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邓晓旭  孙莹 《新闻知识》2012,(2):71-72,75
微博传播方式的便捷得到受众的青睐,其所关注的公共事件更是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郭美美事件"可谓其中引起关注度较高的事例。本文透过"郭美美事件"在新浪微博的发展,结合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简要概括并分析微博中舆论监督的平民化、实时性、广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微博近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监督回应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被监督方尤其是被监督官员很少利用微博进行回应。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微博舆论监督,以"表哥"杨达才案为个案,从现代媒介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话语权的重新分配,以及微博相较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回应中所具有的优势这两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呼吁在微博舆论监督迅速发展的时代,微博的舆论监督回应也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出现催生了舆论监督的新时代,就现状分析,微博舆论监督具有表达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一是公众对公共利益委托对象的信息披露直接实现了舆论监督;二是公民利用微博策划公共事件进行舆论监督;三是公众通过转发与评论微博的方式参与舆论监督;四是名人充当"意见领袖"引导微博舆论监督;五是微博中的传言亦有舆论监督的功能;六是微博舆论监督成为一种双向互动式的舆论监督。文章认为,随着微博的不断完善,微博舆论监督还将会出现更多更新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4.
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拥有如此众多的使用者,那么当其介入社会热点事件之中时,也必定拥有不可小视的力量.而事实也证明,微博已经成为参与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微博的舆论监督之中,一些用户成为了意见的重要影响者,笔者将他们称作是微博“意见领袖”.这些微博“意见领袖”所发布的信息往往在微博的舆论监督过程中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胡珊  杨锐晶 《新闻世界》2012,(11):68-69
本文通过对两起事件的分析,发现微博对事件的传播和解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微博既能发挥舆论引导功能,也能产生舆论监督作用,这是它能动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叶文丹 《新闻世界》2013,(7):144-146
【摘要】微博近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监督回应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被监督方尤其是被监督官员很少利用微博进行回应。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微博舆论监督,以“表哥”杨达才案为个案,从现代媒介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话语权的重新分配,以及微博相较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回应中所具有的优势这两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呼吁在微博舆论监督迅速发展的时代,微博的舆论监督回应也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7.
王寒 《新闻世界》2013,(7):182-183
【摘要】微博舆情对社会的影响力随着微博用户数量的递增而加强。本文以褚朝新为家乡的呐喊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事件的舆情演变过程来探讨微博时代我国在舆论监督方面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微博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形式向我们传递信息,对社会新秩序的建构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表哥"事件为例,从传统单一的文字语言建构的特点对比、微博的传播特性、舆论监督与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分析阐述新媒体时代微博图片在构建社会新秩序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们使用微博的形式多种多样,微博问政、微博购物相继出现,微博舆论监督作为微博使用的形式之一,其内容已经成为了微博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带来的影响也对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何为微博舆论监督?笔者认为,微博舆论监督是微博使用者通过微博信息的发布、接收与分享等活动对个体和组织形成舆论压力,从而最终达到监督功效的活动.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微博舆论监督的主体与监督对象更加多样,微博舆论监督的过程与结果更难预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2009年看作微博元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微博这个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舆论的重要集散地,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正是当前语境下微博效应的经典描述。从唐骏学历门到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再到最近的郭美美事件,诸多热点事件在微博上酝酿、发酵,以郭美美事件为例,关注人次超亿,搜索超800万次,超越以往任何娱乐事件。本文中,笔者以郭美美事件为切入点,从舆论监督角度出发,分析基于微博平台上的舆论监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随着微博的日益兴盛,微博已逐渐取代BBS、博客成为网络爆料的第一选择,随着一个个社会事件借助微博发酵并蔓延,微博正逐渐成为反腐调查的重要舆论监督场。本文以"表哥"事件为例,分析反腐事件的微博舆论传播特征以及其带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微博传播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中坚力量,因其特有的传播特点对越来越多的社会公共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选取"小悦悦事件"在微博上引起的热议为例,通过对新浪微博的样本分析,着重阐述微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此事件关注重点的变化,以及微博对提升公民社会道德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无线互联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应用的普及,带领我们走进了以个人传播为主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人。①新浪微博2013年上半年注册用户已达到5.36亿人。作为活跃度极高的信息传播空间,微博已经成为当下网民进行自媒体传播的重要工具和载体。经历了3个春秋发展起来的微博,已经从快速上升期走向成熟期。网民刷微博的诉求越来越集中的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对以政府为代表的公权力进行舆论监督"、"对造成负面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件进行问责""、进行日常或特定事件下的情绪宣  相似文献   

14.
南冰 《新闻世界》2014,(12):76-77
微博的兴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成为信息流通和意见聚合的重要平台,在微博平台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域,舆论监督现象凸显。本文分析了微博舆论的生成机制及其产生的舆论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网络监督的力量逐渐发展壮大."天价香烟事件"、"杭州飙车案"、"邓玉娇案"等一系列网络舆论监督成功案例已经凸显了网络在公共舆论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以网络为载体的舆论监督,特别是对特殊利益团体的监督,成效非凡.网络充分发挥了其舆论监督作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意潮流.  相似文献   

16.
齐宏彪 《今传媒》2012,(6):144-145
微博是一个意见自由市场,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中,任何人都可以平等的发言。在公共事件中,由微博舆论场自发形成的"意见领袖"成为事件传播的重要节点,这些"热点"影响着公共事件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也无形中引导着事件的发展方向。在公共事件传播过程中,不同"意见领袖"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他们对议题的积极引导对公共事件的良性运行起到建设作用,但是微博的"开路"传播及其片段化的言说模式,也使"意见领袖"遭遇了危机。  相似文献   

17.
以微博为首的新兴网络媒体的快速普及,标志着Web2.0时代中的舆论监督正朝着以公众主导的模式发展。微博"围观"成为网络舆论监督行为的典型表现之一。运用福柯的微观权力学对网络舆论监督行为的权力运作和规范机制加以分析得出,"围观"通过微小个体的话语力量的聚集产生出巨大的规训力量,并通过法律、市场、社会规范和架构将其规范作用从网络虚拟空间转移到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8.
李东  高雪新 《新闻世界》2013,(5):181-182
从"宜黄拆迁事件"到"表叔事件"等,微博成为舆论监督的阵地,一时间围观就是力量成为一句激励人心的口号。本文对微博监督的功能做简要的分析,以期微博能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工具。  相似文献   

19.
论危机事件中的“微博效应”及理性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萍 《编辑之友》2011,(11):59-60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手段,影响日盛。其在危机事件中更是彰显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少评论称"从社交工具到舆论监督利器,微博改变社会生态"。[1]而微博在其兴盛背后也呈现出"乱象",如谣言、谩骂、假象屡屡可见。如何应对微博的  相似文献   

20.
戴嘉宜 《新闻世界》2011,(7):130-131
近年来,微博已成为网络舆论的强力推手,在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在涉及到公共利益的突发事件的讨论中,显示出了其巨大的信息扩散能力和舆论监督作用。本文以新浪微博上关于"乐清事件"的讨论为例,对微博主们从微博平台上的言论互动到付诸行动成立"观察团"这一现象作出分析,以期为微博的良性发展提供具有可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