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强 《编辑之友》1996,(1):24-25
杂志社化是出版社所办期刊的改革之路赵强【天津】在目前全国8000多种公开发行的期刊中,出版社主办(以下简称社办)的期刊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成为全国期刊界一支重要的力量。社办期刊依托各出版社在社会上的重大影响和雄厚的编辑实力,不少都成为各出版社的门面和...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2010,(6):4-5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启动宣传经营分离改革2009年.重庆市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重庆出版社已经转企改制,重庆大学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完成核资工作。非公益性、非时政类报刊医药导报社、课堂内外杂志社、中国药房杂志社启动转企改制试点。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的部署,教育部于2007年4月启动了高校19家出版社的转制试点工作,经过近二年的积极稳妥推进和各方面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和不少十分有益的经验。改制试点单位无论是在创新体制和建立新机制,还是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以及政府政策的扶持等方面都为出版社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同时又为日后的改制工作作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随之,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教育部启动了第二批62家高校出版社的改制工作。  相似文献   

4.
甄西 《出版参考》2007,(9S):34-34
日本的出版社,特别是大牌出版社,既出版图书,也出版杂志。而在韩国,图书出版社和杂志出版社一般是分开的。以图书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叫作“出版社”;以杂志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称为“杂志社”。[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日前,由印刷技术杂志社主办.北京欣智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苹果电脑公司和北京亚细亚智业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数字资产管理研讨会暨产品发布会在北京举办。这次研讨会暨发布会的主题是“增值数字资源与提高企业竞争力”。来自北京地区印刷企业.出版社.报社的7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版行业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一方面.国内的书籍、杂志层出不穷,国外的优秀书籍、杂志也纷纷开始引入“中文版”,另一方面.原有出版物排版方式也日渐复杂,杂志或者书刊内容越来越丰富。面对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杂志社逐渐加大对自动化、流程化技术,甚至印刷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某作家的一部中篇小说在A出版社出版了,根据双方签订的出版合同,A出版社享有该小说的十年专有出版权。小说出版半年后,B文学杂志社经作者同意,将其稍加修改,在该杂志上连载。杂志社连载该小说时,注明了作品名称、作者姓名和作品出处。出版社获悉此事,到当地版权局状告杂志社侵犯“专有出版权”,要  相似文献   

8.
杨捷 《中国编辑》2005,(4):62-64
近年来,“洋教材”纷纷抢滩我国高校教材市场,已经对我国不少出版社(特别是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开发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随着教材市场格局的变化,作为出版人,应敏锐地在这些变化当中寻求生存的战略,其中,编辑思路的创新至关重要.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客观地认识“洋教材”和本土教材,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现代出版》2009,(3):79-79
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承办的双月刊《大学出版》杂志因工作调整,2009年第3期(含第3期)出刊后,杂志社将由北师大出版社移至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承办。杂志的一切相关工作将移至新的办公地点。《大学出版》杂志创刊于1994年,1999年杂志社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移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排版如何进行质量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叶涛计算机排版普及后,普遍感到排版质量不容易控制,尤其是科技书,差错率较高,出错因素比较复杂。为了保证质量,不少出版社按照以往铅排的经验,不惜以增加校次来减少差错,有的重点书甚至校到六七个校次,但是效果并不...  相似文献   

11.
很长时间听不到人们谈"职业感"这个话题了--不少人在身体力行,但是并没能说出来.我感觉到上海文化人的职业感是比较强的.这里所说的上海文化人,主要是指供职于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化机构的文化人,他们的职业感觉与对于写作的职业感觉.  相似文献   

12.
作家同编辑、杂志社、出版社关系十分密切。作家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人民生产山精美的精神食粮;编辑、杂志社、出版社选择政治思想上健康、艺术上优秀的作品,加工整理出版。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传播科学文化技术知识和成果,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  相似文献   

13.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2,(6):7
出版社转企后文化责任不能丢《光明日报》报道:《博览群书》杂志社日前邀请国内部分出版社负责人就"出版社转企后的文化责任"进行专题研讨。与会者认为,出版社和大学一样具有神圣的使命,无论是事业还是企业,对出版社的一个重要评价是看其  相似文献   

14.
韩国的杂志出版发行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出版社,特别是大牌出版社,既出版图书,也出版杂志.而在韩国,图书出版社和杂志出版社一般是分开的.以图书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叫作"出版社";以杂志出版为中心的出版商,称为"杂志社".  相似文献   

15.
2003年2月24日到26日,由中国期刊协会、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日本杂志协会主办,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瑞丽杂志社、日本株式会社电通承办的“2003年中日期刊品牌经营研习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120多家品牌杂志社、日本20多家品牌出版社及中国政  相似文献   

16.
兵头将尾目前,国内各出版社和一些大型的杂志社,大都按专业分工设立编辑室,一般说来,一社设立的编辑室数额少则三四个,多则七八个;编辑室的人数也不太多——四五人到十几人不等.由于编辑室是出版社、杂志社的基层单位,是全社这一机体中的细胞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9日至11日,第十四届大学版图书订货会在大连召开。近百家大学出版社和500多家书店参加了订货会,数万人次参观了订货会。据不完全的统计,这次订货会的订货码洋超过1.6亿元。与往年相比,这次订货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各个出版社更加重视出版社的形象设计,更加重视所出图书的品牌建设。不少出版社投入了可观的费用来装饰自己的摊位,用夺人的色彩点缀要重点推出的图书。这种态势,这种布置,几乎可与国际书展媲美。这大约也是大学出版社面对进入WTO的一项积极措施吧。不必回忆得太久,就是在五年前,这样的订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出版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版业面临很多挑战,不少出版社在不断探索新的出版路径。有的出版社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新的出版理念。了解和认识这些理念,对于我们策划选题、制定选题计划,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京出版社是一个拥有6家专业出版社和4家杂志社的地方综合性出版社。多年来,出版社充分发挥其综合优势,加快了发展步伐。他们在图书出版上坚持高标准,严把质量关,对不同社科图书提出  相似文献   

20.
《现代出版》2008,(1):52-52
2007年12月7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出版参考》杂志社、中国出版网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产业发展咨询中心承办的全国出版社网站建设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发布了《中国出版社网站建设现状调查报告》和《全国出版社网站排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