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田野作业”亦称“田野调查”,是一种到调查对象所在地搜集实际资料的方法。在田野作业过程中,田野记录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关系到田野作业的成败。本文从田野记录的原则、田野记录的类型、田野记录应解决好的问题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师范生的教育田野学习不同于大学校园以课堂和书本知识为主的学习。它是一种知识学习、情感体验、技能与教育研究能力训练一体化的学习方式,是由坐而论道转向起而行之的综合学习。田野观察、田野访谈、田野操作是教育田野学习的主要方式,撰写个人田野学习生活史、田野调查报告、探究论文等是检验田野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观察秋天的田野,有条理地、具体形象地口述看到的景象。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昨天下午,我们出去观察了秋天的田野,大家觉得秋天的田野怎么样啦?(激发兴趣,揭示内容。) 生:秋天的田野景色十分迷人。生:多么美好啊!秋天的田野,风景如画。生:秋天的田野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师:好。今天我们就围绕秋天的田野进行口头作文,大家把看到的秋天田野的景物说出来。(板书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对山曼先生20年的民俗学田野作业进行回顾和梳理,并通过其田野作业理念、田野作业方式、成果及其影响来探讨山曼先生的田野作业特点,认为“山曼式的田野作业”重点体现在他“抢救”民俗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无处不在的田野”调查理念、独立的田野作业、平等的调查方式和民俗实物收藏的“系列癖”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田野作业作为一种调查研究方法,已经成为进行民俗学研究的主要手段。但是,与其他学科的田野作业相比,民俗学的田野作业缺乏一种反思的品格,需要对田野本身、调查者、真实性等几个核心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确立田野作业的两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6.
田野调查一直是地理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寻找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与KOLB学习圈理论之间的适切性,解读KOLB学习圈视角下的中学地理田野教学,为中学教师进行田野教学提供了一个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全新视角。笔者发现,KOLB学习圈理论所强调的个体体验正是地理田野教学的基础,同时,该理论也能对田野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特点进行心理学角度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田野调查法是多学科研究常用的有效方法,其对于民间文学研究同样具有可行性。《文化和社会语境下的缅族民间口头文学》是一书基于田野调查的民间文学研究著作。该书将田野调查与缅甸民间文学研究结合起来,对于研究田野调查方法在缅甸民间文学中的运用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该书作者进行缅族民间口头文学田野调查的分析,阐明田野调查方法在缅甸民间文学运用特点以及需要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田野调查是现代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通过田野调查我们能得到我们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并且还帮助我们体验生活。但是一直以来我们更多地是自己得到了收获,而接受调查的艺人却收益甚少,使得长久的田野关系不好建立。这就需要我们分析田野调查,吸取经验,为建立双向互助的田野关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9.
一、人类学中田野研究的涵义作为文化人类学的核心,田野研究既是一个人为的过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因为文化人类学家不同于所谓“硬科学”的研究者,他们调查和研究的是人类群体。在某种程度上讲,不同文化的人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同一文化的人之间也有差别。而且,机会、政治和历史的情况都是因时因地而异,这些情况也就增加了田野调查的独特性。田野研究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最初的田野研究主要是指一种田野调查或是田野作业即fieldw ork,是指人类学的研究者们到调查现场收集材料的过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研究范式,即field study,由此就给田野…  相似文献   

10.
田野调查作为民族志的基础,日益成为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一些偏差.应从田野调查所蕴含的取向、田野涵义的明确、运用适当性及局限性等方面探究在教育研究中如何认识和运用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11.
田野研究方法是现代社会文化人类学发生发展的开端,并对现代科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田野研究”是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的标志性方法。田野研究范式的发展为中国的科研带来了新的方式。本文对“田野研究”的内涵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与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田野研究方法对现代教育科研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田野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应用于职业教育研究领域,是对职业教育研究方法与成果的丰富与发展。通过笔者所在团队所进行的"工业机器人技术项目课程开发"这一案例的田野调查发现,职业教育田野研究剖释的是职业教育的真问题,追求的是对研究对象心理状态、行为模式的理解与把握,体悟的是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特殊调试与应用限度。在归纳职业教育田野研究的"案头""调查""分析"等程序之后,对田野研究进行职业教育本土化的推演与试炼,最终形成职业教育立场下的田野研究,即行动型田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夏天的田野     
田野总是给我一种想扑过去的冲动。田野给我的感觉是床的感觉,安全。这种安全不是高速公路上的告示牌上提到的安全。田野呈现的安全感是摆在那里的毫无危险的接纳,是归宿感。田野是母性的,但并不是慈爱,它  相似文献   

14.
田野研究到底算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属于研究的方法论,不但在学生那里存在困惑,在研究者那里同样有着疑虑。研究方法强调的是资料收集与分析技术,并不会对整个研究的原则思之再三,且彼此间具有清晰的边界。而田野研究下辖多种研究方法,而且它强调的不仅是技术,更强调遵循整体性、长期性等研究原则,因此田野研究与研究方法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人类学研究从书斋走向田野的转变是在实证主义方法论框架下完成的,而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田野研究科学性的反思又体现了田野研究的基础、开始了从实证主义方法论向人文主义方法论过渡,这两次转变都表明田野研究与方法论也不可等同。要给田野研究一个合理的定位,需要打破"研究方法-方法论"的二元认识结构。田野研究属于"研究方法"和"方法论"之外的"路径范式",这一定位可以帮助教育学研究逐渐形成"范式思维",当然前提是我们不能将田野研究太过"神化"。  相似文献   

15.
参与观察法是田野调查的最基本方法,而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可以说,脱离了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是没有个别访谈或缺少实地田野资料作为支撑的“安乐椅”式的理论研究,而没有参与观察法在田野调查中的运用,田野调查也不能成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互为依托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参与观察法是田野调查的最基本方法,而田野调查是人类学研究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可以说,脱离了田野工作的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是没有个别访谈或缺少实地田野资料作为支撑的“安乐椅”式的理论研究,而没有参与观察法在田野调查中的运用,田野调查也不能成为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这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互为依托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田野教育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需要依托具体学科才能彰显教育教学价值。文章通过分析田野教育与地理实践力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以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实践力的要求为标尺,以田野教育开展的四大原则为一级指标,构建田野教育中的地理实践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尽管民族院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但大学生对田野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田野调查需要亟待建立一个有章程、有目的的大学生田野调查协会,利用本院学生分布广、民族多的人才资源优势来保护和发扬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就民族院校田野调查的重要性及方法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山曼先生是一位有思想的民俗学田野作业实践者,他对民俗学田野作业伦理的操守和田野调查技术的艺术性运用,在田野调查中对民俗实物收集的重视、对调查资料的研究整理、对个体定点调查联合作业的倡导力推等,都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已有“田野研究”的概念和方法,来自于人类学。但对于田野研究的认识,存在着人类学立场与教育学立场的差异。这种差异分别体现在田野地点的选择、田野实践的方式、田野工作的评价等各个方面。通过立场辨析,总结梳理出“教育田野”研究的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