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英语和汉语语言结构的不同,中国学生对虚词的使用与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在并列连词的使用和名词的搭配上,中国学生往往会出现错误。本文将基于学习者语料库和本族语者语料库,对学习者和本族语者的并列连词的使用及名词society的搭配情况进行对比,进而帮助学习者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  相似文献   

2.
于涛 《培训与研究》2010,(10):31-35
以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与本族语语料库FLOB及FROWN为数据来源,以effect,influence和impact三个词为例,对比分析中国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名词类同义词使用频数、类联接、显著搭配词及语义韵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探析中国学习者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数据表明,在同义词的使用上,学习者和本族语者在类联接方面比较相似,学习者能够掌握基本的语法结构,但就搭配词的选择和语义韵方面两者有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指称,作为衔接的手段之一,它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高中生,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语料库的科学准确的分析方法,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高中生,英语专业三四年级大学生在英语私人书信写作中人称指称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学生舒心书写中第一、二人称的实用频率明显高于英语本族语者,而第三人称的使用频率明显低于本族语者。第一和第二人称不具备衔接作用,只有第三人称具有衔接功能。  相似文献   

4.
冯雅莉 《海外英语》2012,(20):233-234
二语词汇学习的是否成功对学习者成功习得第二语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人们发现学习者即使大量的记忆单词却仍旧在使用词汇上与本族语者存有很大的差异,很难地道的使用英语单词或者经常用错单词。这次研究以worker为例,通过对语料库进行检索,从框架理论分析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词汇习得上所存在的差异,发现母语语义框架与二语语义框架的差异造成二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上难以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因此在二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补充词汇所属的语义框架知识有利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及应用语言。  相似文献   

5.
二语词汇学习的是否成功对学习者成功习得第二语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学习进程的展开,人们发现学习者即使大量的记忆单词却仍旧在使用词汇上与本族语者存有很大的差异,很难地道的使用英语单词或者经常用错单词.这次研究以worker为例,通过对语料库进行检索,从框架理论分析二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词汇习得上所存在的差异,发现母语语义框架与二语语义框架的差异造成二语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上难以达到本族语者的水平,因此在二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补充词汇所属的语义框架知识有利学习者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习及应用语言.  相似文献   

6.
连接副词是语篇衔接的重要手段,对篇章的连贯性具有重要作用。基于ETS语料库从使用频数、位置特征和语法型式三个方面对中、日、德学习者结果连接副词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非本族语英语学习者在结果连接副词的使用上存在异同点。中、日、德学习者均依赖于少数几个连接副词,且其书面语中存在口语化倾向;中、日学习者作文中连接副词的位置和语法型式的多样性都不如德国学习者。这可能与学生的语域意识,回避策略以及语言负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97):78-79
本文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英语写作中并列连词的误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和本族语学生在并列连词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并列连词时会省略必要的连接词或不能恰当使用并列连词;(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误用并列联系现象大致可归为:多余的并列连词,误用的并列连词,并列连词连接的不合语法的句子结构及并列连词的缺失四类。  相似文献   

8.
为帮助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讲授和学习者习得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在语料库的基础上,调查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情况,发现英语学习者笔语中英语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使用频率分布与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使用频率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即大学英语学习者对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试图从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主要针对教材)和母语迁移两个方面分析其习得不地道的原因,结果显示,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can的语义习得不地道的这一现象,受其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影响不大,而可能受其母语影响。  相似文献   

9.
卢鹿和黄瑞红两位研究者基于语料库做了一些对比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同本族语者在语义韵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该文研究发现,语义韵迁移是造成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英、汉语本族语语料为参照,探讨了不同类型中国英语学习者近义词ABLE和CAPABLE的使用特征。研究发现:1.本族语近义词在类联接和语义韵特征上有明显区分;学习者近义词在上述特征的常见用法上与本族语者类似,但在部分用法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学习者的近义词使用也存在异同,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语法和语义不当现象。2.母语迁移是影响学习者近义词使用特征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同类型学习者受其影响的情况存在差异。这些发现一方面证明了语料库方法在同义词辨析上的有效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二语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借助语料库研究方法,从词块分布和结构类型两项指标对比分析了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同一主题写作中的词块使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者普遍对高频词块过于依赖,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习者;(2)英语专业学习者词块使用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略好于非英语专业学习者;(3)与本族语者相比,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词块类型的使用数量顺序上都存在一定差别,其中小句词块的过度使用可能是受写作任务体裁的影响;(4)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使用的词块类型不存在显著差别。二者的动词词块使用数量最多,连词词块使用频繁。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副词和形容词词块使用频次略高。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应用AntConc3.2.1w和SPSS11.5计算机软件,以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兰开斯特汉语普通话语料库(LCMC)为基础,并且以本族语者语料库LOB&BROWN为参照,针对CONSE-QUENCE的搭配特点进行量化分析,通过对它使用搭配多样性、类联接等多方面对比分析,进而揭示出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CONSEQUENCE语义韵的特点。研究表明,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表现出正确使用CONSEQUENCE的消极语义韵的特点。通过对汉语和英语CONSEQUENCE语义韵对比分析,本研究发现:汉语的语言迁移是造成中国英语学习者正确使用CONSEQUENCE语义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使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以辛格莱的"延伸的语义单位"为分析框架,以英语高频同义词cause和reason为例,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同义词搭配行为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同义词cause和reason的搭配词、类连接、语义偏好和语义韵与英语本族语者存在显著差异。差异的成因在于汉语语义韵负迁移、同义词使用概率性知识欠缺和教学方法不当。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正确识别同义词的语义韵特征、掌握同义词搭配行为。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汉语本族语者和英语本族语者进行了问卷调查(DCT),对比了不同水平组的英语学习者与英语本族语者、汉语本族语者所使用的请求语的语义程式的频率,结果显示,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在实施请求语时,其语义程式的频率存在语用迁移,低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的请求语中共有64例语义程式的频率出现了语用迁移,而高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请求语中共有65例语义程式的频率出现了语用迁移,二者差异不明显,因此语用负迁移与二语水平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英语教学在句法和语义层面对近义词进行辨析,但缺乏足够的实例进行论证。本文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对比分析develop、improve、advance、progress和enhance五个动词的类连接和搭配行为。数据表明,中国学习者在这五个动词的使用方面存在多用、少用和误用现象,和英语本族语者的使用呈现出显著差异。文章最后探讨造成学习者不恰当和独特使用的原因,并建议将DDL引入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一些情态动词亦可作主动词,对学习者而言是一个习得难点。笔者以CLEC和Brown两个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为依据,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dare一词的使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dare的用法上和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对于作为情态动词的dare以及dare的否定形式均使用过度;对于dare的某些类连接及用法存在着使用不足和误用。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强调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法,从语义分布和搭配形式两方面来探察中国英语学习者对should一词的语义使用情况。试回答三个问题:(1)should的道义情态意义与认识情态意义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论文中的分布情况如何?(2)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should的前后搭配形式上存在哪些特点?(3)哪些因素影响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should的语义使用?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过多地使用should的道义情态意义;在搭配方面,过多地使用we should、you should以及should后接主动语态的句式。这说明,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议论文中,should多用于发出号召,强调人的责任和义务,语气较为主观和生硬。中国英语学习者在should的语义使用方面呈现出的特点可能与母语及教师的语言教学有关。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一些情态动词亦可作主动词,对学习者而言是一个习得难点.笔者以CLEC和Brown两个语料库提供的语料为依据,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本族语者dare一词的使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在dare的用法上和本族语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学习者对于作为情态动词的dare以及dare的否定形式均使用过度;对于dare的某些类连接及用法存在着使用不足和误用.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强调语料库方法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语料库中的词块蕴含着语言规约性和创新性的辩证统一。本文以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语料库为基础,设定了词块选取与赋码方案,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详细剖析我国学习者与本族语者在使用词块时不同功能性词块方面存在的差异,以期为外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英语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在不同的场合使用时存在较大差异.正确认识二者应用特征,不仅能帮助对本族语者准确使用语言,对二语学习者的口语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语境,词汇,句型三方面,简析二者的应用特征,以期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英语口语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