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外国人在巴黎游玩,见到一座华丽的建筑,顶上镶着一行大字“雨果纪念馆”。他兴奋地问同行的法国友人:“这就是为纪念你们法国最伟大的作家维克多·雨果而建的吗?”法国朋友摇了摇头:“不,是为了纪念一位同名的商人。”外国人大感诧异:“那这位雨果先生写过什么重要作品?”回答很平淡:“一张支票。” 这是一个小幽默,不很好笑,但有点意味。有钱的商人拿出自己万贯家财的一部分做一些象征性的公益事业,就可以让自己的善名在世上传扬。同时由于他的好名声,他将来的家财只会愈积愈多,远远超出自己起初投入社会的那部分,真正…  相似文献   

2.
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多病不等于短命。古今中外,多病而长寿的例子比比皆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年轻时就才华横溢,刚刚二十九岁就创作了长篇名著《巴黎圣母院》,轰动当世。可是,当他四十岁时,心脏病却突然发作了。人们纷纷叹惋:"这颗巨星就要陨落了。"  相似文献   

3.
雨果小说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仁爱感化是改造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善最后必将战胜恶以自我牺牲来成全他人幸福。  相似文献   

4.
体育为人民──论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和实践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为人民──论毛泽东的体育思想和实践的核心毕世明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他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他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利益,主要是通过他的政治思想和实践。然而他又是一位才子、诗人和体育家。本文只从体育这个小小...  相似文献   

5.
《收藏》2016,(11)
正水力钟与圆明园圆明园,北京西北郊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统称"圆明园",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法国大作家雨果曾惊叹说: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圆明园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  相似文献   

6.
南洋时期,是郁达夫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显著特征是坚持抗战,其思想内容表现在及时分析战争形势和世界局势,以鼓舞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揭露并批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和侵略政策与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等假友好真反动的嘴脸;对汪精卫的投降卖国、周作人张资平的充当汉奸文人予以痛斥。这种抗战爱国思想一直坚持到他生命的最后。  相似文献   

7.
<正>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人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http://q.blog.sina.com.cn/zgxxty)是全国体育教师的家园,给广大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和发  相似文献   

8.
西方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尼采的超人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其鲜明特征是具有反传统的思想。中国现代作家基于自己文化的需要,借鉴了西方象征主义反传统的精神,猛烈抨击旧思想、旧观念,宣扬人的个性意识。中国现代作家意识到象征主义理论与中国文学传统意义上的象征的不同,在创作中自觉地将二者结合起来。同时,由于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境况,使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将象征主义的艺术技巧与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相融汇贯通的优秀作家。  相似文献   

9.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清代作家曹雪芹历经"十年辛苦不寻常",铸就了这部"字字看来皆是血"的文学巨著《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毛泽东甚至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红楼梦》之所以成为"中国小说文学难以征服的顶峰”,不仅仅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它非凡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对健康中国建设做了系统的论述,明确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11.
人类需要和平,世界繁荣需要安定。和平是人类社会没有战争的状态,而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后果是安定生活的严重破坏、无数乡村城镇的毁灭和成千上万人员的死伤。因此,人类社会自从有了战争之日起,就有了人类对和平生活的憧憬和争取和平的努力。19世纪中叶,争取和平的行动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开始形成并登上了历史舞台。许多政治家、学者、革命者纷纷为建立一个和平社会而奔走呼号。1849年,在欧洲召开了和平之友大会,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被选为大会主席。在这次大会上,雨果发出了反对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号召,并满怀激情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体育文化的价值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20世纪中国体育文化价值的选择,认为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思想是新中国体育文化价值正确选择。它对新世纪中国体育的改革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球天地》2013,(12):100-100
10月31日-11月4日,在这个微微让人感到寒冷的秋季,一场声势浩大的路演活动如期来到美丽的浙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谁将追随大师?!”由“超达国际网球学校雨果学院”(以下简称雨果学院)发起,由各地体育局、网球管理中心、网球专业队、网球协会、网球俱乐部等机构全力支持,超达雨果学院青少年选拔活动先后来到了历史名城宁波、西子湖畔杭州、浙南中心温州,进行新星选拔与网球推广。当地的体育局领导、网管中心领导、教练员、运动员共同参与了本次路演活动的展示。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探析了习近平体育思想人民性的内涵、特征、形成渊源与时代价值,认为习近平体育思想人民性的内涵丰富,具体体现在对体育战略定位、体育强国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奥运大赛举办、体育价值取向,以及对中国体育发展观的人民性论述中。习近平体育思想人民性的特征鲜明,其中要义特征是健康为本、人民至上;内涵特征是博大精深、自成体系;视域特征是民族未来、人类发展;价值特征是历史继承、时代创新。习近平人民性体育思想形成渊源来自于人民主体性的唯物史观,扎根于人民的成长经历,丰富的体育生活经历,以及为民谋福的党性使然和胸怀人类发展的政治家情怀。习近平人民性体育思想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人类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为革除中国旧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他将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结合,并在现实教育生活中反复实践,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体系。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其中包含了3个基本命题,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研究其生活教育理论对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和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的体育事业随着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低到高的创业过程。从1949年到1976年间 ,不仅国民的身体素质有了普遍提高 ,而且在竞技运动方面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这其中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思想决策是分不开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体育思想 ,成为这一阶段指导新中国体育超常规发展的历史主线。一、关于“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新中国的体育事业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它首先展现在共产党人面前的是国家的贫穷落后和民众体质的羸弱。有资料说 ,旧中国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体育工作者都在考虑如何联系实际,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有这样一些学习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三个代表”思想中的三条是互相联系的,都很重要。但是,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具有基础性质的一条。我想,在体育工作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思想,首先应当考虑的就是“体育为人民服务”。在我国几千年的奴隶和封建社会中,体育是少数人的专利,普通的广大人民群众很少接触体育,受益更少。近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后,参加体育活动的青少年有所增加,旧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催人奋进,为全体中国人民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也为杂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方向。作为一名杂技艺术工作者,我备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9.
敬畏命运     
一雨果在《巴黎圣母院》的序言里这样写道,数年前,他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手刻的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命运。历经岁月的侵蚀,这几个字母,深深地嵌进石头,黑黝黝地。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心灵。无数神灵帝王的雕塑、画像都没有引起雨果的关注,唯独这个词,仿佛石破天惊,瞬间点燃了他的思绪和才华。雨果轻轻抚摸着那被岁月雕刻上"命运"的石头,心绪难以平静。他感到身临在宏伟的巴黎圣母院中,自己是那样渺小,在变幻莫测的命运面前,自己仿佛成为一粒尘沙。那一刻,雨果的爱与恨、情与仇、伤与悲,似翻江倒海,波澜起伏,在他内心交织在一起,在他的眼前幻化成一幕幕充满戏剧性场面的人,他们在巴黎圣母院前挣扎、痛苦、屈服与抗争。他用饱含寄托与希望的笔调将巴黎圣母院面前人性的美与丑、爱与恨、性与欲,对照得妩媚而缠绵、狡黠而阴险。在巴黎圣母院的悠扬的钟声中,这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是全国人民共同景仰的思想家、学家,是20世纪的伟大作家。其深邃的思想、崇高的人格、优秀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中学语教材中,和其他古今中外的作家相比,收入他的作品最多。研究和探讨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精髓,促进学生“知”、“识”、“人关怀之心”三个基本素质的共同提高,是至关重要的。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有关鲁迅作品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