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增雨防雹火箭作业系统是新一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理想工具,通过对火箭增雨防雹作业相关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将有效规范火箭增雨防雹作业,从而提高作业效率,保证作业安全,充分达到增雨防雹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气象灾害分布面积广、频率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为重要的防灾减灾手段,在气象防灾减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增雨、防雹中效果最为明显,而近年来,大气科学整体水平已有长足进展,综合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新型的催化剂等促进了人工增雨技术的发展,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激光粒度气象仪(Parsivel)是一种现代化的以激光为基础的光学测量系统。本文简要介绍了激光气象粒度仪(Parsivel)的仪器功能,数据传输以及软件功能模块;并借助激光气象粒度仪(Parsivel)在江西省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中成功应用的范例,探讨了激光粒度气象仪(Parsivel)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气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变化规律、光速和声速差以及三角函数估算人工防雹(增雨)催化弹的射程和仰角,同时,采用合适的高炮、火箭多弹作业方法,将催化剂播撒在强对流云内-10℃至-25℃层结高度各个部位中,从而有效提高人工防雹、增雨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人工防雹用弹量计算的物理基础上,引用了三种人工防雹用弹量近似计算方法,三种方案的用弹量计算结果与2006~2007年青海省人工防雹典型实例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适合青海地区采用的人工防雹用弹量近似计算方案,为合理用弹、提高防雹作业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参考《翁牛特旗第三次农牧业气候区划》应用1957~2000年的翁牛特旗乌丹站观测记录,试图通过对翁牛特旗干旱、冰雹、霜冻三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应对措施,进而对人工影响天气的投入与效益进行比对。认为,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人工增雨(飞机、火箭)、人工防霜、高炮防雹对抵御自然灾害确实行之有效。政府部门应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经费的投入更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21)
人工影响天气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惠及民生的重要事业,也是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手段。围绕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需求,加快推进基层人工影响天气现代化建设,提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能力、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效益,充分发挥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在气象防灾减灾、保障粮食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证明,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效果在防雹作业保护区可减少受灾面积50%-80%;在增雨作业的炮点及其附近和下风方向可增加降雨200%-40%,随着科技的发展,各项技术不断提高完善,为此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黑龙江省龙镇农场的工作经验进行阐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藏高原人工增雨作业的流程为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估算积雨云的降水量和效率,测算用弹数量,选择作业的部位、时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怀志 《科技风》2014,(10):73-73
经济的发展推动科技的进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气象灾害的防治中,通过合理的气候资源利用,满足地区需求情况。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增雨效果能够为有需求地区达到良好的抗旱作用。在贵州省部分地区容易出现干旱灾害,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有效降低灾害损失。本文将就贵州的飞机人工增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人工增雨作业带来的效益,以及提出为了更好的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2年4月24日石家庄市平山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全程指挥、监测了此次人工增雨全过程.通过分析此次人工增雨前后雷达回波演变情况,发现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后,雷达回波强度增强、液态含水量增加、回波顶高向上扩展,作业影响区降水增多,说明增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江瑶  冯爽  程莹 《科技通报》2021,37(4):23-27,32
2019年10~12月,浙江人工增雨作业共227次,为历年来最多且远超其它月份.利用10~12月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及探空反演资料进行分析,将适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天气类型分为五类,分别是冷空气型、切变线型、高空槽型、台风型和低空急流型,其中冷空气是最宜开展人工增雨的影响系统.根据各天气系统的特征建立了相应的增雨作业...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科学知识有限,古人认为复杂的天气变化由"神仙"控制,因此,遇到干旱天气常举行祈雨仪式。如今,人类掌握了足够丰富的气象学知识,不仅可以及时预报天气,还能采用人工手段影响天气。人工影响天气是指在一定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下,通过人工催化等技术手段,对局部区域内大气中的物理过程施加影响,使其发生某种变化,从而达到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的一种措施。主要分为人工增雨、人工消云减雨、人工防雹、人工消雾等。  相似文献   

14.
利用GoogleEarth确定人工增雨预设阵地,使增雨防雹火箭飞行轨迹以及落区远离村庄、集市、油库、仓库、输电线路等,尽可能避免火箭异常坠落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区的防雹现状,选取人工影响天气示范基地--江孜县作为防雹效果检验的试验区进行较系统的统计分析,以期在人工防雹效果检验的研究方面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的现状,从防灾减灾抗灾和保障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制定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规范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对锡林郭勒盟(简称锡盟)2014年5月9日~11日降水天气过程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及降水天气系统对人工增雨作业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增雨作业必须在一定的天气系统条件下进行,合理把握时机和科学作业是提高增雨效益的关键。此次降水过程,高空环流形势有利于增雨作业的实施;同时从探空资料和云图来看:0℃层高度、低层适宜的风速风向、大范围中低云层的覆盖也是有利于飞机增雨作业的开展。自动雨量站实时雨量资料对作业过程的监测、指挥、效果检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有利条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汉武  李春 《西藏科技》2002,(12):53-55
本文根据我们两年(2000~2001年)来在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试验研究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对有利于拉萨地区人工增雨作业开展的天气系统类型、积状云和层状云作业天气条件、增雨作业时机及相关的组织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以供在拉萨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入夏以来,人们谈论最多的环境话题就是太湖爆发蓝藻,导致江苏无锡整个城市自来水供水中断的问题。为缓解太湖蓝藻灾情,2007年5月31日下午和6月1日凌晨,在太湖地区实施了火箭人工增雨作业,取得了明显的增雨效果。这次人工增雨在太湖周边布设作业点8个,共发射火箭弹39枚,增加了太湖水容量。太湖周边普降中雨,局部大雨。有43个监测站降水量达到20毫米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能够采用多种方法影响天气",呼风唤雨"已不再是幻想。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上游地区大气云水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 开发黄河上游大气水资源的可行性1.1 人工增雨技术的历史和国内外现状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产生于1946年,是大气科学的应用技术。美国、前苏联、以色列等国家对人工增雨的机理和有关科学技术进行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其总体水平处在国际前列。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1/4,特别是“三北”地区,干旱缺水已成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目前,全国各省(区)都不同规模地开展了人工增雨工作,实施高炮人工增雨的县近千个,拥有高炮(火箭)6000多门,开展飞机人工增雨的省达20多个,全年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