civic culture. As the concepts of war and peace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to those of state and citizenship, they are a useful tool with which to examine changes in civic education. A wide variety of educational sources has been explored, with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al nature of the depiction of both war and peace. This study reveals two opposing styles. The official discourse demonstrated a factual treatment of war and a tendency to concentrate on international bodies and their actions, when it came to fomenting peace. The treatment of peace in the circles of teachers’ local initiatives was different. First, peace was defined not only as the absence of war but also in terms of social equality and solidarity. Second, there was a conscious effort to get the students involved in opposing war, reinforced by emotionally charged messages regarding its horrors.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所谓“中国威胁”的论调不绝于耳。国外某些文章虽可能没有恶意,但却用西方特有的“经验”和他们的“国际关系理论”来衡量和揣度中国,从而得出“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的错误结论。他们不懂得,走和平发展之路是由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念、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和当今世界潮流所决定的。中国的和平发展反映了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的心声,也有利于在大国间形成双赢局面,既可为国际社会提供新的发展模式,又能从根本上改变几百年来西方的国际关系理念。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并将进一步推动世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