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同、异是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类”的一对重要范畴。作为一对对立范畴,它在春秋时已出现。例如关于“和”“同”的矛盾对立的认识,已包含着对同异关系的理解。战国中期,在“名实之相怨”的社会背景下,人们通过“比类”事物之间的同与异,以求能以概念的形式较准确地把握所考察对象的矛盾运动及其转化,“和”“同”问题的讨论,遂与名实之辩相结合,演变为同异之辩。同异之辩发端于惠施,此后,公孙龙、庄周及后期墨家都参与了这场讨论。后期墨家可以看作是这场争论的总结者。荀子则在“正名”的理论和实践中贯彻了后期墨家提出的基本原则。按照学术界比较流行的看法,惠施的同异观称为“合同异”,公孙龙的基本思想被概括为“离坚  相似文献   

2.
王维是唐代诗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位诗人,他的山水田园诗清新俊逸,尤其是以“空境”为意境的诗作更是诗中佳品.他善于通过对“空山”“空林”的描绘,勾勒出充满禅意、万象空灵的静谧境界,点化出纯明洁净、幽静淡雅、脱尘绝俗的诗歌意境.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已成为当今研究语际翻译的主流。文化的转向不但属于学术研究的领域,同时也属于跨文化交际中的实践研究。在实践当中,语际翻译中文化转换的模式主要有以下的五种基本情形:文化相符、文化相含、文化相斥、文化相缺和文化相融。前两种模式着重于文化的“同”,文化相斥和文化相缺着重于文化的“异”,而文化相融关注的则是文化由“异”向“同”的转换。因此,在从事翻译工作和翻译研究时,必须对作用于整个语际翻译过程的文化转换模式予以足够的重视。同时,语际翻译过程受文化转换制约的事实也给翻译学的构建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武术发展的当代抉择:“求同”乎?“求异”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促进着世界文化的大发展的同时,各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也得以加强。本研究以中国武术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近代以来中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发现:中国武术的近代发展实质上是“在西方体育‘立场’主宰下的中国武术革新”,是对西方体育模式的“嫁接”。西方体育的范式、西方体育新思想、新方法成为了中国武术“革新”的正当性的依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武术本身的文化主体性渐趋淡化,这对于中国武术持久发展并无益处。笔者从中西体育文化“同”与“异”的视角,提出了是选择“求同”,还是选择“求异”的学术思考。最后指出:中国武术的当代发展,还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中国武术自身的价值,更多关注中国武术发展的主体性,在肯定中西体育文化“异中之异”的基础上,寻求一条“异中求异”的发展新路径,以此实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意境理论的美学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的意境说,从历代讨论“开山的纲领”的“诗言志”开始,就始终感性世界向理性世界和情感世界的拓展作为自己生命意境之所在。审美意境的生成历史标示出中国艺术精神中审美意识的自觉。意境的审美本质藏在意境自身之中,而意境的谜底,就在于寻求作为过程的人生的意义和作为永恒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意境”的核心在“意”字,即“创造性”和“意念性”。“意境”应该是画者主观想象的结果,是存在于想象的意念之中而实施于画面之上的。同时,“意境”的营造又与人对自然情境的观察、体悟密切相关,“意境”不是凭空想象的结果,它是生活经验和一种理想化形式的流露,是可以被别人感知和认同的。  相似文献   

7.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凭借《太古和其他的时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开始对她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进行研究。《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借助神秘的意境和神话原型将虚幻与现实以碎片化的时间叙事方式表现出来,展示了作者“寻根”的想法,揭示了战争给波兰人民带来的痛苦,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魏晋“才性之辩”的内容特征,哲学倾向及理论意义,认为这场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从传统天人模式向以人的理性自觉为主题的魏晋精神的转机;才性“合、同”论与“异、离”论分别反映了“士”阶层中不同政治地位的人们的思想要求,表现出不同的哲学倾向;其思维的共同取向,是把汉末“清议”中“臧否人物”的具体评论推向对鉴识人物的抽象标准、原则的本体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俊光 《职大学报》2003,3(3):84-86
本文认为《人物志》这部以品鉴人物的才能和情性为内容的作品,在有关品评人物的论述中,对于古代逻辑学的问题——“同异”、“名实”和“辩”等等,都作出了一定的论述,有些地方是作得非常细密的,并充满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容;这种思想,是适应着当时如何识别、评定人才的现实政治需要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根植性的乡土心理认知,“面子”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习性等具有深刻影响,中国武术也不免带有“面子心理”的印记.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法,以中国武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武术中“面子心理”的种种表现,并分别从家族取向、自我取向和他人取向的视角,探讨中国武术发展中存在的“面子误区”.认为,中国武术应该秉持“入奥”理念,但不应成为最高追求;应正确看待中外体育的“同中之异”,摒弃“优劣之分”的歧见;要倡导多元价值回归,“能打”不是中国武术的唯一象征.  相似文献   

11.
巴赫金是世纪的思想大师。巴赫金在至年代有关历史诗学的一系列论文,构成了其完整的小203040说理论体系,它涉及小说的时空形式、话语特点和研究方法等诸多层面。巴赫金的历史诗学对西方传统的摹仿说及“思辨历史诗学”和“批判历史诗学”形成了强劲的挑战,较早提出并部分回答了后来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符号学等理论的问题。正是这些贡献使其在历史诗学领域内具有革命性意义,也富有强烈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2.
陶诗"平淡"说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渊明的田园诗向来被认为风格平淡,但其中存在田园与官场对立的普遍现象,使忿然不平与田园风光同容一个载体。田园中的贫穷饥冻,应当属于田园诗的重要内容,这类诗尤非"平淡"所能概括。由田园开凿出的议论,属于农夫的衣食问题,也存在内容和形式的错位。  相似文献   

13.
日本诗话是中国诗话域外繁衍的一大支脉.日本诗话与日本汉诗、中国诗话、中国古诗之间密切错综之关系,使其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日本诗话对于开拓我国古代文学的域外追踪研究和汉字文化圈内比较文学研究,是极为珍贵的资料,但国内迄今尚无专论.实际上<日本诗话丛书>所收日本诗话为59种,包括狭义诗话38种,广义诗话21种;和文诗话29种,汉文诗话30种.日本诗话可分为诱掖初学之诗话、品评鉴赏之诗话、论述日本汉诗发展史之诗话、诗学论争之诗话等4大类,各有其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30年中国大陆的研究者对吴嘉纪诗歌的研究,涉及的面比较广泛,既有从横向上分析诗人的思想观念、生活经历、交游等因素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又有从诗歌传统继承的角度纵向梳理吴嘉纪诗歌的主题和特点,除此之外,还有研究者结合具体诗作分析艺术手法运用上的亮点。针对吴嘉纪诗集《陋轩诗》的不同版本,研究者也做了具体的描述。近30年对吴嘉纪诗歌的研究已有了一定规模,但还是有突破旧有程式、深入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甘肃作为诗歌大省,其“西部诗歌”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诗坛影响甚大,在“西部诗人”群中,何来先生以其独特的诗美追求,确立了自己的诗歌风貌。其初期诗作表现出对于大题材的敏感,较多激越充沛情感的抒发,诗歌体式也表现为长篇大章。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诗于抒情的底质上,更多显现出思辨的意味。  相似文献   

16.
中国山水诗源远流长,自谢灵运首唱伊始,诗人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赋予山水最深沉的情感,藉山水抒发诗人心中悠远的乡思和回归家园的渴望。通过对种种山水意境的创造,展示诗人强烈的生命追求,探寻生命哲学的底蕴,并在山水中体验生命的终极意义,使山水诗承载起了中国文人博大深沉的人生情感和生命情怀。  相似文献   

17.
明代乐府诗有其重要价值:反映历史事件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其历史价值;反映诗歌风气的转移和文学观念的演变,是其文学价值;作品承载着士人心态的变化,是其思想价值。如此丰富的价值应引起学界相应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艾青的《诗论》被誉为"五四"以来在诗歌理论研究方面的最优秀的著作之一,他用优美如诗一般的语言,阐述对诗歌方面的独到的见解,诗歌的作用,诗人的职责,诗歌和时代的关系,诗歌与生活,诗的灵感、意境、表现手法等。尽管这些理论都是由只言片语构成的,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艾青《诗论》中闪光点不少。特别是他的创作理论更是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9.
40年代"解放区"的叙事诗创作及其艺术形态,不仅是20世纪前半期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学事实,而且也是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学"大众化"及"民族化"追求与"现代化想象"的结果之一。从文学史的立场,考察分析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格局下"民歌体"叙事诗创作的繁荣,发掘其文体形式的"谣曲化"选择与现代叙事诗艺术互动、冲突及作用的历史,避免对"解放区"的叙事诗创作及研究的简单化,成为本文学术探讨与历史描述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相似文献   

20.
温词并非有寄托,其思想内容不出"绮怨"的范围.但不出"绮怨"并不等于狭窄.温词的"绮怨"中包含着围绕情爱展开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温词在表现心情意绪方面与李商隐诗异曲同工,而词体在表现心理,尤其是女性情感意绪方面,比五七言诗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