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有一点就是能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结果等进行评价。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不断深入推进,评价将作为一个过程推进人类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对教学过  相似文献   

2.
郭旭 《考试周刊》2011,(13):172-17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就要转变教学模式,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作有效地探索与实践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作者根据教学经历来谈一些认识,以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习实践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适度设置真实的学习任务,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总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以及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力求阐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体现出来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和提升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流畅地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学习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我作为一线教师,要更好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通过课堂有效性教学培养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例,谈谈我对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6.
问题解决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信息素养应定位在基于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本文在阐述问题解决概念、过程与策略的基础上,从问题解决的视野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模块设置、知识建构与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中专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改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就笔者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体验,初步探讨中专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文章分析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高中生信息素养的内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阐述了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作者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与意义,通过归纳、总结与分析,在新课标下实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一种有效学习模式:合作学习的组织、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同时指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其它学科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因此掌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是提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策略的极为重要的依据.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调查.通过描述性的统计分析、差异性和相关性的分析,掌握了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定量的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不同的方面具有差异性,城乡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具有差异性,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其所处的信息化环境、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以及学生毕业的初中学校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重要基础课程,其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堂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和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主阵地,而要在每周仅有的一节课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导入.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与评价应该围绕这一目标来开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已经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2003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总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从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风  相似文献   

14.
曹菁 《考试周刊》2022,(11):1-4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的主阵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讲授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依然占主流,这些方法的应用需要以教师为主,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广大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素养培养策略,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王建锋 《考试周刊》2014,(43):131-13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本文从信息素养的养成、课程认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培养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目的之一。信息素养是指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工具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从而综合利用信息、提高工作与学习效能的能力。现代教学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使学生科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  相似文献   

17.
搭建以生为本的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自主学习是提升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中对自主学习的一些片面理解,提出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内涵,并依据教学实践中的案例,从自主学习的平台、过程、保障、动力、价值等多方面进行了探讨,具体阐述了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实施以生为本的自主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朱宪国 《考试周刊》2013,(94):135-135
信息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的信息素养的课程,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从理念向方法的全面转变和提升。而创设开放式学习环境是实现这一转型的较佳途径和操作性很强的切入点。本文从丰富资源环境、优化评价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等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课程中开放式学习环境的创造途径。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来逐步提高学生们的信息素养,本文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际,总结出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信息素养养成的基本途径,程序设计类内容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关键,程序设计类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应用与日俱增.为有效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文章以Python校本课程为例,在教学活动中采用项目学习法,开发了系列的课程资源,以适应新时代要求,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活动,提升教学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