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契丹巫教与萨满教在宗教内涵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别.一、契丹巫教早于萨满教.二、契丹巫教超越了原始宗教的范畴.在论及辽代契丹本民族宗教时使用“契丹巫教”这一称谓更为适当.  相似文献   

2.
契丹文文学在辽代的崛起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长城以北大草原上独特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契丹人威武有加、健勇无比的民族精神,也孕育了契丹人质朴刚健、真率自然的文学艺术。而契丹民族与其他民族共同创造的包括契丹文文学在内的有辽一代文学,则给相激相融、互动互补的中华文化北雄南秀、异彩纷呈的历史格局注入了新的因子与新的活力,为辽、宋、金、元时期文学的转型提供了一个走势强劲的起点。  相似文献   

3.
陈婷婷 《考试周刊》2012,(72):27-28
辽朝是以契丹族为主体联合其他民族所建立起来的多民族政权,所以其宗教信仰也呈现出契丹族本土原始宗教信仰与外来儒、佛、道三教相结合,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契丹族像许多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一样信仰萨满教,崇拜自然、图腾、祖先。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随着建国前后汉族、渤海等各民族人口的迁入,儒、佛、道三教也逐渐传播到了辽朝。神册三年(918年)五月辽太祖诏建孔子庙、佛寺、道观嘲。四年(919年)“秋八月丁酉,谒孔子庙,命皇后、皇太子分谒寺观”。体现了统治者推行三教并立的政策,最终形成了儒、佛、道三教并存的局面。辽上京地区是契丹族的核心区域,在这一地区的儒、佛、道三教兴起相对较早,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4.
辽代政权是契丹民族建立的。辽建国后根据其疆域辽阔和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首创四时捺钵制度。捺钵制度被金、元、清三朝继承和发展,盛行不衰,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契丹是古代北方地区古老的民族,在历史上建立了辽政权,在本民族与中原王朝及周邻民族的往来中,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并在辽代墓葬壁画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契丹的历朝皇帝都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使畜牧业、农业、渔猎、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这些经济类型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契丹人食物的全部来源,饮食文化在此基础上展开与发生。在辽代墓葬壁画中,以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获取食物来源的经济类型场面和备食、烹饪、宴饮、进酒、进茶、茶道等饮食过程,形象生动,画面宏大,反映了契丹民族对饮食文化的热衷和挚爱。  相似文献   

6.
与宋朝并立的还有北方 3个少数民族的王朝 ,它们是契丹民族的辽 ,女真民族的金 ,党项民族的西夏。它们的首都的区位与宋王朝的首都区位有很多关联 ,现分述如下。辽的首都 辽是契丹人建立的国家。契丹人在唐时居于西辽河与大兴安岭东麓一带 ,以游牧与渔猎为生。大约于隋、唐之际 ,其各部由分散活动开始走向联合 ,并向辽河中下游发展。唐末时 ,耶律阿保机统领其部落联盟发展起来。这时 ,中原混乱 ,大批汉人避地契丹辖境 ,汉人的生产技术与文化也随之大量传入契丹。公元 916年 ,耶律阿保机在汉族官员的辅佐下 ,仿中原王朝模式 ,称帝 (辽太祖 )…  相似文献   

7.
辽代契丹民族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其中的居住与出行文化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契丹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特殊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也决定了特定的居住和出行形式,以及相关的文化现象。在居住与出行中,更多地体现出毡帐为居、车马为行的特点,同时还融入中原地区汉族的居住与出行的文化特色,一方面反映了契丹族传统的物质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与中原汉族文化相融的状况,并且在辽墓壁画中直观地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辽、金时期契丹人的婚姻主要是耶律和萧氏两姓间的通婚,进人蒙元时代,契丹两姓传统婚姻模式开始受到大的冲击,契丹人的婚姻呈现多样化特点,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均成为契丹人联姻的对象,而与汉人间的婚姻,又是契丹人婚姻发展的主流.多元通婚的日益普遍使得契丹人渐失本民族的特征,成为日后契丹族逐渐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契丹族不仅建立了威震东亚的辽朝政权,而且与其他北方民族一起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与农耕文明并驾齐驱的游牧文明。其中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捺钵文化”,则是契丹民族独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对捺钵文化的历史追寻和勾稽探索,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内涵,而且将为丰富与补充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白川州由私城而转为头下州,后被没入,再转为斡鲁朵辖州及文忠王府属州,在辽代州县中具有特殊性和典型意义。白川州所经历的变化,贯穿于契丹民族由部落组织到国家政权建立及巩固的全部过程。辽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统治方式调整,多与白川州历史变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契丹所建辽朝以华夏正统王朝自居。这是它们不同于以往绝大多数非汉族政权的显著特点。中国古代正统观的发展分为先秦中原地区正统观、汉民族正统观和中华民族统一正统观三个时期。辽人的正统观处在第三个时期之始,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辽人正统观在本时期文学中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契丹是我国古老的民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特有的民族文化。元代契丹人充分利用其民族文化为元时期的历史贡献力量,对元统治民族蒙古的文化有着特殊影响;而作为蒙古统治下的契丹人,其文化发展必然受到蒙古文化的影响。契丹与蒙古民族,通过在文字、语言、姓氏、习俗等方面的互相交流,繁荣了契-蒙民族问的固有文化,使得两民族得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辽、金、元三个皇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和西夏、两宋的历史或相联系,或相衔接,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自魏晋南北朝隋唐之后,又一个多民族大迁移、大组合、大融合的历史面貌。辽、金、元三朝历史的重要,还集中反映在它们都是以少数民族即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的贵族为主建立的皇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4.
达斡尔族历史上是居住在黑龙江以北的广阔地带,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渔猎,生息*衍.关于族源,有些史学家认为达斡尔佳是契丹的后汉,因其语言、历史传说及一些风俗习惯与辽代的契丹人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认为,达斡尔族原是辽契丹的一支,于金灭江后北迁至黑龙江以北发展起来的。17世纪中叶,由于沙俄侵入显龙江流域,江北的达四尔族为了躲进沙俄的侵扰,被迫南迁至嫩江流域一带.公元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统治者为了征服新疆反清的准阿尔部,在东北抽调了达斡尔等民族的士兵西征。当时,达斡尔、钢温克族官兵以“索伦营”的名义编入…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并通过婚丧礼仪和衣食住等方面的特色而表现出来。这些情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我们考察、研究一个民族历史的重要方面。契丹族是由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发展而来的,主要活动在大兴安岭南麓,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城,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自契丹之名始见于《魏书》,到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领导建立辽王朝,大约经历了五百年之久,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里,有关契丹族丧葬方面的记载,一直是很少的。在《魏书·契丹传》中,仅有一条“嫁娶之际,以青毯为上服”婚事方面的记载。后在《北史·契丹传》中始有“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焚化时还聚众酹酒唱起:“冬  相似文献   

16.
契丹辽朝虽然是游牧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但早已在其前史中就开始接触州县行政了。循契丹辽朝州县建置的发展脉络,以州县人口来源为根据,契丹辽朝州县大体可分为移民州县、燕云接收州县和边防城三类。契丹辽朝移民州县的设置和燕云州县的整体接收,巧妙地解决了原有部落组织的保留与中原州县行政的移植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充分地体现了契丹辽朝"因俗而治"的统治策略,而且透视出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轨迹。  相似文献   

17.
辽代玉器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本无用玉传统,建国后却大量使用玉器。从造型、文饰、功能上分析辽代玉器,可基本概括出其主要汇蓄有中原汉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佛教文化、契丹民族文化等因素。分析辽代玉器的文化因素,对研究辽代物质文化、对外交流、民族传统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试论辽代的双轨行政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北、南分制,契丹人与汉人“因俗而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是辽代统治的一大特色。本文试就辽代北、南分制的双轨行政制度略加阐述。 一、双轨制度是历史的产物 1.汉文化对契丹的冲击和影响 正当中原处于五代十国分裂割据之际,契丹族在北方草原上日渐兴盛。公元916年(神州元年),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从此称雄北国,威震四方,形成“东至于海,西至金沙,暨于流沙,北至(?)河,南至白沟”的大辽帝国,同后来的中原北宋王朝相抗衡,历时二百余年。  相似文献   

19.
玉田韩氏家族为辽朝继皇族耶律氏和后族萧氏之后的第三大家族,终辽之世,地位极为显赫。韩氏家族契丹化有两个特征:一是契丹化较早,自韩知古晚年起,就呈现出自然同化的趋势;二是契丹化更为彻底,包括血统、民族风俗、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理的认同。韩氏在契丹化的过程中,除了与契丹族通婚,还有起契丹名、接受契丹婚俗、崇尚武力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韩氏家族最终融入契丹上层社会,直至跻身于皇族之列。  相似文献   

20.
号称草原帝国的辽王朝,尽管其主体民族是契丹,但其人口的社会构成却是以汉族为多数。数量众多的辽属汉人在辽朝的创建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考其来源,主要有本土固有、乱世流入和割地划归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