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香港富商李嘉诚将一株由剑桥大学赠送的嫁接苹果树苗转赠给汕大,然而广东的气候条件却不适宜苹果树生长,为免牛顿苹果树水土不服,汕头大学悬赏10万元人民币征集移植办法,据说现已收到近500份方案。牛顿与苹果的故事是科学界最著名的经典逸闻,只要读过书的人应该都知道吧。其母树正是那棵启发了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灵感的苹果树。其后,  相似文献   

2.
牛顿的宿舍     
听从英国留学回来的朋友说,英国剑桥大学仍保留着当年牛顿就学时住的宿舍,推窗可见一棵苹果树,据说就是砸在牛顿头上那个著名苹果繁衍的后代。经常有人慕名而来参观。但让人意外的是,剑桥大学并没有顺水推舟,把这里改建成为一个收费参观景点,现在还是学生宿舍,惟一不同的就是能住进去的都是最优秀的学生。想那百年老屋,设施陈旧,舒适肯定是说不上的,可学生们都以能人住为荣耀。这也是每年刚入校新生和许多游客们的必来瞻仰之地,去剑桥大学却没去看过牛顿小屋和那棵著名的苹果树,就像到过北京却没看过长城一样。  相似文献   

3.
机遇与成功     
在很多人眼里机遇几乎就等于成功,他们把别人的成功看成是机遇的青睐,而把自己的失败看成是运气不好。而我认为有了机遇不一定能成功,正如法国科学家马德斯所言:“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一个很平常的日子,在一棵苹果树下坐着一个叫牛顿的青年。微风吹过,一只熟了的苹果掉了下来,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他捡起苹果,仔细端详着,陷入了深沉的思考中……若干年后“万有引力”学说轰动了世界,牛顿为人类打开了科学世界的又一扇大门。看完这个故事,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当年坐在苹果树下的不是牛顿而是我们,情况又会是什么样?我们可能会捡起苹果把…  相似文献   

4.
很多年以来,大伙都一直对“牛顿的苹果”津津乐道:17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无风无雨,蓝天丽日,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沉思,一个苹果突然掉下来,不偏不倚地砸在牛顿的脑袋上,这让他顿生灵感,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从概率来说.每个人都有被“牛顿的苹果”砸中的机会,特别是那些经常在苹果树下走动的人,但因此而发现万有引力的人,只有牛顿一人。想想我们如果有幸被苹果砸中后会怎样表现吧:  相似文献   

5.
生命链     
万有引力 1643年,23岁的牛顿还是剑桥大学圣三一学院三年级的学生。然而,黑死病席卷了伦敦,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大学被迫关闭,像牛顿这样热衷于学术的人只好返回安全的乡村,期待着席卷城市的病魔旱日离去。  相似文献   

6.
1665年夏天,伦敦正处于恐慌和悲伤之中。一次严重的鼠疫,正肆虐在这个城市。鼠疫爆发时,23岁的牛顿正在剑桥大学读书。本来,牛顿可能和其他按部就班的研究生一样,在教授的指点下循序渐进。可是因为伦敦的可怕鼠疫,剑桥大学放假了,并且一放就是两年。  相似文献   

7.
红苹果之家     
春天到了,红红、苹苹、果果三个小伙伴得到了两颗神奇的苹果树种子,他们一起把苹果树的种子种在小河边的空地上。三个小伙伴每天都为苹果树施肥、浇水、捉害虫。秋天的时候,苹果树终于结出了一个又大又圆的红苹果。  相似文献   

8.
29.门缝里牛顿玩弄三棱镜小旅店歌德细看美少女——颜色本质的第一次突破前面说过,牛顿在剑桥大学有一位恩师叫巴罗,他们生尊师爱,情同鱼水,结下了忘年之交。这巴罗几日不见牛顿出来走动,一天便到房里来找牛顿。他见门虚掩着,屋里静悄悄的不像有人,便推门而进。不想一头正撞在一个人身上。巴罗刚从阳光下走进这间暗屋里,他一时看  相似文献   

9.
牛顿     
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图1是德国纪念牛顿诞生350周年的极限片,图2和图3分别是匈牙利和苏联纪念牛顿逝世250周年的邮票和邮戳).1669年担任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讲座教授(图4为英国邮资机戳,戳中的头像为牛顿,邮寄地址Cambridge即剑桥大学所在地剑桥).  相似文献   

10.
卓然  杨晓昕 《大学生》2012,(9):26-27
剑桥是一个梦想之地,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在剑桥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有过拜伦、牛顿、达尔文,有过从金融走向文学道路的徐志摩……当然,还包括我们此行的采访对象——剑桥大学的校长Leszek Borysiewicz教授。  相似文献   

11.
林革 《初中生》2010,(6):38-39
长期以来,在许多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书籍中。都讲到一个苹果砸在牛顿头上的传奇故事: 1665年6月,23岁的牛顿刚拿到剑桥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正准备攻读硕士研究生。而这时,整个剑桥城突然爆发了大面积的黑热病,学校被迫暂时放假,牛顿只好回到了家乡沃尔斯索普村。  相似文献   

12.
举世闻名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正是在那场苹果与万有引力的较量中,万有引力把苹果拉向地面"赢"了,牛顿从中受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350年后,有这么一棵"苹果树"公然再次挑战万有引力,它能"反败为胜"吗?  相似文献   

13.
牛顿(1642-1727)生于英格兰.在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求学.22岁刚结束大学课程时,伦敦流行鼠疫,大学停办,牛顿回到乡下.在此期间,牛顿发明了流数术(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完成了白光的分析.25岁回到剑桥,被  相似文献   

14.
牛顿是英国人,生于1642年,卒于1727年,他的父亲是一位农场主,在牛顿出生前就死去了.牛顿在童年就爱好独立钻研和认真学习.在剑桥大学学习时,他的数学才能使老师们深感惊异,后来,他成为这个大学的教授,成为人所共知的物理学家、天学家,同时他与高斯、阿基米德成为世界公认的最伟大的三位杰出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5.
林林里,小兔、喜鹊、猴子、大象和和气气地住在一起,像亲兄弟似的。喜鹊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衔来几颗种子,带回了家。小动物们听说有了苹果树种子,就马上忙开了:小兔急忙把苹果树种子埋在地里,猴子施肥,大象浇水……几年后,苹果树长大了,树上结满了红艳艳的果子。  相似文献   

16.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牛顿是谁吗?他可是个了不起的物理学家,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据说,有一次他在苹果树下读书,被一个熟透的苹果砸在了头上,于是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发明的关键是要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就像我小好奇一样,要有一颗对周围“好奇”的心才行。现在就让我们回到牛顿生活里的一天,看看他学到了什么,也许会对你很有启发哦!(小好奇)  相似文献   

17.
一只苹果落向地面,砸中了苹果树下思考的牛顿,让他悟出了万有引力。如果没有这只苹果,牛顿还能悟出万有引力吗?  相似文献   

18.
很多年以来,大伙都一直对牛顿的苹果津津乐道:17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无风无雨,蓝天丽日,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沉思,一个苹果突然掉下来,不偏不倚地砸在牛顿的脑袋上,这让他顿生灵感,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强调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英语教学亦不能外,抓住课堂45分钟,用多元化的活动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想必大家都听过牛顿和苹果树的故事,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在牛顿的头上。一般人都会对此事置之不理,但是牛顿却开始思考一个看似普通的问题——“是什么使苹果掉下来的呢?”最后,牛顿凭着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经常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而且这种说法被广为传播 .关于“苹果落地”的故事是 :有一天 ,牛顿坐在苹果树下思考问题 ,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下 ,引起牛顿的思索 ,苹果在空间 ,哪个方向都可飞去 ,为什么偏偏坠向地面 ,一定是地面和苹果的相互吸引 ,整个宇宙都会有引力的作用 .由此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据说这是牛顿的侄女在 1730年告诉法国启蒙哲学家伏尔泰的 ,伏尔泰借此大作文章来宣传自然科学 .威廉·斯塔克雷 175 2年写的《牛顿传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当时斯塔克雷与牛顿正坐在花园中的苹果树下喝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