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政治学、美学、新闻工作者修养等多方面阐述了新闻摄影要努力挖掘视觉形象的内在信息,艺术地再现时代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王婷 《华章》2012,(31)
针对虚假新闻与新闻职业道德的探讨问题,文中介绍了新闻工作者道德修养与职业道德观,探讨了新闻工作者的自律意识与职业道德观,提出了新闻工作者的法律法规观念与职业道德观念,我我国新闻媒体要减少、杜绝虚假新闻现象,必须要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马克思主义观点的职业道德观.  相似文献   

3.
较高的业务能力修养是新闻从业者做好各种新闻采访和报道的基础.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了从事新闻采访、写作和编辑制作的技术与能力,才能掌握新闻工作的主动权.因此,当好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六种本领.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有些新闻工作者满足于一般层次上的新闻事件说明、忽视加强文学修养的实际情况,本文在阐明文学修养与新闻写作之间密切联系的基础上,着重从遣词造句、感受体验、构思结构、写人状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学修养在新闻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的历史语境下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新闻宣传、报道的工作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新闻工作者必须牢记这个根本宗旨,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在今天,新闻已成为人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也变得特殊起来。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闻事业市场将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同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有一部分新闻记者经不起诱惑,存在着违反职业道德、丧失职业精神的现象,如一些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以职谋私等时有发生。因此,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引起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学周刊C版》2017,(12):19-20
新闻工作者在整个新闻传播系统中具有核心要素,在舆论引导、文化传承、信息传播以及道德宣扬等多方面存在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在新闻传播重要的转型期,坚守新闻从业的核心价值观,服务社会、服务公众,促进社会公平公正,需要新闻工作者加强自我道德建设与提升个人素质修养。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使命和功能之一。新闻媒体所体现的监督作用 ,有着特殊的威慑力。要提高舆论监督的质量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新闻工作者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冲击,新闻从业者将面临更多的迷茫与诱惑,因此能否自觉抵制诱惑,守住职业道德底线也就成了新闻从业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就如何全面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规范新闻工作者的从业行为,加强他律与自律进行了分析,以期新闻从业者更加重视职业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所有新闻活动的根本原则。新闻的真实不同于艺术的真实,不容许虚构、夸大、矫饰。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复杂,有作风的原因,有业务水平工作经验的原因,有党风不正和社会风气不正的原因,有认识和表述事实的思想方法的原因等,主要是思想上错误倾向的影响。新闻工作者要提高自身修养,杜绝虚假新闻、失实新闻。  相似文献   

10.
翻译是一种双语言间的转换艺术,是科学,是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本文在分析中外名家关于本语和外语修养在翻译中的作用的代表性论述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针对目前存在于一部分翻译者中的错误观点和倾向,论证了中文修养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加强中文修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论江泽民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新闻宣传思想,形成并确立了完整而系统的江泽民新闻宣传理论.江泽民在新闻宣传工作方面确立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主流原则和主体原则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在30年的翻译生涯里翻译了50余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所翻译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大奖。同时,他也是一位汉学家,从事中国文学教学、研究30余年。葛浩文在文学翻译及中国文学海外传播领域的贡献和影响也使他成了海内外学者、评论家、研究者、媒体报刊关注的焦点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翻译思想及其译作的研究文献近年来日益增多,因此,对这类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对于翻译文学、海外汉学研究的推进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融媒时代”必然呼唤新闻传播的融通性人才,文章阐述了多媒体数字传播多种形态以及“融媒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情状,指出在坚守新闻传播教育基本规律的同时提出一些看法:跨媒体的课程体系、促进评估体系的创新、跨学科培养新闻人才等。  相似文献   

15.
萧乾的人生经历具有传奇色彩,他出身贫寒,但通过努力最终成为二战风云中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他的新闻特写融入文学笔法,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他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总结出许多宝贵的采写经验和新闻理念,对于今天的新闻工作者依然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燕京大学新闻学系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24年燕大新闻学系创设以后,为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和学系自身发展的需求,其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德才兼备的新闻从业人员”到“有创见及改革能力的领袖人才”的转变,在课程设置方面也作了相应调整和改革,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的统一,也推动了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新闻宣传为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新闻宣传在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舆论氛围方面还存在部分新闻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宣传重点没抓好、报道的深度不够、热点引导存在误区等不足和薄弱环节。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新闻宣传必须抓好新闻队伍建设、抓好重点和亮点报道、抓好热点引导  相似文献   

18.
2008年举办的中国北京奥运会期间,运用双语(中、英文)进行采访成了中国体育记者必需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传播学角度看,具备中、英文双语采访能力不仅能为国内观众及时传达赛事信息,也能让国外观众了解中国体育的状态与实力,并在国外观众面前树立中国媒体的新形象.因此,中国体育记者应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素质,如新闻敏感性、体育知识储备、中英文表达,以及相应的人际沟通能力,同时必需建立双语采访中的跨文化意识,增加双语采访中的专业信息含量,加强临场应变能力,增强自身综合素质,如此才能应对国际化传播中的体育赛事的报道,提升我国的新闻报道水平,树立崭新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视野·立场·责任——信息时代新闻记者的素质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新闻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化视野是新闻记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专业主义立场强调新闻记者在开展新闻活动时,必须融入时代精神,工作更加"专业";社会责任意识要求新闻记者在复杂的社会变迁中,坚守信息的纯粹.惟其如此,新闻记者才会在价值多元的时代,完成好信息的传递,实现自己的新闻理想.  相似文献   

20.
Presidential debate questions and the public agenda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residential debates have become an institutionalized component of presidential campaigns. Debates have been shown to create learning in voters and are capable of influencing vote choices. Although candidates have some control over their utterances, questions, usually asked by journalists, have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topics candidates can address. It is fashionable to criticize the questions posed by journalists in these “joint press conferences.” This study adds a new twist to media agenda‐setting, providing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voters’ issue interests influence the topics of journalists’ ques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estions asked by journalists in debates do not reflect the public interest. We recommend that future debates eschew the use of journalists as sources of questions for presidential deb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