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拟对少数汉字的字形进行调整,这个举措是正确的,但尚有几点需要改进:1.“唇、蜃、蓐”等八个字由上左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理由不足;不如把“辱”字改为上左包围结构,这样改一个字而统一九个字。2.调整字数统计有误:“傅”字未被统计入44个拟调整字之中;“关”字字形也有变动,未作统计。3.字形调整有遗漏:“氅”等几个字的笔形变异未被考虑。为了方便人们写字,汉字整形还应全表、诸体通盘考虑,还应兼顾人们的书写习惯;规范汉字辞书的字头应该用楷体印刷。  相似文献   

2.
章认为,应将汉字的整理和简化作为一个学术及社会问题认真加以对待以继续加强,要限制汉字的数量,废除少数的生僻汉字,要坚持字适应语言的原则;要按照汉字的自身发规律,逐步推动汉字走向形声化。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书写.本应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写得正确,写得规范。但为了某种特殊情况的需要,一些名人也书写了少数寓意深远的残缺字。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代诗歌,在先秦至唐代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句子整齐,平仄谐调,对仗工整,修辞精美等语言形式上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是由汉字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例如,汉字是单音节字,一字一个音节,一个字也就是一个词(极少数的字例外),这便使诗句长短的整齐划一与词义上有规则的对仗成为可能。又如,汉字的读音,有清浊高下的不同,自南朝周顒、沈约创立四声说之后,字声的区分,有了明确的标准,这  相似文献   

5.
荆芳 《语文天地》2009,(2):23-24
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文字.字数多.字形复杂,各种笔画、结构差别很细微,难于辨认:汉字本身不能表示读音,有的一个字还有多种读音。因此,许多人认为汉字有“三多三难”,即“字多,音多,形多;难写,难记,难读”。但是,如果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奇特联想法来识字.不但可以使学习汉字化难为易.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袁晓园先生说过.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当前小学识字析词的教学耗时多而收效微.要改变这一现状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的汉字文化素养。为此.我们定于2009年8月中旬在广西桂林市举办一期汉字字理教学培训班.主要内容是汉字文化、字理知识、低段字理识字和高段字理析词的方法以及典型教学案例评析。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写词记言的符号体系,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是延长语言作用的手段。古代的文章和作品,部是靠汉字把它写在书面上,才能流传到现在。可是我们今天在出版物上看到的汉字,并不是和古代的汉字一模一样,能够认识现代汉字的人,或者能够认识影印宋版书上的字的人,不一定认识古汉字。可以说很多人不认识古汉字,只有少数的文字学家才认识古汉字。这就  相似文献   

8.
汉字从结构上说有独体与合体两种。独体指象形字、指事字;合体指会意字与形声字。在当前通行的汉字中,独体是少数,只占汉字总数的百分之十几,其余百分之八十多都是合体字。所谓析形,就是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通过析形,可以了解和熟悉独体字是怎样结构起来的,合体字是由哪些部件组成的等等。了解汉字的结构和组成情况,能够提高我们使用汉字的能力和阅读古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玛丽玛莎文字源与结构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丽玛莎文是一种仅在云南省维西县塔城乡百余户纳西族居民中使用的民族古文字。这种文字的字源或造字依据是可以考释的。通过考释可得出以下一些结论:它主要是一种纳西文字的变种而非不少学者认为的纳西文字的分支;少数玛丽玛莎丈是当地纳西人自造的文字,主要是象形字和指事字,而未发观形声字;极少数文字来自汉字和藏文.对玛丽玛莎文的考释在文字传播学上对文字的借用问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字理识字”是什么呢 ?众所周知 ,古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的构建不是人类无意的和随意的行为 ,而是有一定目的的 ,有一定理据的。抚今追昔 ,汉字虽经数千年的历程 ,发展到今天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许多字理仍然清晰可见 ,能“视而见意”。当然 ,一部分汉字已变得字理不太明朗 ,但只要稍加分析 ,仍然可以得知。不可回避的是有一部分字至今字理不明 ,尚待考究 ,一部分汉字已经变化 ,失去了理据 ,不过这部分字是少数。我们抓住大部分汉字能够解析字理的特点 ,将字理解析运用于识字教学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字理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字研究的历史并不长,"现代汉字"这个术语最早见于20世纪50年代。我们这里定义的现代汉字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规范用字。近年来对于现代汉字的研究逐步深入,涉及方方面面。但对于现代汉字的类型研究似乎比较少见,本文结合现代汉字的教学实践,对现代汉字的类型提出拙见来探讨这个问题。现代汉字是经过规范化和整理的汉字,对它的研究应着重于现状。所以现代汉字的分类研究就要分别从字形、字音、字义、字频四个方面入手考察。  相似文献   

12.
字谜中的拆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汉字修辞格的拆字,在字谜中被广泛运用;字谜中拆字的特征与非字谜中拆字的特征基本相同:汉字形体的拆分可以不拘于“六书”的约束;字谜中的拆字也有两种类型;理解字谜中的拆字,从解读字谜的角度看,关键是要将拆分后的汉字合成一个字。  相似文献   

13.
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探求汉字的系统性,并力所能及地对其加以利用,在汉字认知上具有显而易见的意义。汉字的偏旁不但具有构形的功能,而且具有表示音义的功能,因而合体汉字偏旁之间不仅有外部结构关系,也有内部结构关系。汉字的系统性体现在形、音、义3个方面,汉字的字形系统因外在的形体联系而形成,汉字的读音系统因内在的读音联系而形成,汉字的意义系统因内在的意义联系而形成。汉字虽然繁难,但认知得法也可以化难为易,至少可以减轻难度,提高效率。所谓得法,就是了解汉字内在的系统性,然后循着汉字的系统性去进行认知。为了减轻汉字认知的难度,提高汉字认知的效率,至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其一,以必要的汉字的理论知识为指导,提高学习者汉字认知能力;其二,以偏旁为纲,把一个个汉字放到整个系统中去学习,力求取得纲举目张的效果;其三,通过结构分析和字族字系联来培养汉字系统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汉字密码》一书中认为“风”字是“凤鸟放屁”;“犹”字是“狗醉酒时的形状”;“狗”字是“狗交配”。其实这些解法都是错误的,对汉字的释义应以汉字造字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加以分析,而不能凭个人的主观想象作戏说。  相似文献   

15.
汉字教学应针对汉字的特点以及西方人的认知特点展开。要让学生认清拼音文字与汉字是两种不同体系的文字,从汉字具备表音符号的特点出发解决汉字的认读问题,教授汉字具体方法为“笔画入手,以一带多,偏旁拓展,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6.
以拼音为主的汉字教学,给幼儿的汉语学习与认知带来很多困难。在常用的增强汉字学习与记忆技巧中,依汉字演变规律,从追溯字源、再现汉字生成语境入手,通过揭示汉字形体内在机理,建立音、形、义三者内在关联的字源识字法值得关注。因此,研究旨在探索字源识字法对提高幼儿汉字理解、记忆的长期影响,以及对幼儿汉语言认知及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参加者(N =99)按年龄差异,被分到大、中、小三个班级,实验结束后随机选择24名幼儿后测。尽管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幼儿都认识一些汉字,但实验组的参加者接受了一个短期的字源识字法训练。结果显示,字源识字法提高幼儿汉字学习中的理解与记忆效果;字源识字法对幼儿汉语言认知及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该文审视了关于汉字性质的传统理论,证明了凡文字都表音,无所谓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就汉字同语言的关系而言,汉字是每个字符所表音节只能专门用在某个或某些词中的专音节文字;就字符本身的构成而言,汉字是把各种形体部件拼在一起组成整字的拼形文字.植根于汉字上述根本性质因而能够被称为汉字特点的仅仅是“字数多”与“平面型”两点。  相似文献   

18.
汉字文化学是汉字学的一个分支。汉字的构型及字义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文化学不仅研究汉字本身的文化意义,也研究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从当前汉字文化学研究的现状和成果看,多领域、多方位的研究无疑是汉字文化学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偏讳是避讳的一种,对于它的理解历来难有定论。关于二名不偏讳的本义,常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是二名不偏讳,即二字皆须避;一种是二名不稿讳,即仅避其中一字即可。争执的关键在“偏”字,两种说法都能自圆其说,都有据可证。考索二名、偏讳、史例诸方面,二名不偏讳的本义应该是指后者,即二名不偏讳。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字独体与合体划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体与合体“是汉字结构研究中的传统命题,历史汉字学主要从“六书“角度进行分析.与古代汉语用字相比,现代汉字的形体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从现代汉语通用字的形体结构出发,探讨“独体与合体“的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