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效的数学课堂,始终离不开教师对数学内容本身的把握与理解。但考虑到数学教师自身的知识视野与数学素养也在不断的提升和发展过程中,因而,不同阶段中,数学教师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下面,笔者想结合长方体这一数学概念,谈谈自身在认知过程中的四个不同阶段。早期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着力为学生建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空间观念。并且在最初的教学中,我对此目标无任何异议。几年之后,随着对数学研究的逐步深人,我越  相似文献   

2.
<正>《认识图形(二)——平面图形》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中的教学内容。它属于"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的起始教学内容。在教学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简单的立体图形,教材先通过立体图形引入平面图形,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形成平面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特征打下基础。学生在上册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四  相似文献   

3.
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活动思考是提升学生空间观念的关键要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因此,无论以何种途径培养空间观念,都是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活动经验为"现实世界"和"数学世界"架起了桥梁。本文以六年级下册《立体图形的复习拓展》为例,在活动体验中促使学生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玩转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完整知识结构,数学思维由平面向立体深入。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圆柱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时,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几何知识的经验和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空间观念,可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圆柱的基本特征,它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习圆柱表面积、体积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揭示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深度、广度、高度,就是要求教师从知识点出发,“点动成线”,理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追溯数学知识之源,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而要培养具备探究精神、批判思维及合作能力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就要走学科融合之路,所以教师要能“线动成面”,使教学设计有广度。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指引下,教师更要“面动成体”,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高度来设计教学,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6.
认识面积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教学中,要通过物体有面——面有大小——平面图形有大小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那么,如何有效落实?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片断,帮助学生理解面积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7.
《圆柱的表面积》是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2的内容。作为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本节课时,预先根据学生的数学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结合小学数学教材教学内容力求为学生设计一堂兼具趣味与高质量的《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收获数学学习愉悦感并锻炼其数学学习能力。下文将针对《圆柱的表面积》该堂教学实践活动,浅谈本人对"数学教学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指导过程"以及"课堂教学反思"这三部分的心得体验及其教学感悟。  相似文献   

8.
张敏 《贵州教育》2013,(8):31-34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学习了用"第几"来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二年级的时候又学习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具备了用有序数来表示物体位置的经验。本课时的教学正是基于前面学生已有认识基础和活动经验上的进一步提升,引导学生学会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奠定第三学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础。笔者执教这一课时,通过具体情境中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9.
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摆在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尝试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开展“学习单”的研制与教学实践。现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为例。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近几年笔者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实践,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逐渐清晰。假如把小组合作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那么其生命线则是——学生个性不断思考、展示、并存、共享的过程。下面以教学《圆柱的体积》为例,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从课标到新课标,不单单在于改个什么名号,也不在于刻意增删多少字句,关键在于课堂的操持。课堂操持不到位,学生能享受到新课标的精神大餐吗?笔者曾唤醒一位二年级的老师——落实新课标,不求每节课面面俱到,但求每节课能突破一点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目标体系,才能得以真正构建。下面结合他教学《称赞》的两个例子,谈谈他是怎样落实"结合上下文和生  相似文献   

12.
"圆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中的概念课,是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直线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一种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它是一节起始课,是后继学习内容——圆的周长、面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 ,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成为我们实现课程改革的必究之路。笔者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探索出语文课程教学在“交流、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自主、探究”学习模式 ,其具体做法是 :一、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手段 ,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如教学《寓言两则》时 ,课前教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 :“这节课老师让大家听两个…  相似文献   

14.
胡华春 《生活教育》2011,(14):60-6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教学观主张"学生在做中学习"。陶行知和杜威也都提出"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创设并开展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动脑、动眼、动口、动  相似文献   

15.
在对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中,笔者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本文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通过分析教师教学思想与方法的转变及学生"学"的兴趣与能力的提高,提出培养学习能力应加强的两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顾迪 《成才之路》2014,(32):32-32
正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传统评价形式的甄别和选拔功用,而更多地突出了课堂教学的诊断和发展功能。下面笔者结合苏教版五下《望月》一课的教学,例谈课堂中评价的有效运用。一、用教师的"激励评价"点燃学习热情教师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学习时空中,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则需要教师予以唤醒与激发。而课堂中教师的这种唤醒行为并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长期以来总以"导入——识字——讲读课文——写字"的模式进行教学,如此一来,使得识字教学与课文学习脱节,使生字脱离了课文这一语言环境,变成了孤立、枯燥的符号。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父亲和鸟》这一课中,我尝试运用了"随文识字"的识字教学方法,感受到了"随文识字"之妙。一、预习课文,读通生字;自主识字,猜测字义《父亲和鸟》这一课的识字目标是认识"蒙、喃、味、浓、腾、猎、黎"等7个生字。为实现识字目标,实施教学时采取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美丽的物体,这些美丽的物体都是由几何知识中的点、线、面、体构成的,通过实物的观察,情境的再现,不难看出:点点连接成线、线线包围成面、面面包围成体.从动态来看是:点动成线(例如流星),线动成面(例如旋转的车轮辐条),面动成体(例如半圆绕它的直径旋转成球体),整体齐动在空间.下面就以几何中的点、线、面、体谈谈情境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从课标到新课标,不单单在于改个什么名号,也不在于刻意增删多少字句,关键在于课堂的操持.课堂操持不到位,学生能享受到新课标的精神大餐吗? 笔者曾唤醒一位二年级的老师——落实新课标,不求每节课面面俱到,但求每节课能突破一点点,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只有这样,新课程的目标体系,才能得以真正构建. 下面结合他教学《称赞》的两个例子,谈谈他是怎样落实"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的.  相似文献   

20.
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合作学习达到较好的效果,就要抓好内容选择、小组构建、教师定位、学习评价这四个关键环节。一、学习内容的有效选择:适合学生的认知起点,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合作学习模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教师在使用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把"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定理,继而发现辅助线,最后延伸证明多边形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