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哲作"tsr55dzo31是一个在东巴叙事文本及仪式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包含了"情节"、"段落"、"仪式程序"、"仪式类型"、"故事模式"、"故事集群"等多个义项。通过对"tsr55dzo31"的概念分析及仪式考察,发现"仪式大词"涵盖了仪式中的史诗演述、仪式程序、仪式表演等不同层面,这些不同层面的仪式行为通过"仪式大词"构成了完整有机的仪式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2.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中女神地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晓静  于银 《文教资料》2006,(28):48-49
神话是对古代现实生活的反映,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通过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女神地位的比较,我们能够对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文化略知一二。希腊神话中,女神占了神总数量的一半,而中国神话中只有少数的几位女神;希腊女神拥有自由的爱情生活,而这中国女神却未曾享受过;希腊女神参与重大事件的讨论和决定,而中国女神只能听从命令。总之,希腊女神较之中国女神有更高的地位。这是由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对死者的安葬,丧葬仪式大致包括吊丧、出殡、安葬等程序。女性是活跃的悼丧者,在整理死者仪容、哀悼、净化等仪式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古希腊人的丧葬仪式体现了城邦的性别关系特征,总的说来,古希腊男性在丧葬仪式中占主导地位。为了维护社会秩序,雅典、尤利斯等城邦颁布了主要针对女性悼丧行为的殡葬法律,规范丧葬仪式。由于家庭与城邦的传承、对死亡仪式污染的恐惧和对两性情感表达差异的看法等原因,古希腊女性在葬礼中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而她们活跃的丧葬活动加强了城邦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其家庭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4.
近代西方文化发展的根源有二:一个是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另一个就是希伯来基督教的中世纪文化传统.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都是人类古代遗产的宝贵财富,而宗教对这两种文化的发展的影响都是巨大而深远的.希伯来宗教即犹太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在希伯来宗教的影响下产生.古代希腊宗教与一些高级宗教相比缺乏独立性和系统性,它与社会其他领域联系较为密切,因此被很多专家学者称作公民宗教.本文试图从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和仪式形式三个方面对希伯来宗教与古希腊宗教进行比较,分析这两种古代宗教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德治与法治是当代社会治理的两种模式。德治与法治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机制,成为社会治理中相辅相成的两种治理模式。德治是依据道德,唤醒人内心的良知,其作用机制是人的自律性。法治是依据制度,监督人们的行为,其作用机制是制度的他律性。两种社会治理方略,古已有之。在人类文明形成的轴心期,德治与法治的萌芽就出现了,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先秦时期与西方的古希腊时期。两种治理模式都是以人之德性为根基的善治模式。德治的思想萌芽始自于《尚书》中的以德配天思想以及先秦的孔子之德政与孟子之仁政之中。法治思想开端于先秦儒家荀子的隆礼重法的思想以及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与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6.
纵览语文教育数千年发展演变的历史,有两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尤其引入注目。一是被称为中国文化轴心期的先秦百家争鸣,二是中国现代社会的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先秦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古代语文教育思想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五四新文化运动或日白话文运动。基本上在较短的时期内颠覆了整个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导致了现代语文教育的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社会关于复仇的态度不尽相同。先秦时期,复仇停留在相对自由的阶段,秦统一全国后以严刑峻法管控,一度使复仇事件近乎销声匿迹,而汉建国以来不仅承秦制,同时生活风俗方面带有先秦的烙印与痕迹,复仇在汉代也是较为常见的社会现象。因此,中国早期历史上呈现出以秦为分界两个复仇盛行的局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比较二者差异,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复仇习俗的来源以及对当代社会产生的借鉴警醒意义和文化精神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提戈涅》堪称戏剧哲学,它通过新国王克瑞翁颁布禁葬令、把葬礼置于政治的监管之下所引起的广泛冲突考察了政治这个属人的事物,从而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古代希腊时期的政治哲学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9.
“五四”时期和开放时期是中国域外文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它们同处于中西文化相互交融的层面,但两类创作群体的视点与动机却明显不同:一个侧重于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的弘扬,试图在两种文明的碰撞中寻求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个则侧重于自我意识与个人价值的重构,试图在跨文化的时空域境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定位。这种文化选择与审美意识的相异性,既反映了两代人文化特质的差异,又显示了各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的不同内蕴。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的成人礼,不仅是一种成人仪式,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模式。作为仪式,先秦成人礼有规范、细致的礼仪程序;作为教育模式,先秦成人礼又有着独特的历史教育意义,成为先秦时期少年教育的基本目标和教育导向,其中许多教育经验在当代依然具有宝贵的价值,可为我们的青少年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清秦蕙田所修《五礼通考》是一部礼书,全书共二百六十二卷。它材料齐全,几乎覆盖先秦至明所有相关文献,对研究古代礼制有重要价值。今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五礼通考》,将《五礼通考》宾礼部分与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一一参校,发现《五礼通考》或可订补《十三经注疏》之讹误,或可为其《校勘记》提供旁证,具有重要的校勘价值。现条举如下,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2.
朱熹礼学具有很强的经世倾向。朱熹主张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不能拘泥于礼书和古礼,使礼的精神与时代的变迁相符合。其变通古礼和简化古今礼的主张,正是为了让礼能够更加切实有效地为现实社会所采用。《家礼》和《仪礼经传通解》体现了朱熹的经世理念,通过这两本书,朱熹将修身与治国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内外兼修的礼治思想体系。朱熹强调礼的践履性,并做了一系列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论古希腊音乐教育的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希腊音乐教育内容丰富,几乎包括了除体育以外的所有科目。古希腊人有一套特色的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教育被纳入哲学范畴里进行理解和定义。西方艺术音乐的历史渊源是古希腊音乐。古希腊音乐教育对人的素质形成和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它给现代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改革以启迪。  相似文献   

14.
祀祭丧葬文化在我国古代繁缛的礼节仪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丧葬制度以礼教符号为载体,将个体的哀痛情感内化为文字以试图对死亡这一永恒概念进行审视和对话,通过礼教来对吊祭程序进行点缀,使得丧亡的个体生命在“礼制”层面上存活于吊祭者内心成为了可能。家奠是诸多祭祀仪制中的一种。它受到“昭穆制”与“祭不越望”观念的影响,对它起源与仪制程序的考证,可以探求古人在祭祀中的细微心理,从中可以得出,家奠弔祭仪制应当是诸多繁杂礼仪中个体情感最为真切的一种,从已有的文献资料中高度提炼出家奠弔祭的一般程序,有助于我们对古代生死哲学的探赜。  相似文献   

15.
中西哲学的分野不在其是持“天人合一”的观念还是持“主客二分”的立场,而在其“天人”观和“主客”观各有其特征和内涵的侧重。通过对先秦和古希腊哲学的分析,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先秦和古希腊哲学都有关于“天”“人”关系的思想,而且可以说都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的“天人”观主要是从性情的角度来讨论的,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生命活动中的行为实践问题,主要是道德论意义上的,而后者的“天人”观则主要是从理性形式的层面来讨论的,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生命活动中的认识问题,主要是认识论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6.
人本思想的演进和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作为时代的缩影,各代史书的编撰中必然渗透了当时人本思想的流变,暗含撰史者对当世的理解与阐释。先秦是中国古代人本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以人本思想发展为线索反观该时段史书编撰的变化,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中国古代史家独特的历史见解和以人为重的史学传统。  相似文献   

17.
古希腊人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创造出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 ,也形成了独具民族特性的家庭婚姻观和婚俗文化。古希腊人的婚俗文化 ,第一 ,婚制是复杂的 ,但主体仍是一夫一妻制 ;第二 ,在家庭婚姻生活中 ,斯巴达等城邦的妇女享有很大的自由 ,而雅典妇女则被禁锢在家庭中 ;第三 ,性的混乱和自由广泛地存在于古希腊社会中 ;第四 ,古希腊人鼓励生育 ,提倡优生优育 ,但在性别的选择上重男轻女  相似文献   

18.
神话是原始初民们的意识形态的表现,是人类在童年时代对自然、社会现象天真而幼稚的认识和解释。因为地理环境、民族心理的差异,各种文明的神话各不相同,体现出来的民族性格也大相径庭。希腊神话作为西方文化的两大源流之一,浸染了西方社会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神话也影响到日本、朝鲜等东亚文化,塑造了东方文化的独特气质。如果说希腊神话是海水汹涌下的磐石,那么中国神话就是水边草木的一抹清华。  相似文献   

19.
先秦儒家的君子人格蕴含着多重向度的价值内涵:以“道”或“仁”为己任使得君子有别于其他社会角色;与“知”或“智”相伴能够确保君子把握人类生活的目的以及在各种情境中进行合理的抉择;凭借“勇”,君子可以在道德理想与现实之间作出正确判断、捍卫人伦秩序和人自身的尊严。事实上,先秦儒家的君子人格正是以“仁”、“知”、“勇”三者的融会贯通作为道德理想,并由此建构起了批判现实的基本尺度。  相似文献   

20.
朝贡制度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模式之一。作为五礼之一的宾礼经过发展演变,形成独具特色的朝贡礼仪。明清时期,朝贡礼仪日益烦琐僵化。履行朝贡礼仪不仅是确立中外政治臣属关系的象征,也为近代中西文化冲突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