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语文教学经历“满堂灌──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的剧烈“阵痛”之后,教师却有了谈“讲”色变的感觉。“讲”成了“灌”的代名词,“讲”成了教师的难题:讲多了不好,讲少了不好,不讲也不好。就是说,课堂上讲的“度”难以把握。这个“度”究竟如何把握呢?叶圣陶老先生曾明确指出:“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认真审时度势,在关键的地方,难懂的地方,特别重要的地方,或者写得特别精妙的地方,点拨一下。这种地方,老师点一点,也就是用上几个字至多一两句话提醒一下,学…  相似文献   

2.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多元的独特体验,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能说、会说是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之一,这并不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相冲突。但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少讲”、“不讲”,甚至“不敢讲”,谈“讲”色变,走向了另一极端。请看某老师执教的《麻雀》(人教版第八册)教学片断: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要“讲深、讲透、讲活”。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有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论自信、坚定教育信心,才能把“道”的“理“”讲深”;只有坚持“吃透”学生、夯实理论功底、坚持问题导向,才能把“道”的“理“”讲透”;只有拥有广阔视野、建好网络平台、强化人格力量,才能把“道”的“理”“讲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心教”,学生才会“用心悟”,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学检查、教学经验总结中,现在仍然盛行一个口号,即“讲深讲透”。为了达到“讲深讲透”,一些教师把教材中所有内容巨细无遗的讲述、板书,有时还要加进教材中没有的一些内容,课堂安排的很满很紧,教师讲课节奏很快、语速很快。黑板上的标题分成三级或四级:大一、二、三,中 1、 2、 3,小①、②、③,有时还要再加上 a、 b、 c,写满一黑板甚至两黑板。我认为这种“讲深讲透”就是教学上的“满堂灌。”   例如,我听了一堂高中的地理课,课题是“人类活动与气候”。教师是这样讲述和板书的: (一 )气候对人…  相似文献   

5.
“嗜讲”析弊黑龙江省讷河市四中陈有存语文课上,不少教师迷恋于“讲”,醉心于“讲”,甚至“嗜讲”成“痞”,喋喋不休,滔滔不绝。学一篇课文两三课时,几乎全被教师“讲”去了,学生没有时间认真读课文,没有时间记一点,背一点,然而,“讲”的效果并不佳。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6.
略说“以读带讲”的“读”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教师进修学校田小乐“以读带讲”是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以读带讲”,功在“带”字。“带”就是带动教师的讲,促进教师的讲,深化教师的讲。便于克服教师干讲、学生呆听的问题,便于使讲读教学达到“从读知写、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7.
(一) 近年来,语文教改中“煞讲风”,不少教师便忌讳“讲”了,有人上课,干脆以“读书”、“作业”之类的课型应付,以免于“讲”。据说,某校一领导听课,教者只在黑板上写下“自读课文”四字,一言未发,因而被作为没有“讲”的好的课堂教学来推广。咄咄·怪事!——有教师,就不能没有“讲”;要“煞”的是“讲风”,而不是“讲”! 教师是干什么的?古人言为“传道、授业、解惑”;当今时髦的称谓是“导师”;一位被人们推崇的法国未来学家说“教师除了  相似文献   

8.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教师很忌讳“讲”,甚至到了谈“讲”色变的程度了。不少教师把“少讲”或“不讲”作为自己教学的一个原则,尤其在执教观摩课、示范课、评比课时,更是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知道,讲多了就会有“满堂灌”之嫌,讲多了就是“填鸭式”,就是“越俎代庖”。至于评课,则更把“讲”的多少作为评判课的优劣和执教者教学理念是否更新的标准之一。于是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总能得到老师夸奖的放羊式的随便乱说,热热闹闹的无聊问答,逗笑取乐的庸俗对话,等等。难道这就是语文教学?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创新?其实,这是学风浮躁、教风花…  相似文献   

9.
有教师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去悟,结果,教师该讲的不敢讲,该说的也不说,致使学生的认知停留于原来的水平上,没有得到拓展和深化,这是教师主导的一种“失落”。其实,“讲”也是一种引导策略,这里的“讲”,不是一讲到底,不是用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思维,而是用教师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讲”要精讲、巧讲,讲在学生似懂非懂处,讲在学生的疑点、难点、困惑点上,讲在学生思维出现偏差时……  相似文献   

10.
朱瑛 《河北教育》2011,(10):10-12
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少教师、专家认为,语文课上。教师的“讲”越少越好,不讲更好,有的甚至认为“讲”是素质教育的“天敌”,是语文课改的“大忌”,是走繁琐分析的老路。因此在不同级别的观摩课、研讨课、公开课上,就出现了不少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的现象。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到底要不要讲?究竞应...  相似文献   

11.
“讲”的学问张新华,时敦友讲是政治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想就如何把握“讲”的度作一粗浅探讨,以求教于同仁。一、关于要不要讲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不过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要取消教师的讲,实际上这是一种偏颇的认识。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2.
教师如何把握课堂“退位”的度,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教师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正确地处理“讲”与“不讲”的辩证关系,这是一门艺术,考验着教师的能力和智慧.“讲”在关键处,是为“不讲”奠基反思传统课堂教学,各类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师灌输得太多,将概念变成脱离实际应用、死记硬背的公式、术语灌得多,忽略了学生的个人感悟和体验.然而,老师灌输并非等同于学生学过。  相似文献   

13.
旷玉萍 《云南教育》2002,(31):48-48
在目前的教学中,有的教师还不习惯于听学生“讲”,也就是课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讲和问,面对学生的问和答则不够重视,使之流于形式,这对教学实在不利。一方面失去了最佳教学时机,另一方面会扼杀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变得不喜欢“张嘴巴”。我认为教师重视学生的“问”和“讲”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到让学生充分地“讲”。现代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观念,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话不再是圣旨,教师与学生是学习中的合作者。教师就像“牧羊人”,学生就像“羊”,“牧羊人”要给“羊”找…  相似文献   

14.
说“讲”     
说“讲”烟台一中赵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充分体现在“讲”上。怎样才能发挥好“讲”的先导作用,提高“讲”的效果呢?一、“讲”,要“导”不要“灌”“导”和“灌”.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思想。“导”,视学生为能动的主体,引导学生自觉...  相似文献   

15.
施麒俊 《教育文汇》2005,(12):24-24
“接着讲”,出自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自谦之辞。冯老讲了一辈子的中国哲学,他说自已是“接着讲”,而不是“照着讲”。两句话只差一个字,但是精神全异。“照着讲”是一种抱残守缺、拒绝进步的态度;“接着讲”则是一种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批评教师独霸讲坛的文章铺天盖地,而呼吁教师“当讲则讲”的文章也并不鲜见。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师还该不该讲?又应如何讲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也只有在“讲”与“不讲”的夹缝中摸索着前行。下面结合教学案例,谈谈数学课堂的“讲”与“不讲”。一、讲“精”不讲“少”【案例】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分数应用题例3:饲养小组养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只数是白兔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只?平时在应用题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惯了的教师,意识到应该把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分析、去…  相似文献   

17.
参加几次评课,发现肯定一堂课用最多的词是“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讲得彻”等,似乎“讲得明白”成了一堂课成与否的标尺。“讲得明白”就真的好吗?“讲得明白”重在一个“讲”字。然,教师处于核心地位,成了课堂教学主体。教师是表演者,课堂是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了配合教师完成“课本剧”的“群众演员”。这是师生关系的本末倒置。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舞。”所以,不能用“讲”来传授知识,而要“引导”学生主动探求获得知识,这是评课应有的正确导向。“讲得明白”落在一个“明白”上。“明…  相似文献   

18.
不可“以练代讲”吉林省九台市教师进修学校高文志在教学方法改革中,目前出现了一种“以练代讲”的倾向。有的学校规定教师每节课的讲授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课堂上要把一半或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做练习。我听过一节数学课,老师仅用了5分钟讲了一道百分数应用题,接着...  相似文献   

19.
王鹰 《教育文汇》2007,(6):37-37
有人说,教材是“死”的,教师是“活”的;“活”的教师可以把“死”教材教“活”,而“死”的教师则可以把“活”的教材教“死”。当了多年物理教师,虽然课讲得不那么死板,但年复一年面对变化的学生,教的课基本上没什么新花样,更谈不上有活力,有个性,有吸引力。我们常常责怪学生不喜欢物理课,为什么不找一找自己教学上的毛病,试一试把“死”教材讲“活”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是一种基本的教学类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有时要靠“讲”来体现。对此,从理论上说,想来不会有人否认。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在反对那种不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大讲特讲倾向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轻视了教师“讲”的作用,甚至有时还不分青红皂白地对之大张挞伐,使得有些教师谈“讲”色变。这是欠公允的。其实,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师的“讲”具有不可轻视的重要作用。首先,知识的运用规则离不开教师的“讲”。虽然一切语文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