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谈话节目以人与人之间的谈话这种最基本、最普通、最直接的交流作为节目形式和内容进行传播。任何一个谈话节目的成功,和这个节目的主持人提问是密切相关的,这也是衡量节目主持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它反映出一个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新闻素质。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是新闻业务的基础内容,历来被看作是新闻从业者的看家本领。本文试从广播的角度,探寻主持人节目对于新闻采访的某些特殊性要求,以及节目主持人在新闻采访实践中的某种独到作用。一、主持人新闻采访的“三性”特征因为有了主持人节目,这才有了主持人的采访。在我们着手对主持人介入新闻采访活动的特殊性进行分析的时候,首先便要搞清楚,一般新闻节目与主持人类新闻节目存在哪些差异。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一个以播报综合信息为己任,一个以交待特定的新闻背景为职责;一个以客观传达为宗旨,一个意在表明某种态度或倾向,以观点…  相似文献   

3.
记者型节目主持人对新闻的驾驭能力要求非常高,想要当好一名有深度、有内容的主持人必须先从记者做起。首先,我们对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进行界定,它是由"记者"和"节目主持人"两个关键词组成,具有记者和主持人双重的身份。要做好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新闻素质,又要全面、客观、真实地发现新闻、反映事实,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分析和评论,然后用自己的主持风格去串联节目、传达思想、吸引受众。本文试与大家探讨记者型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邢虹 《今传媒》2009,(8):85-85
播音员的称谓现在比较统一,是专指新闻消息的播报人,除新闻播音员之外其它类型(仅从节日形态上划分)节目的出镜人都可称做主持人.它是一个泛称,在这当中,新闻消息类节目里那个参与采编新闻、在节目中有话语权,甚至主导节目的出镜人就是主播,换句话说,主播是新闻消息类节目的主持人,而非新闻播音员.  相似文献   

5.
说新闻,是播报形式之一。本质上讲是对新闻的解读和简短评说,主持人要做好"说新闻"节目,就要处理好这四个关系:"说"与"播"的关系;"纵"与"收"的关系;"声"与"情"的关系;"疏"与"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许多人眼中,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光鲜的职业,因为它可以让人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鲜花与掌声也会随之而来.而每一名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也都希望自己深受受众喜爱,在受众中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这"光鲜"仅仅是一种表面,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真正肩负的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林萧 《中国广播》2007,(3):37-37
近些年,随着节目主持人个性化节目广受青睐,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我”为由头来说事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前一段某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感谢替自己上节目的另一位主持,并说了一点自己出差的感受。但后来受到了一位领导的批评,认为这是一种对听众的不尊重,“在广播中要少拿个人说事”。由此我联想到如何看待说“我”,如何把握说“我”的尺度,如何处理“小我”与“大我”的关系,这是衡量一个主持人节目高下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必须正确认识并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形象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形象,是其言谈举止、形象气质在观众心中的反映和印象,也是观众了解节目形象和媒介形象的窗口。由于主持人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主持人角色的公众性,个人形象对于主持人传播效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日新月异,电视网络节目层出不穷,主持人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作为个体的观众,不可能记住每一个主持人言谈举止,只能在脑海里存在一个模糊隐约的主持人形象。本文主要探讨在戈夫曼戏剧理论呈现视阈下对于主持人形象塑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兴起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是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也就是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带来了广播电视的这一变化。节目主持人这一新生事物一出现,发展得非常之快,实践表明:主持人节目形式是适合广播电视节目的非常好的、有效的形式之一。说是之一,是因为它不是全部。比方说,现在许多重点新闻节目,我认为不大适合于主持人,重点新闻更适合播送或播报。实践证明,在实行主持人节目比较早的一些发达国家,有一些重要的新闻仍然处在播报或者播送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节目主持人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李贵奇节目主持人应该由什么样的人来担任?一种观点认为:节目主持人首先应当是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节目主持人不同于播音员,他(她)不仅要有较好的外形及嗓音条件,更重要的是要有过硬的新闻采、编等业务基本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节...  相似文献   

11.
新闻脱口秀因为满足了大众娱乐休闲和获取信息的双重需求,成为当今广受欢迎的一种节目形态。在新闻脱口秀节目中,主持人犀利的个性、通俗幽默的语言也是节目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几档新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进行分析,总结出新闻脱口节目秀主持人的语言特色,并分析出新闻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容易进入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艺凡 《记者摇篮》2015,(1):47-48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发展、信息传播途径的日益增多,媒体间的竞争已步入到"新闻解释权"之争,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异军突起,成为各电视媒体新闻节目改革的新突破,一批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新闻评论员也应运而生。他们在每一档节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持人或评论员既是讨论式、辩论式的引导者,也是谈话式、访谈式的挖掘者,还是主评式、述评式的思想者。这无疑对新闻评论类主持人的能力有一个很高的要求,那么新闻评论类节目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主持人,现今新闻评论类主持人容易步入哪些误区,本文对此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状态"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形态。而具体在新闻播报中,笔者认为表现在心理上和形体上两个方面,这对于一名播音员主持人来说非常重要。如果说一期新闻节目,记者采访、写稿、审稿、配音、编辑等环节都很顺利,然而在镜头前播报时的状态没有掌握好,那么无论是直播还是录播,都会对这名播音员主持人产生影响、对整组新闻产生影响、对这个节目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一个台的收视率。所以,作为一名播报新闻的播音员主持人,应把握好镜头前的播报状态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问题,其中,在新闻传播的质与量的关系上,有这样两个事例颇具代表性: 其一,目前,我国已有公开出版的报纸两千多家,这的确不失为中国新闻事业繁荣的一个标志。然而,新闻界上上下下都在呼唤建树新闻的精品意识,可见报纸数量的增加与新闻精品的涌现未必一定是正比关系,我们还没有拿出一批与新闻事业飞速发展相适应的新闻大品、精品。 其二,电视的普及给人们的行为方式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亿万人所瞩目这一事实,已经使主持人成了公众的热门话题之一,媒介自身也时常“炒”他们。仅就新闻界自身的兴奋点而言,主持人研究早已超过了名记者的研究,个中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人们却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节目主持人与新闻主持人毕竟不能同日而语,我们在新闻接受的视听领域内,还不曾目睹中国的新闻主持人的雄姿或芳容。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节目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主持人以第一人称“我”在传播新闻事实过程中,能直接与听众进行思想交流。从这点来说,主持人节目较其他广播新闻体裁确有独到之处。从近年来广播界出现的一些较有影响的主持人节目来看,其成功之处无不与节目主持  相似文献   

16.
一目前,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是出现在娱乐节目和服务节目中,新闻节目和政治节目则很少有主持人。福建电视台办的《新闻半小时》由程鹤麟担任节目主持人,效果不错。不过有消息说,这个节目是否还能继续办下去已成问号。上海电视台创办的《新闻透视》节目是个新闻杂志型节目,曾使人耳目一新,它由主持人穿插节目较为生动。然而,至今很少听说有哪家电视台开办了类  相似文献   

17.
以赵忠祥为首的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代表团在不久前的访美总结报告中指出:“中文的节目主持人,在英文中有两个不同的对应词:一个是Anchor,即新闻节目主持人或新闻主播;一个是Host,即专栏节目的串连人,协调人。如果按Anchor来界定我国的节目主持人,则我国的确没有这类主持人,如果按Host来界定,则我国有大量的这类节目主持人。”笔者认为,Anchor的出现及发展是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现在已经有处于萌芽阶段的Anchor,虽然他们还不成熟,不  相似文献   

18.
一目前,中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大多是出现在娱乐节目和服务节目中,新闻节目和政治节目则很少有主持人。福建电视台办的《新闻半小时》由程鹤麟担任节目主持人,效果不错。不过有消息说,这个节目是否还能继续办下去已成问号。上海电视台创办的《新闻透视》节目是个新闻杂志型节目,曾使人耳目一新,它由主持人穿插节目较为生动。然而,至今很少听说有哪家电视台开办了类似的节目。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只有随着中国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才能产生出一批真正的新闻和政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19.
俞春江 《新闻实践》2012,(12):55-57
新闻访谈节目关注的题材多数是"新闻事件"或"热点话题",主持人与嘉宾的讨论一般议程是: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再谈问题怎么解决。由于访谈节目存在"即时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的特点,这一常规逻辑下的节目进程常常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挑战,很难完全按照  相似文献   

20.
经过1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广播电视改革的一大成果。但是,作为广播电视改革的突破口的新闻改革,在主持人的理论和实践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突破,没有得到很快的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在中国出现还是“姗姗来迟”,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也是“步履艰难”。这与飞速发展的中国电视新闻事业很不相适应。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呼唤着节目主持人,新闻节目的发展呼唤着电视新闻界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大力发展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是遵循电视新闻媒介自身特点的需要。电视新闻传播是一种人格化、口语化的大众传播。电视人格化传播强调的是具体活生生的个人而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