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绿色认知视角下农户绿色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农业资源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加快绿色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实现农业绿色转型、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武汉、随州、天门三市的281个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Logistic-ISM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层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从Logistic回归结果看,农户在采用有机肥技术意愿与行为上发生悖离,在认知领域,主要是受性别、年龄、从众心理、土壤肥力、种植规模、生态环境政策认知、化肥减量化行动认知以及绿色生产重要性认知共八个因素的影响,证实了农户绿色认知差异是导致有机肥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的重要原因之一;(2)从解释结构模型结果来看,生态环境政策认知、化肥减量化行动认知是表层直接因素,绿色生产重要性认知是中间层间接因素,性别、年龄、从众心理、土壤肥力以及种植规模是深层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2.
申津羽  王煜琪  赵正 《资源科学》2021,43(11):2289-2302
明确公众参与城市水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水环境治理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2051份公众问卷,运用双栏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考察了公众城市水环境治理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探究了公众参与意愿的内在发生机制。结果表明:①北上广三地74.3%的公众有城市水环境治理参与愿意,平均意愿支付水平为12.29元/年;②公众参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意愿和程度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其中公众月均可支配收入、前往城市水环境的频率与在城市水环境内停留时间、城市水环境景观和娱乐价值认知以及城市水环境整体生态状况感知对公众参与程度有显著影响;③公众参与意愿的内在发生机制是深层根源因素(公众受教育程度、年龄和居住地距最近的城市水环境距离),通过影响中层间接因素(城市水环境整体生态状况感知以及城市水环境生态价值认知),进而影响直接驱动因素公众环境责任意识,最终影响公众城市水环境治理参与意愿。提出了加大水环境治理宣传力度,制定公众参与治理奖励政策以及完善公众与政府信息交流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网上调查问卷,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在网上购买茶叶时,个体特征、网购经历、对茶叶网店认知、环境因素以及消费者对网上茶叶产品营销认可度等方面对网络购买茶叶意愿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性别、职业、网购史、茶叶网店知名度及信用等级度、家庭居住地距离茶叶市场偏远、交通拥挤、亲朋好友推荐茶叶网店、网络支付环境安全、茶叶网店信息全面和茶叶网店对茶叶产品的宣传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程度、月收入则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年龄对消费者网购茶叶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陈至发 《大众科技》2022,24(1):127-131
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个体特征因素、个体认知因素和组织因素三方面实证分析了新时代农民工职业攀升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婚姻状况、年龄对新时代农民工职业攀升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年限、社会资本、职业自我效能感、机会感知以及组织用人政策和薪酬激励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冲突意愿形成的心理感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秀清  钟骁勇 《资源科学》2013,35(12):2418-2425
中国征地冲突的爆发大多是由失地农民的冲突行为引起的,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失地农民的冲突行为作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失地农民冲突意愿的详细研究。本文以失地农民的冲突意愿为研究对象,结合行为学理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社会背景感知、风险感知、利益感知和公平感知这四类心理感知对失地农民冲突意愿的影响作用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①失地农民的社会背景感知对其冲突意愿以及公平感知、利益感知、风险感知的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用地单位强行开发行为等征地背景是失地农民形成冲突意愿和负面感知的重要因素;②失地农民的公平感知对其冲突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提高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的公平感知是有效缓解失地农民产生冲突意愿的重要途径;③失地农民的利益感知对其冲突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明提高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满足感是有效避免失地农民产生冲突意愿的重要手段;④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对其冲突意愿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这说明失地农民对于冲突可能带来风险的感知并不会影响其决策行为。本文的研究结果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研究失地农民冲突行为不应局限于农民本身,还应考虑其他利益群体行为对农民个体的影响作用。最后从制度层面提出四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B2C电子商务在线消费行为的感知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感知因素是影响消费者网上消费动机和行为的重要变量。感知因素分析有利于揭示消费者在线消费行为的内在机理,也有助于解决目前B2C电子商务可接受程度低这一难题。本研究基于消费者对B2C电子商务的有用性、使用便利性程度和风险性高低的预期,将消费者预期因素分为三类,即分析了消费者感知有用性、感知使用便利和感知风险。在此基础上,对在线信用、在线交易倾向和最终有效交易行为的影响,构建了基于消费者感知因素的在线交易行为影响因素理论行为机理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消费者感知因素的外显测量指标。研究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使用便利程度越高,消费者在线交易倾向和网上参与程度也就越高,而且也有利于在线信用的建立;感知风险越大,在线信任越低,消费者在线交易倾向和网上参与程度也就越低。这一研究结论对于B2C电子商务网站(公司)的经营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分别对上述三类感知因素的构成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孙前路  房可欣  刘天平 《资源科学》2020,42(12):2354-2369
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是农村环境改善最为直接的动力,也是实现农村生态宜居和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细则出台的重要依据。为细致探究农户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愿与行为,本文基于社会规范和社会监督的视角,利用西藏707户调查数据,运用广义连续比模型,通过对样本数据分组,综合分析了农户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意愿、行为及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农户具有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意愿的占比略超过一半(51.77%),但参与意愿与行为一致性较差;②邻居参与积极性、保洁员监督、村庄人居环境改善能减少疾病传播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与行为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③农户的文化程度、村民监督及政府宣传有利于农户参与意愿向参与行为转化。本文的研究结论支持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整治模式,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同时对政府出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经济与生活的快节奏伴随着快递业务蓬勃发展,大量快递包装垃圾带来了环境污染和极大的资源浪费问题。文中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城市快递包装的回收处理现状。运用全过程管理思想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三方快递包装处理模式,明确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各自职责。并从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的角度分别给予相应的政策建议,构建国家引导,企业配合,消费者参与的三方合作体系。  相似文献   

9.
张朝辉 《资源科学》2018,40(7):1387-1396
退耕风险感知是影响农户退耕参与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关键要素。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1451户农户的调查,应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从预置性因素、政策性因素、过程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出发,探索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户退耕参与风险感知、激发农户退耕参与意愿、优化退耕还林政策设计提供信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 农业经营收入比重等预置性因素、退耕还林配套政策等政策性因素、退耕还林直接成本等过程性因素、非农就业能力等外部性因素具有统计显著性;② 家庭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情况、退耕还林政策认知水平、退耕配套政策、非农就业能力等变量对显著降低农户参与退耕的高风险感知或提升低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农业经营收入比重、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业自然生产弱质性、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变量对显著提高农户参与退耕高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③ 退耕政策认知水平、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是影响农户参与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键变量,也是降低农户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9,(4):130-135
将我国家用光伏补贴政策细分为补贴政策宣传、实惠和稳定性三个维度,以心理距离为中介变量,风险偏好为调节变量,探究我国家用光伏补贴政策在终端消费者感知视角下的微观渗透机制。对599份城市和农村家庭的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补贴政策既直接影响家用光伏购买意愿,同时也能通过消费者心理距离感知对其购买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消费者风险偏好在此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相对高风险偏好家庭消费者,补贴政策更易缩短低风险偏好消费者心理距离并提高其购买意愿。此外,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对补贴政策的心理距离感知更近。  相似文献   

11.
退耕风险感知是影响农户退耕参与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关键要素。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1451户农户的调查,应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从预置性因素、政策性因素、过程性因素与外部性因素出发,探索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农户风险感知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农户退耕参与风险感知、激发农户退耕参与意愿、优化退耕还林政策设计提供信息支持。研究结果表明:①农业经营收入比重等预置性因素、退耕还林配套政策等政策性因素、退耕还林直接成本等过程性因素、非农就业能力等外部性因素具有统计显著性;②家庭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情况、退耕还林政策认知水平、退耕配套政策、非农就业能力等变量对显著降低农户参与退耕的高风险感知或提升低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农业经营收入比重、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业自然生产弱质性、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变量对显著提高农户参与退耕高风险感知的概率相对较大;③退耕政策认知水平、退耕还林直接成本、林产品市场销售损失等是影响农户参与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键变量,也是降低农户退耕风险感知水平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2.
《软科学》2018,(4):115-119
以204份消费者调研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消费者隐私关注对网络精准广告点击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隐私关注是网络精准广告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隐私关注对网络精准广告点击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受到消费者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消费者自我效能对风险感知与网络精准广告点击意愿间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城乡建设用地双扩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户主体的决策行为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立足农户微观视角,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感知价值权衡模型,分析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行为遵循“感知价值→退出意愿→决策行为”的路径模式,感知价值是农户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基础,退出意愿是产生实际退出行为的主要动力,农户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②农户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是“风险规避者”,政策制度会促使农户的退出意愿转化为实际退出行为;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兼具“主动性”和“诱导性”双重行动逻辑,“诱导性”行为效用高于“主动性”行为效用,表明“诱导性”行为逻辑占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维护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权益、加大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支持力度等2个建议,以确保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了解公众对无人驾驶汽车(AVs)的接受度,从AVs购买意愿的角度,基于感知利益-感知风险理论框架,相较于普通燃油汽车或电动汽车,引入技术兴趣和享受驾驶两个心理特征潜变量作为影响公众对AVs购买意愿的特有心理因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公众对AVs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通过偏好陈述(SP)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感知利益和技术兴趣对AVs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2)技术兴趣对感知利益有显著正向影响,并间接调节感知利益对购买意愿的作用;(3)感知风险对购买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享受驾驶对购买意愿、技术兴趣影响不大.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与商业两方面提出针对AVs推广的相关对策建议,如预先推广无人驾驶的特殊车辆、特定路段的无人驾驶公交车辆等,同时增加AVs的价值利益推广,以及加强对AVs功能、搭裁配备等技术升级开发,实现更高级别的人机交互等,以促进消费者提高对AVs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5.
史兴民 《软科学》2014,(1):101-105
利用秩和检验方法,以陕西省彬长煤矿区为例,探讨了居民属性对环境行为的影响;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居民自然环境感知、社会环境感知、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矿区居民的环境行为意愿较弱;不同属性的居民其环境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居民的自然环境感知对环境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社会环境感知对环境行为意愿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制度信任对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决策意愿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7):111-115
将环境风险感知和制度信任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框架,构建农民参与环境治理决策意愿的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以四川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周边农民为样本对象,对环境风险感知、制度信任、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与参与意愿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环境风险感知、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意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关系;行为态度在环境风险感知与参与意愿之间存在中介作用;制度信任不仅正向调节行为态度与参与意愿之间的关系,还增强了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以消费者感知有用性为中介变量,探讨在线评论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根据"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引入认知需求作为调节变量,研究认知需求对感知有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线评论质量、效价、消费者信任倾向、评论者专业性通过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消费者认知需求对评论质量、评论效价与评论者专业性与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起调节作用,而对在线评论数量与感知有用性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响应行为。本文构建了"认知—评价—行为"三层次的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的理论研究框架,基于四川农科院、达州农科所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响应行为。研究表明:对转化政策的了解、科研单位配套政策、项目资金等级、转化平台、转化渠道、科研人员利益分配比例等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影响较大。因此,从提高种业科研人员的认知和增强其对成果转化外部环境的评价出发,加大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宣传力度、提供单位配套政策、加大对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的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搭建与利用、积极拓宽与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健全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种业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响应行为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张蓓佳 《软科学》2017,(2):122-125
基于中国网络购物环境,以SOR理论为基础,研究网络退货政策各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网络退货政策的三个构成维度,退货时限、退货操作和退货费用是通过影响感知质量和感知风险来进一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三者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为退货操作、退货费用和退货时限.  相似文献   

20.
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消费者感知的视角,借鉴了TAM理论,构建了网络口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概念模型.模型包括个体差异和消费者感知两个构面,个体差异对消费者感知有影响,并共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实证研究表明,关系强度、信任倾向、感知有用性显著正向影响购买意愿;感知风险、感知专业性显著负向影响购买意愿;网络涉入和信任倾向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