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现代抗日人物和抗日组织为研究线索,对现代抗日斗争与南少林的关系进行探研,认为:一些民间南少林武术传人或南少林组织将南少林武术的技击和精神价值运用于抗日斗争之中,不仅直接打击了日寇,而且振奋了民族士气.在抗日的正面战场上,十九路军抗日大刀队在淞沪抗战中威震日寇所使用的刀法直接或间接源自南少林武术.  相似文献   

2.
在桂东南极有影响的南少林十八路庄,自乾隆末年起传承了200多年。对田野调查获得的大量生动材料的分析揭示了该民间武术起源与存续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环境、“基因”、人才、兼容并蓄、文化共生、社会适应等6个方面,这些因素也是许多民间武术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和谐文化背景下南少林文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南少林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尝试在闽区域文化、佛教文化、闽武术文化和会党文化下研究其内涵,了解南少林文化在福建的推广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福建少林寺”长期来在海内外(尤其是习武群落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一种具有强烈文化认同的集体记忆,它是史学界讨论天地套起源时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也是研究有关中国武术史和少林武术的重要内容,尤其对于我们认识多样式的少林武术文化构成,提供了一个详实的样本。作为一个由武术文化与会党文化长期共同氤氲催生的文化概念,其中既烙有明季的历史文化印痕,也有清代天地会出于纠众结盟的需要,更反映了人们在当时少林武术文化辐射下的多元价值诉求。由于这一语境中的福建南少林不是一个具有确切地址的实指寺院,故而囿于了实证主义方法中的“南少林诸说”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往往难以自圆其说,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WOT分析法,对福建加快海峡西岸建设、促进和谐发展新时期大文化背景下的福建南少林武术文化推广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采用历史学、人类学、武术学、宗教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从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试图对明清时期的南少林武术进行梳理,初步展现其明清时期的情况,从宏观上把握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传承视角,以河北民间武术为内容,以高校为载体,将河北民间武术的传统文化价值、传承价值、教育价值、精神价值与高校的教育功能、传承与传播能力相融合。把河北民间武术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依靠教学、社团组织、教工组织等路径进行普及,借助高校平台,从教育与科研的高度,将河北民间武术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视野下中国民间武术拳种价值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生态视野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民间武术拳种的价值开发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得出,尽管民间武术拳种生存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空间在不断发生嬗变,但其仍然具有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功能:防卫功能、休闲功能、维护民族文化生态功能,同时进一步提出民间武术拳种价值开发原则和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桂东南极有影响的南少林十八路庄从乾隆末年起传承了200多年,形成了包括南少林十八路庄的文化渊源、各代宗师行侠仗义的传奇故事、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等丰富的集体记忆.从功能主义视角和建构主义视角对其进行的解读表明,集体记忆体现了群体深层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由此形成的群体意识对于群体的凝聚和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民间传统武术的集体记忆也是传统道德和传统文化的信息源、传播方式和传承载体,对传统的延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揭示作为武术根底的民间武术的文化特质与变迁逻辑,深入理解民间武术与民俗生活之间的融合互动关系,以及探寻武术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路径,本研究以民国时期青羊宫花会“打金章”为个案,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民俗生活中民间武术的权力实践与精神实质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分析.研究指出:民间武术与民俗生活的融合历史悠久且普遍存在,民间武术丰富了民俗生活,同时也成为民俗生活的结构性要素.在青羊宫花会“打金章”中,不同主体围绕“利益”进行了权力实践.藉由民俗生活,“打金章”完成了对自身日常生活化的叙事,并在“释放欲望,超越‘日常’”“突破秩序,创造新生…挑战规约,颠覆旧俗”的过程中塑造了尚武狂欢精神.这体现了民俗生活中民间武术的社会历史生成与狂欢精神实质.基于日常生活中民间武术的基础性地位,研究指出,当代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变革与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应对融入生活世界的民间武术予以应有的重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11.
对少林武术文化内涵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融入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国本土文化。少林武术在形成过程中与佛教相互依托。从而达到禅拳归一。阐述了少林武术所蕴涵的民俗文化价值,旨在更好地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弘扬少林武术。  相似文献   

12.
论"海西"发展中的闽台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文化对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角度,探讨闽台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认为:闽台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是构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闽台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应完善两地之间的领导协调与组织管理;重新整合闽台体育文化资源;提高闽台体育文化交流层次和水平;进一步加强闽台体育产业项目合作;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3.
闽台民间传统体育与两岸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化的一部分,闽台民间传统体育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和深厚的渊源。地缘、血缘、神缘、俗缘等关系为闽台民间传统体育的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闽台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自身存在的发展渊源又为彼此的交流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这些基础上,充分发挥民间体育社团和学校的主体作用,建立互动灵活的操作机制,大力加强闽台的民间传统体育交流,从而激发两岸同胞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感,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4.
缅甸是一个传统的佛教国家,佛教渗透于缅甸文化的各个领域,寺院文化就是这其中最具特色、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从寺院教育、寺院文学、寺院建筑、寺院礼俗等方面对缅甸寺院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性质意义作了系统的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5.
如今的中国很难像以前那样毫不在乎世界对于"中国国家形象"这个声誉资本的评价和看法了,因为它将决定今后改革开放的前途和命运。当代中国也都正在构建新的国家形象以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民族体育又能在这一层面上具备何种意义,正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文化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国家形象、中国符号的功用以及武术文化的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研究。结论:武术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是一个能很好地标识中国、诠释中国"和平崛起形象"的文化符号,此符号背后的意义较之技术而言更为深远。在国家实现"和平崛起"的强国机遇中,在身体文化的领域里选择和确立国家的文化形象,武术应该成为首当其冲的不二之选,武术今后的发展必须上升到国家文化战略、国家形象标志的高度。中国武术在对外文化交流上理应承担起塑造"文化中国"形象的历史使命。我们不仅要让西方人看到神奇的武术技术,更要让西方人通过武术这个中国符号尽可能地看到一个想象之外的真实中国。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下武术的发展应该有武术本身发展的观点,文章总结了大武术观的形成及内涵。同时从福建丰富的传统拳种、福建移民对台传统文化的传播分析福建与台湾的历史渊源。以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武林大会为例探讨闽台武术交流发展的方向,认为闽台武术的发展应该重视武术本身的传承,丰富形式,坚持比赛交流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深扩大其影响力的辐射度。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通过体育交流文化;弘扬文化渗透体育,两者共融互动发展的社会文化大趋势,本文引证岭南地区接连举办广州亚运、亚残运和深圳大运的实证信息,集中在区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侧面,有针对性地集中地研究岭南文化与竞技体育文化的共融互动关系。用文献资料和系统综合分析法对这两者辩证统一关系和三个嵌合层面作了宏观与微观分析,并对其共融互动提出了建议性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武术经过了一个绵长悠久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与西方体育迥异的风格和面貌,表达着不同的文化文明、民族思想、价值取向及不同的体育理念。武术项目进奥运这是中华民族的企盼,也是世界的呼唤。但是,从武术运动与奥运游戏规则的吻合与差异分析来看,目前还不完全具备顺利进入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例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和综合归纳法等,研究濒危失传,或正在失传的传统武术,特别强调要从“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加以抢救和保护。从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一由少林功夫“申遗”给予的启示。二传统武术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三发展传统武术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20.
刍议中华武术对世界的馈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武术以其独特的价值功能和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从体育社会学和体育人类学的角度,对中华武术对世界体育所作的贡献进行了粗略的论述,并对武术如何更好地推向世界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