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于贴近学生生活,这是"根"。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语文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和训练语  相似文献   

2.
任嘉丽 《广西教育》2014,(14):97-98
语文教学"生活化"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趋势。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生活"语文化",拓展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文。  相似文献   

3.
耿静静 《现代语文》2013,(4):136-137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要推进语文教学向日常生活的回归,将语文的外延等同于日常生活。这里的"生活世界"指向生活的"意义"层而非生活的"事实"层,指向学生的内心生活而非学生的外在生活。语文教学生活化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内心生活化,只有深入学生生活与其心灵的碰撞,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本文仅从作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紧扣素质教育的脉搏,围绕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创新语文教学策略,拓宽语文教学渠道,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创设"宽松、温馨、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双边活动,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提升学生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遭遇一种尴尬境地:语文教师希望通过"自如"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仅仅限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数";学生则发现语文教师"诗意"的教学往往难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于是从高考的功利性出发,弱化语文学习,其结局是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契合,语文"教"与"学"难以磨合。本文拟对高中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些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是语文思维、语文能力及语文素养的教学。而活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鼓励学生领悟、学习与运用。"活动式"语文教学要讲什么?结合教学经验,谈谈对"活动式"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浸润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理念下应运而生的,在语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这种语文教学模式能够真正体现一切以学生为主的语文教学理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一、"浸润式"语文教学概述"浸润式"教学就是指通过教师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感知文本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够  相似文献   

8.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教学中依然把"课堂"当做"讲堂",让学生成为听众,无疑将严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个性发展。老师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白语文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个性、特长和人格发展。因此,平时教学中广大语文教师应把"教本"变成"学本",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圈画、批注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把这一条放在"教学建议"中的首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即怎样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杨晓莺 《考试周刊》2014,(77):41-41
在当前教学环境下,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求通过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采取体现"语文味"的阅读策略,以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朗读等调动学生阅读情感,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文章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分析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1.
谭桂熠 《考试周刊》2013,(39):42-43
<正>语文是美丽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的天堂,就像崔峦所说:"语文教学应当是生动活泼的,充盈着丰富的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我认为,要想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独霸讲台,学生"万马齐  相似文献   

12.
闫慧 《文教资料》2020,(9):50-51
中职语文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语文能力,即中职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是"中职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平台。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能够在专业培养、语文教学中构建一个连接桥梁,既能够帮助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又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必备的语文素养,通过"任务情境"培养学生在职业中的语文素养,并通过"写作情境"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的语文素养,对情景化教学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泉,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注入日常生活的"活水",让语文教学"生活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杨春芳  王平 《生活教育》2014,(15):73-75
语文意识就是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成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培养"语文意识"主要包含"激发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关注语文学习中的细节"三个环节,通过在一线的教学经历详细论述培养学生"语文意识"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创新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引入游戏化教学这一"娱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和生本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综合能力,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终身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学生长时间在教师的语文教学中机械重复地学习,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厌学情绪。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改变学生"厌学"情绪,并激发学生"乐学"的情感,那么,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潜能将无法估量。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厌学"为"乐学",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呢?(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尊重学生,保证课堂教学有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尊重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条重要的原则,是完成语文课  相似文献   

17.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文学科特点的外化,也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追求教学本色的回归,强调构建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并习得语文知识。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多元诵读,为学生营造浓浓的"语文味",引导学生潜心品读文章的字词、语句,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文字魅力、把握作者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内涵,进而使语文教学充满"语文味",让学生深入体验语文学习的本真滋味。  相似文献   

18.
1前言职教教师如何能坚持让语文教学与生活"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学好语文,深化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使语文教学与各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教学相衔接,淡化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化、理论性,让学生学好语文,让语文成为中职学生学习各自专业的铺路石,成为其职业人生发展的沃土,也让中职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可以说是当前职教教师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语文味"是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的有效统一,通过对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和信息进行删减,使得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力求语文教学的真实性。本文以"语文味"为主题,扼要说明如何让学生感受和品悟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语文的"场",为此,需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语文教学中体现出童真与童趣,让"童"成为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让"真"和"趣"成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营养元素,这样就可以保证儿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真正在场。一、童真意味着基于儿童的立场教"真语文"童真意味着语文教学在儿童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因此语文教师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语文及语文教学。对于《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四年级的学生读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