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予我们便利的同时,其附带的反面影响也日益凸显,而青少年"网瘾综合症"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从对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理解入手,分析现状,指出"网瘾综合症"对青少年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当前在网络环境下有关对我国青少年成长环境优化以及进行信息素质教育以及课外活动教育的一些看法,对青少年网瘾综合症的防治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已经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群体,它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在帮助网瘾青少年顺利转化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准确合理地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对转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和家长应该成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注者,也应该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成为耐心的聆听者,面对他们发展的困境也应该成为他们悉心的指导者和真心的帮助者,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达到转化网瘾青少年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把人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完善的信息网络结构和流畅的信息传递通道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但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它在给青少年带来丰富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对他们的身心产生了危害。即过度的恋网使一些中学生染上“网瘾”,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使他们不能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风络成瘾”这个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那么,什么是“网瘾”?中学生上网成瘾的原因是什么?图书馆在中学生网络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应如何应对?下面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是一个网络为王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现代生活中一种无法消除的特色。在上网的人群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而其中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网瘾者",长时间上网的不良习惯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家庭和睦、甚至影响到未来的职业生涯,但是他们却无法停止或控制他们的上网习惯。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他们沉溺于网络的主要原因,并试图从中找出改善青少年"网瘾者"上网习惯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裴战存  李世鹏  梁媛 《考试周刊》2012,(26):175-176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尤其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网络更是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影响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负面作用也日益浮出水面,一些学生因"网瘾"而降级、退学、犯罪等现象层出不穷,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小的伤害,也给当前的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深层原因,剖析网瘾对学生的危害,探讨建立"社会关助、学校帮助、家庭辅助、个人自助"的"网瘾学生四助体系",力求为新时期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参考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急需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要解决和预防青少年的网瘾问题,就必须对青少年进行完全的信息素养教育。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及构成要素入手,明确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高青少年信息素养的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7.
佚名 《成才之路》2010,(6):I0003-I0003
为什么青少年宁愿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是不是家长与他们缺乏平等的感情交流与沟通?是不是老师的教育方式和内容过于陈旧? "网瘾"之说再掀波澜。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约为2404.2万人。  相似文献   

8.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接近300万。除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非网瘾群体中,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因此,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已十分严重,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重点论述,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形成健康人格产生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孩子网络成瘾倾向。  相似文献   

9.
苏娟 《广西教育》2008,(20):23-24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7.1%;同时,初中生(23.2%)、职高学生(20.5%)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而高中生(10.1%)中的网瘾比例相对较低。如何引导中学生戒除网瘾,日益成为值得教育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网络作为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的信息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学校教育应当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入手,采取正确措施,使网络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网瘾”也称为“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网瘾是网络带给现代青少年生活的“潘多拉魔盒”,是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上的一个新问题,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曾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3.2%,在非网瘾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面对越来越严重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如何对网瘾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本文通过对中学生网瘾的危害进入深入分析,试图提出针对学校、社会、家长与学生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社会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网络政治信息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尤为突出。网络政治信息具有自己的特征,对青少年政治化具有双重影响。如何抑制网络信息对青少年政治化的消极影响,提升其积极因素,成为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只有将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才能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政治意识,塑造符合时代特征的政治观念。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电脑日益普及,在我国上网青少年就有1.6亿人,其中约有16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网瘾,而网络成癔对于他们的生活、学习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尝试去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并寻求消除网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会上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日益增多,网络成瘾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睦,而且危害了社会稳定。因此,迫切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来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协助网络上瘾青少年从失序的上网行为与失序的生活状况中回归秩序与平衡,辅导的目标不是戒除上网而是合理地上网、可以控制地上网、能够适宜地安排上网时间和非上网时间,可以将网络世界与真实世界加以统合并达成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网络巨大的功能日益凸现,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笔者通过对网瘾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就班主任方面应如何"治疗"网络成瘾的学生,来谈谈我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过度沉溺网络容易形成网瘾,危及身心健康。受网络信息的欺骗容易使青少年遭受犯罪侵扰,网络更容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平台。应该不断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更应该从宏观上加强立法和网络监管,阻止其形成网瘾。  相似文献   

17.
伴随网络的发展,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深入调查青少年学生网瘾现状、探究青少年学生网瘾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构建预防网络成瘾的对策和治疗网络成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两则关于网瘾少年的报道在网络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发生在河南省郑州,一所特训学校的教官为让上网成瘾的19岁少女戒除网瘾,采用极其残忍的手段,将孩子"加训"致死;一个发生在我们湖南新邵,爸爸为帮助上网成瘾的儿子改邪归正,竟然放弃工作、变卖家产、陪读三年,不过好在儿子不负父望,不再迷恋网络,高考分数还上了本科一批录取线。两个故事,一悲一喜,仔细咀嚼却包含着同样的沉重与辛酸。据统计,中国有2404.2万青少年患网瘾;4.2%的青少年有严重心理问题。暑假是网瘾的高发期,谁来拯救网瘾少年?  相似文献   

19.
樊青 《陕西教育》2011,(7):23-23
据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称.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人数约为2404,2万.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网络成瘾已经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价值观低俗、突破道德底线、心理扭曲、自我意识淡薄、少年犯罪率上升等问题层出不穷。这里,我谈一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和一些矫正对策。  相似文献   

20.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网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除了现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目前无网瘾的青少年中,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网络成瘾的诱因是多方面的,如自身的性格特征等,但更多的是环境原因(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等),其中家庭因素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