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统编版语文教学助读系统具有版面设计更加生动活泼、助读内容侧重于方法指导、助读语言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等特点。课前提示语作为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前预习教学具有导向作用,通过合理地使用课前提示语,可以提升语文课前预习的效果,帮助初中生有效地预习课文,掌握预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语文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的助读系统,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助读系统这一资源并没有被充分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文意在探究,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利用助读系统帮助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之本,在语文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精神文明的结晶,同时更是国家意志的体现。目前,我国语文教科书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其中,助读系统在语文教学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落实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研究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旨在挖掘该助读系统的教学价值,以期充分发挥出助读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体现了不同时代语文教育的要求.从历史的不同阶段分析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演变,可以勾勒出语文教育发展的脉络:第一阶段(1949—1963年)助读系统初始期,强调知识的归类;第二阶段(1963—1978年)助读系统完善期,构建语法教学体系;第三阶段(1978—2000年)助读系统成型期,注重语文能力的训练;第四阶段(2000—2011年)助读系统变革期,侧重语文素养的提升;第五阶段(2011年至今)助读系统融合期,突出语文方法性知识.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科书包括选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和助读系统四个部分。其中助读系统是教材为帮助学生自主独立地阅读、理解课文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助读系统对于学生了解课文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以及拓展知识面等方面有很大的益处。本文就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和冯浩岚编译的《美国语文》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我国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实际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要素。当前对助读系统的认识和使用局限于认为其只是教师讲授课文和学生自学的辅助材料和助学工具,忽视其本身固有的多样性内涵,因此有必要把助读系统放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视野中,考察它与课程内容、教学内容、教材内容间的关系,了解其课程与教学特质,真正发挥助读系统在有效支持学生学习、导向教学和实现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化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是汉语文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关于助读系统的语言表述是人们忽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以高中汉语文教材为例,从多个角度对汉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语言表述进行评价。鉴于汉语文教材中助读系统的重要地位,正确的语言表述评价会指导教材编写者,并引导教材的使用者,让助读系统更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要素,具有“便教利学”的功能.然而,教学实际中助读系统的有效利用情况堪忧.助读系统部分内容的位置不当,多寡不一等问题,以及教师教学中对助读系统弃置不用,用之不当等现象突出.究其原因还在于人们对助读系统进行构建的理论准则认识不清.文章通过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分析认为:建构主义为助读系统的构建提出了要求;建构主义理论为助读系统的构建提供了标准;建构主义理论是助读系统各材料要素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的准绳.经过以上分析,以期对助读系统的完善和教师的有效使用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助读材料的使用能促使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合理使用还能促使学生扩充阅读经验系统,进而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本。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巧妙地运用课本教参内容帮助学生拓展课程资源,借鉴名师名课提高开发助读材料水平,利用专家成果丰富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在初中语文中巧妙引入助读材料能建构起更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81):12-13
助读系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表现形式多样,是帮助师生开展教学的有利帮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起到很重要作用。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助读系统,通过单元导语、插图、泡泡语、资料袋、课后练习等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阅读、感悟、分析与理解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的提高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要素,具有“便教利学”的功能。然而,在教学实际中对助读系统的有效利用情况堪忧。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助读系统的理论认识不清和理解片面。通过探寻有意义学习理论、思维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助读系统合理化构建的理论支撑,可以对助读系统的完善及教师和学习者的有效使用提供理论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朱俞彦 《文教资料》2012,(33):189-190
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是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理解文本,提高学习能力,落实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苏教版中的《沁园春·雪》一词的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进行深入分析,并希望通过对它的分析为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的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助读系统是语文内容关键构成环节,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使用助读系统,采取单元指导、插图、课下训练等形式培育孩子的基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本文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教学作例,探讨如何通过阅读辅助体系提高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孩子语文方面的素养。  相似文献   

14.
助读系统又叫提示系统、助学系统或导学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顾黄初先生在《语文教学研究的多向探索》中就提出:"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四个系统,即知识系统、范文系统、作业系统和导学系统。"在语文教科书中,助读系统是指帮助学生学、教师教,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而设计的一系列材料。其实质内容就是对学习要求、重点和方法的提示,对某些疑难问题的诠释,对相关资  相似文献   

15.
<正>助读系统是教材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使用助读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悟,一直都是众多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与过去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比,“统编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更加地科学,便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也进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本文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就“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使用原则与使用方法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彩艳 《考试周刊》2012,(90):39-39
语文教科书一般由范文系统、知识系统、助读系统和作业系统四个系统组成。除范文系统之外,作业系统也是能体现语文教科书价值和特点的重要部分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编制和教学实施多研究多思考,以便能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本文拟对人教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科书(第9。12册)的作业系统编制及教学策略等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批判性思维对语文教学的良性发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读课文的自主性强、助读系统丰富、教学目标集中的优势,将批判性思维与自读课文教学充分融合,以自读课文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自读课文教学,需要教师用心教会学生批判性思维基本模式、用好自读课文助读系统、选好批判性思维教学视角。批判性思维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是为了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也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作为统编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旁批,可谓是自读课文设计最引人瞩目内容之一。旁批是有效助读的抓手,能帮助教师更有方向性地教,学生更有目的性地学。建构主义学习观视域下,若用心挖掘旁批的助读方式,则能更充分发挥其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教科书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在文选型教材体制内 ,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由课文系统(教材的篇目及篇目排列 )和“知识系统”(目前主要被界定为语法、修辞、章法等知识 )构成。然而 ,在上述两个系统既定的前提下 ,教学“内容”的进一步界定 ,则主要通过教科书的助读系统和练习系统。助读和练习这两个系统实际上起着对一项“知识” ,尤其对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的固定作用 ,或者说 ,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展示。第一 ,在教学中 ,一篇课文教什么乃至怎么教 ,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助读和练习这两个系统。第二 ,具有动态性质的怎…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教学离不开教材,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是教师上课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2016年6月底“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被批准并投入使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产生使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而助读系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和学习中如何使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助读系统成了许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使用策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新的思路,为部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