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态度决定了体育锻炼行为。良好的体育态度对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当前长沙市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较为积极,但其体育态度受体育场馆、学习负担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2.
对789名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待体育博彩态度和五因素人格特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不同性别、专业和人格类型大学生的体育博彩态度特征,初步探讨了博彩态度与人格特征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体育博彩的认知较为理智,情感趋于正向和积极,对体育博彩的行为趋于回避;体育博彩态度在专业、购买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和消费水平的大学生博彩态度无显著差异;不同人格类型大学生体育博彩态度差异显著,说明人格与博彩态度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研究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对济南、上海、北京12所大学624名研究生的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体育态度良好,但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不协调者约占75.75%,且多为体育态度良好而体育行为较差;影响体育行为的主要因素是缺乏组织管理、自身的惰性和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运动群体、爱好以智力为主的休闲活动(如棋、牌)等,并对研究生体育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好尼勤 《体育世界》2013,(10):15-16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我国体育态度的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有关体育态度的结构、特点、态度与功能、发展与形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这些研究成果体现了我国在体育态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体育态度的未来研究过程中,要注重将结果研究与过程研究,在考虑到测定对象的前提下,采用态度理论去测量体育态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考察了08奥运广告宣传片对大学生内隐体育态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在内隐体育态度现状上表现出对体育运动的明显偏好;男女大学生在内隐体育态度的现状上均表现出对体育运动的明显偏好;男女大学生内隐体育态度现状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08奥运广告宣传片对大学生内隐体育态度无显著影响,对女大学生的内隐体育态度无显著影响,但对男大学生的内隐体育态度影响显著,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6.
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情感、体育认知和体育行为意向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大学生体育态度总体评价一般,体育情感得分高于其他;不同年级和性别对体育态度的各个纬度和总得分都有显著的影响,大4与其他年级在体育态度总分和体育认知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体育态度各纬度之间都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体育态度总分、体育情感与体测成绩非常显著正相关.建议:普及体育运动知识,培养体育情感,重视高年级学生体育参与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概述了近5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研究的现状,总结了大学生体育态度的概念、形成过程、影响因素、现状及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关系,并指出在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残疾学生体育活动态度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残疾学生体育活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提出了六种体育活动态度的七种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残疾学生对六种体育活动态度的认定符合他们对体育功能的认识、对自身价值的判断以及他们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对休育活动态度的认定水平更趋于平稳和务实.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师范学院在校成人学员体育态度与行为进行调查,从成人学员的体育态度、体育动机、对体育课目标的认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对体育教学的态度等方面进行研究,就成人高校体育工作对成人学员体育的价值导向与终身体育观的培养进行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端正成人高校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培养成人学员的终身体育观。  相似文献   

10.
张红梅 《精武》2012,(33):72-73,75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体育态度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学生体育态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知何培养学生积极的体育态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战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体育态度研究主题广泛、研究方法多样。对体育态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厘清当前体育态度研究脉络,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与家长体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和家长的体育素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讨家长体育素养和中小学生体育态度、行为的关系。进而提出有利于中小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态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态度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是对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态度进行描述和解释,发现其一般规律,以便预测大学生的体育行为。结论是男生体育态度的三因素比较统一和谐,而女生的却有轻微的背离。  相似文献   

14.
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其对推动体育消费增长、体育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实现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从冰雪体育消费者视角出发,从媒介传播的角度切入,通过构建冰雪体育广告对消费行为影响效果的概念模型,着重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冰雪体育广告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以及态度在这个影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主要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简单斜率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电视网络广告、印刷广告、广播广告以及场地广告均可以正向影响冰雪体育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态度调节了电视网络广告或场地广告与冰雪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高态度条件下电视网络广告或场地广告对冰雪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正向影响效果均大于低态度条件;态度在印刷广告或广播广告影响冰雪体育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张素霞 《体育学刊》2003,10(3):50-51
采用交叉—滞后相关法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间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第1次测试的体育态度与第2次测试的体育行为间的相关系数明显小于第1次和第2次测试中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的相关系数,第1次测试的体育行为与第2次测试的体育态度间的相关系数也小于第1和第2次测试中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间的相关系数;表明大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间没有因果关系,体育行为与体育态度间也没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4,自引:2,他引:132  
为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满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当前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即“积极态度”,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反馈过程,是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文化环境这2种外界因素影响下,经过服从、同化、内化3个阶段而逐渐形成的;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大学生体育人口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0.7%,高于全国体育人口31.4%的比率,表明大学生群体是我国体育人口中较稳定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代大学生体育态度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采用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安徽、河南两省内三所高校的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做了详细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态度是乐观积极的,但场地师资等因素,也给大学生们的体育态度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态度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后的大学生体育态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提高了大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态度,但是在行为表现方面无明显差异;北京奥运会期间,媒体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增大,形成了良好的体育环境和氛围,对大学生体育态度的形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北京奥运会之后,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表现欲和竞争欲有较大提高;体育设施贫乏、师资不足是目前高校体育的主要矛盾。  相似文献   

19.
对女大学生体育态度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地区4所大学的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进行了现状调查。揭示了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及其形成因素,以及体育行为的影响因素,就此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1800名上海市市民对体育彩票的态度和人格特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上海地区不同群体的体育博彩态度特征,探索市民对体育博彩态度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上海市市民对体育博彩认知较为理智,情感趋于正向和积极,购买行为趋于回避态度,博彩的态度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变量上具有差异,个体博彩态度与人格特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