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商业性、娱乐性、世俗性为特点的大众文化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与广泛传播,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青年大学生是大众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大众文化在大学生中的广泛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理论形态、人格塑造任务以及传统理念与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大众文化传播背景下高校应正视挑战,积极采...  相似文献   

2.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迅速崛起和发展,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特别是在高校校园中的广泛传播,改变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消解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文章在分析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消解的基础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去“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新人性化的教育方式等三项应对措施,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微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产物,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各种"微媒体"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传播与交流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文章着重讨论了"微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生活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微时代"给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实际探讨了在此背景下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话语根植于特定的语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效度研究要符合教育对象的实际.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受众是大学生,他们存在方式、交往方式和休闲娱乐方式的改变带来价值观念的变化,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特殊语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生产、再生产要立足大学生实际,把握大学生特点,与大学生寓于共同语境之中,树立教育双方互为主体、话语权共享理念,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加强双向互动,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用年轻人的方式传播思政正能量,构建代际传承中的话语传播新模式,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传播效度.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夏风云  康艳青 《文教资料》2012,(21):125-127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在改变着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等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状态,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利用"微时代"信息传播的特点,把握"微"视域下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如何面对"微时代"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将挑战转化为优势和动力,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广泛兴起,不仅改变着信息传播的途径、方式和形式,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给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同时也给这项工作的创新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因此,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出发,试图探索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途径创新。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众文化消费正在蓬勃兴起并向各个社会领域强力渗透。大众文化作为大学生主要的精神食粮,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客观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全面分析大众文化消费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挑战与创新: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强有力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客观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文化。同时,必须实现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主题、社会环境与实践活动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改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面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住他们新的思想特点,根据新形势,寻找适合形势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方式和方法,让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双重性的影响,它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载体和契机,同时也使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和困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辩证地看待,深入地研究,文章以文化环境的教育功能为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大众文化环境进行利弊分析,并探讨当前大众文化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的崛起不仅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评价,它的嬗变也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在大众文化兴起和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因缺乏应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观照而面临着"人学空场"(man absence)的怀疑和质询.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实现教育理念、教育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众文化的流行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吸收借鉴大众文化运作模式和经验,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实现大众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大众文化以其自身的基本特征与社会影响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在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更具吸引力的工作方式,增强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渗透性;消极影响,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受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针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内容、方法、方式上做出改变。  相似文献   

14.
发挥现代传媒积极功能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传媒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在促进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积极应对这种影响,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积极作用,加强建设、管理与引导,应用现代技术不断探索利用现代传媒服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做好现代传媒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微博作为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使得90后大学生这个群体自然的与微博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用好微博做好大学生的思政工作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传播、互联网络、多媒体电视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当代大学生起着巨大的影响。它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及其与外界环境交往的方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呈现许多新的特点,从而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同时,由于高科技手段保证了信息传递的无比及时性和无限丰富性,它又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径、新的方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主动地学习了解、熟练掌握各种现代化科学技术,并把它成功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科技含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传统的单纯说教上升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3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进入了3G时代,以手机等为载体的新媒体正在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方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也给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高校应高度重视这一"双刃剑",以新媒体,主要是手机媒体为载体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手机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亮 《文教资料》2012,(9):157-159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影响,积极探索出适合微博时代特征的大学思想政治工作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这既给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工具,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如何抓住时机,积极寻找对策,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从审美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困境的原因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复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及教育的"病理性说服"导致大学生审美疲劳,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错层导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审美饥饿",以工具理性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和价值论导致教育过程审美的单向度。要摆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应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创设教学情境,重塑审美形象;立足传统审美文化,合理利用大众文化,构建和谐的当代审美文化;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育过程中的审美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