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中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星 《今传媒》2012,(3):147-148
在文化、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和传媒市场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是必然的,媒体消费主义一方面体现在媒体对消费主义价值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另一方面表现为媒体自身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本文主要通过媒体的运作理念、制度安排、生产流程和叙述模式对媒体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2.
传媒消费主义热潮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各类媒体内容和形式的种种表现,不难透视出媒介消费主义热潮出现的原因。理性审视我们不难发现,传媒消费主义在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弱化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助长了享乐之风,不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文化的蔓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并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使全球传媒文化正在趋向消费主义化.媒体应如何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应对消费主义的负面影响,成为社会普遍的关注重点.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电视媒介在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的现实,对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与监管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玮 《新闻世界》2013,(3):28-30
消费主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媒体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紧密联系产生了传媒消费主义,即一种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媒介消费倾向。近年来,我国的传媒娱乐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东方卫视2010年引进的《中国达人秀》,以其高收视率、高关注度和新颖性,成为一个分析中国娱乐产业市场的较好文本。本文借助消费主义的观点,对该节目的成功、发展及其可能遇到的过度娱乐化瓶颈展开分析,提出其适应本土价值的中国式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5.
金宏奎 《今传媒》2011,19(3):66-67
随着消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中国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愈演愈烈。如何应对消费主义倾向带给传媒的不利影响已是中国传媒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在宏观视角下探究传媒消费主义倾向产生的动因,认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语境为传媒消费主义倾向提供了温床;是生存压力和利益逼迫下传媒的必然选择,也是受众消费需求呼唤使然,为中国传媒如何应对消费主义提供基础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传媒企业文化与媒体公信力的相关性,认为建设优质企业文化与提升媒体公信力是相互促进的,优质的传媒企业文化能够从专业、责任、体制等方面提升媒体公信力。传媒企业应通过建设优质企业文化,去稳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佘世红 《中国出版》2012,(18):43-45
消费社会是消费主义文化产生的社会背景,消费主义文化是消费社会中的文化表现的主要形式。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生产主体更多元、生产的内容更多和传播的速度更快。更为重要的是,在微博语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的大量生产表现出一种悖论:一方面消解了传媒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却逆向刺激传媒的公共性,促使传媒公共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倪珊 《采.写.编》2016,(3):145-145
消费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文化形态,它的影响也已经渗透到大众传播媒介。近年来,省市级传媒已成为控制和引导都市消费文化的重要力量。它直接影响当地受众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从而影响当地消费文化。省市级传媒在市场化影响下,加速了对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消费主义强化了与受众的亲和力,使传媒走向大众化、生活化、世俗化。省市级传媒应当理性审视现代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一是立足中国现时国情,以全球化的眼光正视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二是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履行自己的经济责任。  相似文献   

9.
孙晓 《青年记者》2016,(13):63-64
媒体消费主义盛行的迷思 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理念在我国社会的广泛蔓延和不断强化,在消费文化的裹挟包围之下,媒介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①消费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同时放大了这种需求,进行了消费内容再生产再扩散.在受众强大的消费主义信息需求面前,媒体倾向于奉行消费主义,致使消费主义深度侵入媒介文化之中,形成合谋,导致媒体消费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10.
谈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运作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媒大亨默多克的发展完全秉持的是传媒消费主义的理念。他重视市场、重视商业化运营,以盈利为目标;他坚持以受众为导向的传播理念,把受众完全等同于消费者。本文着重分析了默多克传媒消费主义的运作手法。  相似文献   

11.
消费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末的美国,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广告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消费主义在现代的兴盛离不开广告传媒不遗余力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消费主义与广告的关系、广告推动消费主义的具体表现形式等作出分析,旨在正确认识两者间的关系,避免消费主义通过广告传播过度腐蚀大众。  相似文献   

12.
《新闻前哨》2011,(2):95-95
《传媒消费文化景观》(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闻学博士徐小立著;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当前我国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现象研究"的最终成果。同时获得了湖南省第十三届优秀社会科学著作出版资助。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新闻学博士周劲在序中指出: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转型和传媒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文化的产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传媒消费主义一方面体现为传媒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传媒自身的消费主义文化变异,即传媒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消费为目的,围绕自身产品(传播内容)的“可消费性”来组织生产。这种变异使传媒既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成为自身文化产品的推销者,传播者的角色变更正使它的运作理念、制度安排、生产流程、叙述模式等发生着消费化的改变。商业逻辑正入主新闻传播并成为其内在驱动力,使得新闻传播这种人类的精神交往活动被物化。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包含复杂的意味,不可持简单否定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刘建 《青年记者》2007,(8):75-75
娱乐新闻从无到有,是步步紧跟社会发展形势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娱乐新闻丰富了媒体的内容,改变了媒体单一的功能和风格,也娱乐了社会大众,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但随着传媒消费主义的流行,娱乐新闻逐渐偏离了新闻的本质属性,成了媒体低俗化的重灾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渐热的新领域:新闻消费主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消费主义,又可称为传媒消费主义,指传媒极力向受众提供具有消费特质的文化信息,或向受众宣扬符号化的生活方式的倾向。  相似文献   

16.
杨健 《青年记者》2012,(2):23-24
物体、消费和传播媒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媒介被认为是消费主义文化传播的最直接和最有力的工具,是消费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传媒通过建构消费场域对消费主义进行意指生产,媒介文化与消费主义彼此处于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中.  相似文献   

17.
安若 《青年记者》2006,(2):37-37
媒体中大量的社会新闻的报道在开启人们消费意识上起到了先锋作用。但是社会新闻的制作也带上了化工业生产的影像,在媒介生存发展竞争的大背景下,传媒集团极力营造消费主义的氖围中,社会新闻利用其强大的社会性和传播性优势,展开了本来就“软”的新闻“可售性”的变革。社会新闻的这种趋势在消费主义的大背景下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张力”,呈现出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社会新闻开始注重新奇怪异,娱乐功用;娱乐新闻的报道开始注重“花边新闻”而不是演艺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作机制,为了迎台受众实现生产消费的最大化,媒体以消费为导向进行“新闻生产”,体现出了社会新闻为迎合消费而呈现严重的“消费主义化倾向”。所谓的消费主义倾向,即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氖围。因此,消费主义实际上足一种为商业集团的利益所驱动、为大众传媒所推广、将越来越多的人群卷入其中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化帝国主义”和“媒体帝国主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市场经济入主新闻传播业 ,使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出现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它表现为传播内容的重点转移 ;以大量娱乐内容服务于受众 ;媒介形式的消费。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文化现象 ,是我国入世后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向 ,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释放人的欲望具有积极意义 ,我们应以全球化的眼光正视新闻传媒的消费主义倾向。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商业化造成的文化物化现象以及对人的精神与意义的销蚀。  相似文献   

19.
话语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代表这一种游戏规则。基于社会契约论,传媒机构关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公共话语权,有着自然而然的法理责任和社会担当。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探讨了大众传媒话语权从精英主义到消费主义的历史嬗变,以及自媒体时代对大众传播活动的影响和给公众大众传播话语权的获取开辟了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电视节目出现了媚俗化娱乐、跟风生产、过分依赖广告等诸多现象。这有着极其深刻的社会渊源和文化根源,既离不了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受众基本需求畸形增长的必然结果。首先,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我国电视传媒。其次,伴随着消费主义的影响,我国电视传媒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并追逐自己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再次,对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过分迎合。在消费社会中我们应该树立大众文化的生态消费观、尊重受众、打造绿色品牌、提高经营水平,以期杜绝传媒的消费主义行为和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