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行的逻辑教材及逻辑知识读本中,关于假言联言推理之概念及有效推理形式的阐释与论述,笔者认为多有疏漏之处,本文拟就此提出商榷,就教于同仁.一、关于假言联言推理的定义要学习并研究假言联言推理,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假言联言推理.只有弄清了这一点,才能迈出坚实的第二步.因为,有关假言联言推理的其他一切问题,都是由此衍生而来,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点之上的.迄今为止,关于假言联言推理这一概念的阐述,较为权威的论述主要有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2.
有一种演绎推理,被不少的逻辑学专著命名为“二难推理”或“假言选言推理”,并给出如下的或类似如下的定义:“二难推理是由一个包含两个选言肢的选言判断和两个假言判断构成的假言选言推理。”这个定义有可取之处:从构成方面部分地揭示了这种推理的特征:一般来说,用此定义也可以把这种推理与其他推理区别开来。但是,不论是对这种推理的命名还是对这种推理所下的定义,都还有不甚妥当的地方。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以及与这两个问题有关的其他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得专家们的斧正。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逻辑学教材和参考书引用了“在愚人节里”的故事来说明联言判断的真假值原理,但这些书的推理和说明既违背了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规则,又违背了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联言判断的真假值原理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4.
形式逻辑所研究的演绎推理形式有多种。对于每一种推理形式的特点和推理规则,目前已有极为详细的研究。然而,关于各种不同的推理形式间的互相贯通问题却是极少论及。我们认为,随着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涉及到各种不同推理形式间互相贯通的问题。本文仅就直言三段论与假言三段论间的互通和直接推理与假言推理间的互通以及假言推理中的充分条什假言推理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间的互通问题作些肤浅的探讨,以就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回溯推理的一般逻辑形式为 ( q→ ( p→ q) )→ p。为了更有效地应用回溯推理 ,增加回溯推理的实用价值 ,丰富回溯推理在逻辑形式上的变化 ,笔者着重论述了回溯推理的一些具体形式 ,并且分析出这些具体形式的逻辑特性。回溯推理的具体形式有 :联言式、选言式、假言式等  相似文献   

6.
二难推理是假言选言推理中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特殊的辩论工具.传统逻辑学认为二难推理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和一个选言肢数与假言判断个数相等的相容选言判断作前提推出一个简单判断或选言判断的推理形式.然而,二难推理的假言前提不仅有充分条件,而且有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选言前提有相容的,也有不相容的.二难推理共有28种有效推理形式.  相似文献   

7.
推理是根据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过程。任何一种推理,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必须遵守相应的规则。普通逻辑作为一门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所概括出的推理规则应该同一。可是,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对有些推理规则的揭示却说法不一,即使同一观点,在阐述上也是方法各异。本文试想就假言报理的规则进行一番探讨,臆想在对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关于假言推理规则的几种不同观念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更符合普通逻辑原理的假言推理的规则和论证方法。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对假言推理规则的表述,可谓莫衷一是。以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为例,…  相似文献   

8.
第六章复合判断及其演绎推理(二)学习本章,应注意掌握的重点是:1.什么是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2.什么是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3.什么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其推理规则和有效形式是什么?违反推理规则会犯什么逻辑错误?4.什么是假言选言推理?它有几种形式?5.什么是负判断?什么是负判断的等值判断和等值推理?重点掌握四种负性质判断及其等值推理、六种复合判断及其等值推理,要记清其等值式。6.掌握用真值表判定两个复合判断是否等值的方法。对上述内容应能做到:第一,掌握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充分必要条件假言直言推理的规则,能正确识别、分析其任一推理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要能指出其违反什么规则。犯了什么逻辑错误,还要能写出其推理的逻辑形式。第二,掌握各种负性质判断和负复合判断的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9.
“假言+选言推理”是以假言命题和选言命题为前提的组合推理。根据假言、选言全中构造出12种推理模式。采用归谬赋值法,对其有效性进行判定“N难推理”便是这种推理的语用形式。  相似文献   

10.
《演绎推理》这篇逻辑知识短文编入高中语文第二册。它的主要内容有推理的概述、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要讲清这几种演绎推理,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瞭什么是推理。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形式逻辑的观点看,许多不同形式的推理实际上是等值的。但是,由于表达形式的不同,就显示了不同的特征。不同类型的推理,可以显示出从不同角度考虑极为重要的性质。诚然,这在传统逻辑中却极少论及。本文探讨了假言推理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与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等值关系;探讨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与相容选言推理间的等值关系,并说明了诸推理式间的互通问题。  相似文献   

12.
普通逻辑学中的综合题是逻辑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要求人们灵活运用逻辑学中的各种知识,通过判断进行推理进而得出结论。下面,笔者谈一下综合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 普通逻辑综合题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较为复杂的推理和已知有真有假的判断所进行的推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较为复杂的推理的解题思路和规律。所谓复杂,一是在解题中要用到连锁推理;二是要综合地运用到诸如选言、假言、联言、三段论等各种推理。 例一:在下列情况下,应该怎样走棋?写出推导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一些高校形式逻辑教科书中,推理规则是不够严密的,有的甚至是不正确的。本文就假言推理规则和选言推理规则谈些肤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同仁。一、假言推理规则在有些高校逻辑课本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有以下两条规则:l、a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b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2、。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d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我认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第一条规则,a,b是正确的。这是因为充分条件的逻辑特征是前件真,后件必然真;后件假,前件必然假。但第2条规则却是不严密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不防用真值表的方法来检验,用1表示真,…  相似文献   

14.
现行普通逻辑教材关于二难推理的内容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是把二难推理形式局限于充分条件假言二难推理,而将必要条件假言二难推理排除在外;二是对二难推理规则的提法似有不足。二难推理的全部正确推理形式应是八个,而不是四个。二难推理的规则仅仅是保证推理形式有效的规则,并不涉及前提内容的真实与否。深入探讨二难推理的形式和规则,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而且有规范实际思维、防止逻辑错误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逻辑学中,二难推理其实是假言选言推理,是由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一个包含两个肢的选育命题构成前提的必然性推理。二难推理是思考解决问题、辩论问题时经常运用的一种思维形式,它反映了人们解诀一个问题时左也不好,右也不理想,进退两难的状况。反映辩论问题时,辩论的一方提出两个二者必居其一的假言前提,对方不论肯定或否定假言命题的前件和后件,结果都对自己不利,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窘境。二难推理之所以叫“二难”正是这个缘故。《诗经·豳风》中有个比喻:“狼跋其胡,载踬其尾”。意即“老狼往前则踩住自己领下的悬…  相似文献   

16.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的,所有的推理都可以转化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判断又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最典型的逻辑试题,亦是学生普遍难以驾驭的题型,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特点、推理规则,其负命题的等值命题以及其与推理的转化关系,可以较好地解决逻辑判断五种不同的题型,借此引导学生提高运用逻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真假制约关系问题是逻辑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包含两个自变元的联言命题与相容选言命题、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通过前肢互否、后肢互否、双肢互否和非双肢互否等方式形成的各个命题之间,仍具有真假制约关系,可在此基础上建立立体逻辑方阵.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法律适用中,逻辑推理并未得到足够重视,有学者认为英美法系国家进行法律推理采用的是归纳法,大陆法系国家采用的是演绎法,事实上两大法系国家进行法律推理所采用的基本逻辑手段是演绎推理,其推理方式有三段论式和假言推理的肯定前件式。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主要适用于查明案件事实和英美法系国家探求法律规则。辩证推理主要应用于法律规则缺失、不明确或冲突的情况下确定法律规则,其逻辑表现形式为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法律适用中,各种逻辑推理方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法律推理的逻辑工具。  相似文献   

19.
二难推理属于假言选言推理的一种特殊形式。在日常思维中熟练而灵活地加以应用,就会感受到逻辑智慧带给我们的极大便利,尤其在辩论中如果能运用自如,更能展示出二难推理不可抗拒的绝对逻辑力量。其所展现的绝不仅仅是书本和口头的精彩,而在于增添人生智慧,展示人生新境界。  相似文献   

20.
逻辑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作为一个过程,自始至终离不开逻辑思维。创新的准备期总是从问题开始,而问题的提出是合乎逻辑的;至于收集整理资料所用的诸如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本身就是逻辑方法。创新的创造期同样受逻辑框架的制约。创新的完善期是通过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的交错运用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