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民生新闻节目,按照选题来源,大体可分为自采和编辑两大类。自采类民生新闻节目,以新闻热线为主要选题来源,很多选题都是观众要寻求帮助的,节目内容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记者的采访,不少问题迎刃而解,这样,在观众中自然就树立了节目形象,节目的品牌和口碑也在记者的一次次采访中建立起来了。自采类新闻节目是观众收看的刚性需求。而编辑类民生新闻节目,主要以整合非本地新闻为主,节目功能是向观众传递信息而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实践.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在2004年创办了以民生新闻为主体的大型新闻资讯栏目"民生大参考".之所以称为"大型",是因为该栏目从规模到结构,从形态到语态都打破了以往新闻栏目的模式.新闻取舍标准紧紧围绕"五度"展开,创造了民生新闻比较鲜明的特色.时至今日该栏目仍然在发挥着重要影响,在本土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五度"标准也成为众多民生新闻栏目的标尺.  相似文献   

3.
吉安电视台民生新闻《今晚八点》在开播初期,“不患无选题,只十白拍不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生新闻栏目的一些通病就渐渐显露出来了:一边是记者大叫“题材少”,一边是观众抱怨“档次低”,栏目一度面临着好选题难找、好线索难求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往往反映的是百姓身边的事,电视民生新闻写作中既要注重导语和结尾的写作,熟练运用导语和结尾写作的各种手法,也要讲究叙事方式,注意"闲笔"的运用,以达到吸引观众、留住观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县级电视媒体民生新闻弱化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庆华 《视听界》2006,(6):97-97
如果仅仅论电视媒体与观众的地理距离,处于最基层的县级台无疑是有优势的。但在最贴近受众、最令观众欢迎的民生新闻上,县级台却是被弱化的。民生新闻突破了上情下达、正襟危坐、一脸严肃的“综合新闻”模式,电视镜头的视角放平,反映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在电视新闻的传播中,来自百姓的信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令人遗憾的是,在各大电视台以民生新闻贴近受众的同时,作为最靠近民众的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基本上还是沿袭过去的形式、内容,其贴近程度远远不如地市、省台和央视。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弱化的原因是多重的,笔者试对其作一初探。原…  相似文献   

6.
倪沫 《东南传播》2011,(2):112-113
民生新闻要突破选题狭窄、内容琐碎、部分节目操作流于庸俗的瓶颈,宜用好"大题小作"和"大题小作"的辩证法,即运作宏大选题时宜寻找或策划最佳切入口,用生动的故事见微知著反映大主题;报道"小题"时,宜加强媒体的理性介入和合理引导,充分挖掘小选题背后的意涵,使得报道体现一定的深度,发挥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从而让观众在"消费"这些"新奇特、假丑恶"式的市井琐闻时,能带着一定的价值判断来看待和接受。大题之"大",大在选题的视野和层次的宏观;大作之"大",大在选题操作中对意义和内涵的提炼、提升;小题之"小",小在选题的贴近和家常;小作之"小",小在选题操作中的最佳切入口。"大"胜在宏观和深刻,"小"胜在亲切和感性。在民生新闻中,"大"与"小"相辅相成,新闻若能在"大"与"小"之间找到平衡点,或由小而大,或由大化小,就能达到殊途同归、生动与深度并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初期的民生新闻靠着一种原生态的表现,靠着与百姓的家长里短的先天贴近性,第一时间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观众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力。随着民生新闻新闻样式地位的确立,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比如选题、风格的同质化,主题和内容的猎奇化,内容编排的琐碎化、低俗化倾向,在迅速  相似文献   

8.
地震报道这样的重大选题,除了央视、各大卫视等电视媒体外,对新闻性有追求的地面民生新闻频道也有自己的操作规程。本文以安徽广播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的地震报道操作为例,展现地面频道民生新闻栏目对于地震选题的报道原则、选题方向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比比皆是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脱颖而出,并且在众多形式各异的节目中有效抢占市场收视份额?“无民生不经济,无经济不民生。”因此,民生新闻改变传统单一的“民生新闻”,创新为“民生经济新闻”不失为一条新路子。即打破所谓民生选题与经济选题的界限,在新闻采访实践中将民生视点与经济视点结合,拓宽思路,针对不同类型选题在新闻切入点上大做文章,跳出传统民生新闻只关注民生的窠臼,深度挖掘、高度探求、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广泛呈现,找准与普通民生新闻不同的新闻角度与视点,体现市场经济时代下民生新闻的新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民生"类栏目都是各大媒体的收视"王牌"。实践证明,哪家媒体的新闻宣传对民生关切更到位,观众对哪家媒体的认知、喜爱和信任程度就会越高。"关注民生"既是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和落实,也是增强电视节目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关注民情更要服务民生。地方电视台应发挥自身优势,增强服务意识。节目要从"关注你"到"帮助你",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排忧解难,这样的节目才能好看、好用,观众才离不开、抢不走。多采用平民化的视角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相关信息,提供生活参考。如在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1.
项晖 《东南传播》2016,(11):34-36
近些年,关注普通民众、贴近百姓生活的民生新闻节目风生水起,民生新闻之所以受到观众的热捧,离不开它自身鲜明的"亲民"特质。《第一帮帮团》作为民生新闻队伍中的后起之秀,融入了帮忙的理念,也有着鲜明的民生新闻特色。本文将从选题平民化、角色化报道、故事化叙述、品牌化推广这四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翀  孙娜 《大观周刊》2012,(47):50-50
经过多年的发展,电视民生新闻一开始那种“收视飘红、所向披靡”的凌厉攻势已经在观众的集体“审美疲劳”中败下阵来:那些“一地鸡毛式”的琐碎选题已经无法满足自媒体时代观众对信息“知其所以然”的深度渴望;而一些娱乐化、甚至庸俗化的内容更是在短时满足观众猎奇心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消减着新闻媒体的公正严肃性。可以说,民生新闻已经走到了一个必须升级换代、沉下去出思想的境地中。不改,前面死路一条;惟有改,才能在电视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格局下打开一条通道,让有着广泛受众基础的民生新闻快车驶向更有希望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正>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从人们的生存空间出发,关注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欢乐,再通过先进的通信手段进行媒体传播,在具有足够的时效的同时,保障和观众的情感互动,易于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因此,民生新闻体现的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新体裁。但是,我们都知道,新闻报道极为注重真实性。因此,对于新闻来说,真实性应该算是新闻的生命。那么,对民生新闻而言,真实性当然也不例外。在现实的新闻写作中,随着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新闻写作出现了不少新方法,尤其是民生新闻写作,方法更是百花齐放,而其中又以"故事化写作"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王应军 《新闻界》2012,(16):34-37
当前,民生新闻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地方电视台开辟了大量民生新闻栏目,但栏目质量良莠不齐,存在诸多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民生新闻栏目不讲究编辑意识,不重视编排,栏目占用了很多的播出时间,却没能给观众提供足够、有效的节目信息量,严重影响了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提高和节目的传播效果。本文拟从选题优化、编辑意识、传播符号三个方面对民生新闻栏目的信息量管理和控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在短时间响遍大江南北,众多电视媒体都把它作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王牌。如何克服民生新闻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实现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笔者以《热线777》栏目为例,探讨民生新闻如何贴近观众,真实反映当下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的报道题材多数涉及民众微观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报道方式由俯视向平视转变,叙述方式由教化向故事化转变,满足了普通观众对获取生活中相关信息的渴望与诉求,受到人们群众的欢迎。一、电视民生新闻如何选题。电视民生新闻成功与否,关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从诞生之日就引起"百家争鸣".如果今天还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民生新闻?"也许业内的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太落伍了吧.民生新闻已经遍地开花了,还问这样的问题?"这正真实地反映了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境地:它真正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地方台民生新闻往往局限于节目琐碎繁杂,选题庸俗杂乱,形式单一呆板,不能吸引观众的目光。本文从民生新闻的定位、运行形式、编排策划和节目延伸等方面,阐述了地方台做好民生新闻应该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不少城市台的同行感叹时政新闻栏目难做,收视率老是上不去,观众总是不喜观看时政新闻栏目。有的城市台见民生类新闻栏目广受当地观众青睐,也将一些民生类内容放到时政栏目中,想用这样的手法来增强时政新闻栏目的吸引力,导致整档时政新闻栏目不伦不类,节目的平衡性被打破,风格难以统一,给人以杂乱无序的感觉,收视率还是不理想。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从诞生之日就引起"百家争鸣".如果今天还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什么是民生新闻?"也许业内的很多人会嗤之以鼻:"太落伍了吧.民生新闻已经遍地开花了,还问这样的问题?"这正真实地反映了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面临的境地:它真正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