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王磊 《记者摇篮》2014,(3):48-49
信息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发展迅猛,促进了网络时代新媒体的大力发展,同时带来了传媒业发展的新趋势:媒介融合。"融合"的概念最早在1978年被指出,主要阐述不同媒介之间将会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交换性,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它是将电视、移动技术、网络以及各类新闻媒体融合一起的代名词。出现媒体融合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媒体(报刊、杂志、广播)受到了新兴  相似文献   

2.
刘敏 《新闻实践》2015,(2):91-92
在多媒体相互融合渗透的今天,广播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迫切需要适应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抓住受众的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趋势,通过创新发展策略来创意传播内容和拓展生存空间,通过精品化的内容以及独特的创新探索,才能紧跟媒介融合发展的趋势与步伐。从媒介生态环境理论分析,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系统必须随着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而媒介的融合使得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技术的持续进步,新媒体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信息传播能力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冲击.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中获得发展,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进行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的发展,促进了融媒体时代的来临,从而对电视新闻编辑类栏目有了更严格的标准.电视新闻编辑应该积极学习融媒体知识,才可以在融媒体的环境下提高栏目的融合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各种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和普及,媒介发展全面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广播媒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播媒体为了抢抓发展机遇,必须紧跟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趋势,发挥自身强大优势,借助新媒体的资源,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走台网融合、台网一体化之路,打造全新的全媒体聚合平台,增强广播媒体的媒介竞争力,促进广播媒体更加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广播媒体如何更加高效地借助新媒体的角度探析新时期广播媒体的发展方针及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俊生 《新闻世界》2011,(10):81-82
本文以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的优势为切入点,从听众群体的拓展、广播的网络传播方式以及媒介融合中广播的独特作用等方面探讨了未来广播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衰败,而是新旧媒体将在互相融合的环境中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广播等传统媒体就受到新媒体的巨大挑战,同时媒介融合的趋势又给广播媒体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广播媒体需要顺势而为,抢抓发展机遇,做好应对媒介竞争的准备,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尤其要着重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新时期广播记者,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广播记者的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7.
杨琳 《采.写.编》2022,(2):120-121
对于媒体发展而言,媒介融合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可以说,媒介融合的趋势使得我国的传统媒体必须实现创新与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闻广播传播的基本要求.本文首先针对媒介融合视域下广播新闻传播所呈现出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和阐述,其次提出了现阶段广播新闻传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  相似文献   

8.
当前,社会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媒体之间由竞争到融合,用户或受众从分化到聚合的趋势十分明显,进入了相互渗透和交叉、既竞争又合作的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凌云鹏 《今传媒》2014,(12):43-4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介融合视野下网络舆论逐渐成为影响高校新闻事件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传统高校媒体提出了挑战。本文首先对所研究的"高校新闻事件"的定义进行界定,分析高校新闻事件的形成原因,了解高校新闻事件的对外传播渠道,以及存在的高校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滞后于新兴媒体导致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出在当下媒介高度融合下如何更好强化高校传统媒体对新闻事件的管控。  相似文献   

10.
王骁 《记者摇篮》2010,(3):9-11
随着新媒体异军突起并开始抢占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广播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受众市场被新媒体侵占而流失等诸多困境。不过与此同时,媒体形态之间出现的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趋势,也给广播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传统广播正在经历着一场“新旧之变”,原本泾渭分明的几类媒体也正悄然进行着一场媒介融合。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科技在文化领域和传媒领域不断延伸,促使我们的传媒媒介形态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传统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都在向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发展。网路媒体的低门槛、零时差、多元化等特性非常迎合当下社会媒体受众的需求,从而使他们从传统媒体受众转为网络媒体受众。这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类的节目冲击非常大,所以新闻节目媒介融合是必然的,本文重点研究在媒介融合这个大潮流中新闻节目的形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媒介形态看媒体移动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传媒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群雄并起。随着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广泛应用,媒介整合愈演愈烈。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影片,与手机、无线上网等移动通信工具相互融合,呈现出新的媒介形态如移动电视、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不断向小型化、移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计算机、卫星等技术为传输手段的新媒体,重构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状态.由于新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互动性强、时效性强、页面丰富等特点,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体迅速向新媒体分流.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尤其是广播媒体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市场,就必须调整思路进行改革.本文从新闻节目的内容创新与提升角度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媒体的变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兴媒介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与青睐,这对于广播等一系列的传统媒体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使得传统媒体感受到生存压力。要使传统媒体恢复生机,需要实现与新媒体有效融合,这也是推动我国整个媒体行业有序发展的可行之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广播媒体既要在新的市场喜好中探索出一条发展之路,又要在不断创新中提升播出品质,同时还要培育复合型新传媒人才,积极探索与构建现代广播全媒体网络平台,并以此达到良好的新媒体融合与发展效应。本文以传统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为研究出发点,展开了深入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服务型媒体意识的不断崛起,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交互越来越受到媒体市场的喜爱,媒介融合成为今后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介平台是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随着媒介融合改革趋势的不断扩大,各媒体应当积极实施媒介融合下的数字媒介平台改革,以紧跟时代发展,提升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本文分析了媒介融合下媒介平台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媒介融合下数字设计的媒介平台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壮大,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快与新媒体融合正逐渐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因此,本文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949交通广播为例,对广播与媒体融合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包括研究包括新媒体发展、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特点以及广播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在技术进步、受众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近年来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传媒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新媒体发展与媒体融合关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不一。美国《连线》杂志认为,新媒体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匡文波教授说,新媒体的主要标准是数字化和互动性。而我们认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的媒体形态,  相似文献   

18.
奚小兵 《视听界》2013,(3):94-94
面对新媒体的崛起,传统媒体走融合之路,形成全媒体发展战略,正在成为一个新趋势。城市广电传媒的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如何应时而变,应早作谋划,尤其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全媒体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运作特点和规律。1.全媒体是一种新概念 它是信息、通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纸媒、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多种媒介融合的结果,是媒介形态变革中一种崭新的、“第三条道路”式的媒介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互联网改变了传媒生态。受众对于媒介的使用更趋多元与个性化,媒介融合被提上日程。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中央提出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视听新媒体的深层融合,借助广电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不断提高视听新媒体的综合实力,使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传统广播积极进军新媒体领域,拓展传播渠道,谋求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赖小兵 《出版广角》2016,(17):28-31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发出的声音逐渐被网络媒体与自媒体掩盖,以传递社会信息、引导舆论走向为目的的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都在发展方向上摸索着前进。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尽管当下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传统媒体仍有新媒体取代不了的规范性与权威性。笔者结合我国新出台的媒介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分析新华全媒头条融合和创新的案例,提出媒介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与业内同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