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儿童教育是一种在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实施的、针对儿童素质发展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的开展属于社会化教育的范畴,也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社区的儿童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入手,加深了对这一课题的研讨。为了了解国内外社区儿童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把握学者对课题的研究动向,本文对国内外学者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为21世纪中国儿童教育确立了新的主题。儿童发展,儿童参与的总体目标和国际化标准,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期要创新儿童教育工作,就必须认真实践这一理念,以创新的思路来探索少年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当前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当前儿童教育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冯建华俞国良儿童教育是一个极富生机的研究领域。自八十年代以来,儿童教育的性质、任务、内容和结构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与儿童教育相关的几个重要课题又重新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诸如,如何加深对儿童发展和儿童学习问题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问题的提出对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研究,将为我国基础教育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导,并对我国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从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关于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评价研究,二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评价研究。多数研究主要关注1儿童青少年的智力与学业发展,比如儿童的认知风格、学习策略、学习困难、学习潜力等方面的研究;2人格与社会行为的发展,如儿童的社会技能、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学校适应、问题行为以及儿童的情绪困扰研究。从…  相似文献   

5.
当前儿童教育中出现了两种误区现象:对儿童的学习反应过热和对儿童学习以外的事情反应过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儿童教育的理论认识不够;片面追求智力的成长;忽视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整体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学习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在注重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同时促进儿童向更高阶段发展;同时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儿童,促进儿童全面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儿童教育别有建树,他在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通过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当前儿童教育中出现了两种误区现象:对儿童的学习反应过"热"和对儿童学习以外的事情反应过"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儿童教育的理论认识不够;片面追求智力的成长;忽视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以及整体的发展。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学习儿童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加深对儿童的认识和理解;在注重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同时促进儿童向更高阶段发展;同时用整体的观点来看待儿童,促进儿童全面均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所谓生活化,主要是指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兴趣、生活情感和社会认知水平。随着对智障儿童教育研究的深入,我们认识到现行的课程和教材使用性低,不能满足智障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最终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针对目前这种现状,’我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对课程内容打破各学科的逻辑体系以及各学科间相互隔离框架。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以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规律。针对这些方面,我们大胆进行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初探。  相似文献   

9.
杜威和陶行知在反对传统儿童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形成了他们各自的儿童教育观点,其核心是尊重儿童,解放儿童,儿童教育与生活和社会相联系。二者的儿童教育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本文主要是对二者的儿童教育观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的儿童教育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将其全部心血都倾注到幼儿教育之中,他用自己一生辛勤耕耘的硕果向我们揭示了正确的儿童教育观的内涵。一、确立科学的儿童观是儿童教育的前提条件儿童的心理是相当复杂的,准确地了解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从而正确地认识儿童,这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前提条件。陈鹤琴深入到儿童世界之中,通过认真的观察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有了科学的认识。他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不是身体较小的成人。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特点和需要,有着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深入…  相似文献   

11.
对儿童期的认识是儿童教育的理论基石。文章对儿童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一种生物事实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历史回溯。儿童期的存在为教育提供了生物学前提,教育在可能性到现实性的选择中,既要遵循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也要检视文化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中美儿童博物馆发展史、发展基础理论、发展历程、核心理念、使命、支撑方式,诊断我国儿童博物馆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宣传渠道多样化、博物馆儿童教育普及化和儿童博物馆运行机制多元化,以期对我国儿童博物馆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认为,教育目前值得研究的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区域教育发展如何均衡化的问题;另一个是区域教育均衡化发展特色如何评估的问题。前一个问题正是目前我国教育俩临的突出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教育不够公平,二是教育水平不够高。这两个问题是社会各界最关注的,也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关注的问题: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研究这两个紧密联系的问题,在全国也是有普遍意义的。目前,大家对均衡教育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对均衡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量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对教育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如何定位仍存在争议。因此,研究这两个题目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研究重心的进一步下移,0~12岁儿童教育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刊自2016年第2期起,开设《0~12岁儿童教育发展研究》专栏,集中展示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一、论题不限。凡以0~12岁儿童教育发展为主题的研究论文,包含但不限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探究、教育理念更新、课程改革实践、师资队伍培养策略、相关学科建设等,均可投稿本专栏。  相似文献   

15.
多数人认为儿童发展研究集中在心理学领域,对于人类学领域相关研究则了解甚少。因此,为使当代的儿童教育建立在对儿童更广泛的了解之上,有必要从人类学视角对西方儿童发展研究作一概述,以形成更适合于儿童成长的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6.
儿童研究是儿童教育研究的基础。一个世纪以来,儿童教育学对儿童发展的理解主要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心理学在整体地认识儿童的精神成长这一问题上存在方法论局限。儿童精神成长研究属于对儿童成长过程的总体研究。它将儿童视为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尝试在哲学、生物学、人类学、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野中,顺着个体精神现象发生的逻辑,采取生物学—现象学的发生学取向,从种系进化与个体发展的连续进程来探讨儿童的精神成长,呈现个体精神发生的内在潜能和自然的步骤、发展的内在自组织机制、环境条件以及现实的发展形态。这一问题是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原点问题,对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将会影响到各学科领域儿童研究的立场、问题、方法,并有助于推动社会文化层面孕育总体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从而影响在儿童教育实践中参与起作用的全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慢的艺术是对当下教育快节奏现象的反思批判。慢教育的思想有其历史沿革,可见诸某些思想家关于教育思想的表述中。依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慢教育理应成为儿童教育的秉性。然而,现实的诸多因素消解了慢教育,形成他者对儿童"占有"的课程化生长,自然对儿童成长产生一定的危害。慢教育理念可以得到科学理论的论证,亦为儿童教育发展阐明了指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这一重要命题,这是几十年来理论工作者和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研究的发展的逻辑结果。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有利于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这一重大课题研究的深化。所涉及的主要研究文献包含党的发展理论、党的领导体制、党的领导能力、党的执政能力、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国外政党领导发展能力六个研究主题。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作了回顾性评价,认为已有研究对党领导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和前提性问题的探索,对党领导发展的内容作出了观念上的准备,对国外政党领导发展的经验教训的研究构成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用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法,选取181名回族儿童、174名汉族儿童作为被试者,研究了文化差异条件下回汉儿童认知发展的区别。根据研究发现:回汉儿童的认知发展差异不明显。回汉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均随年龄增长不断提升,总体呈现出同步发展态势,但汉族儿童的认知发展速度要高于回族儿童;回族散居女童的认知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因此,积极发展宁南山区回汉儿童的认知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儿童教育是推动认知理论发展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20.
破解城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三大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了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群体。2004年5月,教育部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讨座谈会"。2005年5月,全国妇联等单位召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2006年9月,全国妇联召开"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电视电话会"。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2007年则是我国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我们在新年第1期重点推出"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专题,特别约请了重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专家、教师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这是《今日教育》长期关注农村教育、致力于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几位专家和老师,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编号:06XSH001)和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编号:06jwsk107)的课题负责人或主研人员。在本专题中,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反映了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期望本专题能引发广大读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