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素质教育不仅要我们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即“授之以渔”,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们不仅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求知能力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培养预习能力预习是学好新课取得成果的基础,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积极寻找答案。课前预习还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指导学生会预习,提高预习能力是搞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指导有效的预习方法,必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指导学生学会预习,提高预习能力是搞好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指导有效的预习方法.必能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预习是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最好方式。我们不仅要通过预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努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预习能力,从实际教学出发,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本文是笔者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学论认为 :“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我国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明确指出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于教学 ,在于教会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习”的核心问题就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无数事实证明 ,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 ,授人以“渔”却管用一辈子。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抓好学生的预习指导。预习是学习的首要环节 ,它对培养学生的自学…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学校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能力作为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老师应该要创新预习设计,保证预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预习活动,提高预习的效率。因此,本文从初中数学的预习现状入手,探究了初中数学的预习设计策略,以期提高预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崔文芳 《考试》2009,(6):38-38
语文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富有成效的预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前提,为同化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全册预习、单元预习、单课预习三个层面阐述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只有"授之以渔",学生才能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10.
<正>"课外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预习习惯的养成,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山区,留守儿童特别多,家里无人能辅导他们完成英语预习作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这些留守儿童进行英语课外预习呢?一、教给方法,培养留守儿童自主预习的能力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留守儿童预习的方法至关重要,他们只有知道了预习什么,如何  相似文献   

11.
程伟 《教育与职业》1996,(12):11-11
“预习教学与培养学生能力蚌埠市安徽电子工业学校程伟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知识日益更新的时代,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即在教给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方面来,这才能使学生走向社会...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说: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在教学中如果能正确认识预习的作用,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看法. 一、自主预习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得首先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预习的优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  相似文献   

15.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餐之需,授之以渔,则可解决一生之求。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不仅要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学生如果掌握了学习方法,便会受用终生。因此,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就特别注重引导他们掌握学习方法,教会他们课前怎样预习,上课怎样听讲,  相似文献   

16.
徐玲 《考试周刊》2012,(44):63-63
预习对于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实践证明: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习新知识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预习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本文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从明确预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参与力,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保持学生的"热度"三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许金鉴 《考试周刊》2011,(83):188-188
预习是我们进行学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效的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也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作者结合物理教学活动的一些实践经验,就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一、重视学习方法指导。授之以“渔” 1.教会学生预习。故人云“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从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有很多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学习,然而学习效果却不尽人意,原因就在于没有认真预习或不会预习。大量事实证明有效的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因此,提高预习的有效性迫在眉睫。首先要让学生明确预习的目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预习课文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预习课文这一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多种预习方法,并通过"预习卡"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这样,就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中的“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必要基础。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读课文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策略。教师指导学生预习就是要倡导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如果预习成了学生的一种持久的自主的学习行为,那将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学习架桥铺路,并为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