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贞 《天中学刊》2001,16(6):118-119
“活”是教学艺术,艺术需要进行富有个性的创造。要使历史教学真正活起来,并且达到“活中求实”的目的,我的体会是:面向实际,灵活设计,灵活施教。 一、处理教材要活 教材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教师如果能灵活地驾驭教材和设计教材,必能使学生活起来。灵活处理教材,首先是力争与教材融为一体,即“读懂、读熟、消化”,将其思路记在心中,从整体上把握教材,这是对教材处理的基础。 其次是根据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加工教材。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是既定的,而学生的实际却是活动的。面对某个教材,要先揣摩学…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语教学中,教材、课的作用大概类似于数学教师上课时板演的例题。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语教学中仅仅处理好教材,将教材上的内容嚼烂了喂给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运用教材、理解本这仅仅是语教学的第一步,而不是语教学的全部。这话很有道理。的确,我们的语教学不是完全为了处理教材,学生学习的任务也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教材;  相似文献   

3.
组成教学过程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而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是影响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改造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合理地使用现行教材,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果 《湖南教育》2002,(17):49-49
教材是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材不仅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版式要以“学”为本,充分发挥教材的助学功能。当前,以“学”为本的教材版式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设计者们开始注重教材版式设计的教育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从多方面考虑了教材版式活泼生动、准确精要等要素,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通观现有教材版式,便会发现其版面很少体现教材的助学功能。这体现在对教材版式进行设计时,更强调节省,而忽视了教材的实用性。学生在使用教材学习的过…  相似文献   

5.
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但是教师在讲课时不能够照本宣科,要对教材做适当的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课堂效果。构成教学过程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媒介作用,使得学生与教材之间取得了联系。教材本身是“死”的,固定不变的,而学生是“活”的,教材和学生之间是存在矛盾的,只有解决和处理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才能在学生和教材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最佳方法就是: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恰到好处地把固定不变的教材变得“活”起来。使教材的单一性与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相统一,使教材内容的科学性与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相吻合。这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下面浅谈一下活化物理教材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学生起作用。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学生以教师为中介,对教材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走向教材。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有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实践的主体,在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学生起作用。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学生以教师为中介,对教材起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学生依靠教师走向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从教师处获取信息来理解掌握教材,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也可以从教材和媒体(发展的趋势,更多的是从媒体处)获得信息来认识和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来判定教师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从教材、学生、媒体方面获取各种信息,不断充实自己,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学会学习,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就成了为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设计的教学任务而被动地给学生传递知识,学生的学也就成了为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而被动地学。教师跟着教材走,学生跟着教师走,结果常常是教师和学生都很累,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教材应该服务于教学,教师应该服务于学生。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等.都要依据教材。因此教材内容的分量、难度、文字插图、结构、模式,教材中所建议的一些邓;察、实验方法和器材等,是否科学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及认知规律,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行自然教材经过了几次重大改革,有了很大的进步,是充分体现改革精神的教材。但随着教育思想的不断更新,对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结合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大胆处理教材,使自己的教学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依据。新课程提出了新的教材观,即教材仅仅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学习生活的一种范例。而并非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内容,在教学中要强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作大胆的改编或重组,而不必全盘照搬式的执行。但是,在  相似文献   

11.
建立教材发行调剂中心为教学服务宋文章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进行远距离教育的开放大学。学生通过多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媒体教材里文字教材是最基本的教材。电大的教学是师生异地的远距离教学,学生的学习要以自学为主。如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文字教材占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 教材是为开展教学活动以使师生、生生互动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和产生知识提供的一种范例和素材。教师离不开教材,因为里面有教学内容;学生离不开教材,因为里面有学习内容。教材内容本身并没有产生任何意义,它必须经过教师和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和认知水平进行主动建构、感悟和体验,才能获得其意义。对于中学化学教材,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的教师是“教教材”,完全按教材的内容、结构及次序等进行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教”,根据大纲要求,根据学生实际,根据教学条件,进行想像、重组和剪辑.复习课的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化学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为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中学教师更应创造性开发和建构教材内容,充分发挥教材资源,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一项基本任务。联系语文教学实践,本文试图就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问题谈几点看法。把握教材是创新的基础条件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载体,语文教材则是语文教学的载体。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离不开语文教材,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在不同的课文中善于把握作者的语言特征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教材的系统化民整体性,从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出发,深入钻研教材中的语言现象,准…  相似文献   

14.
李小琴 《甘肃教育》2001,(11):46-46
教材是知识授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学科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通过教学活动,把教材中编进的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个体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是主体,教师应是主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主动获取人类的认识成果,既贯彻了上述教学原则,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基于上述理解,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做法。一、预习性阅读预习能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和学习思想上的实际,有利于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教学;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林海 《中国考试》2004,(12):52-55,59
教科书也称课本,指按教学大纲编选的教师教、学生学所依据的最重要的教学用书,是学生接受技能训练和教育培养的范本。而教材是指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需要,为师生教学应用而编选的材料。显然,教科书是教材的一种;教材则是一个群体或系列,它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教学挂图,音像材料、课外辅导读物等。  相似文献   

16.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自己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使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托,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加强教材工作,促进教学改革张桂芳教材在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与条件)之一,是教与学的中介材料,是科学思想、科学品德和科学知识的载体。从学校来说,教材建设是学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因此,要完成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教学中很好的使用教材,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种倾向,那就是教学脱离课本。上课时除了布置作业以外,从不利用教材,课堂上有些空余时间.往往只布置学生解答习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学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不是照本教“教材”,而是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进教材,使数学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有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和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学中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教材及现实生活有关材料、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觉得数学课不是以前那样的“枯燥、单调和乏味”,而是现在这样“有趣、新奇、刺激、有用和迷恋”。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置教学艺术,千方百计创设优美、悬念、疑惑、幽默、惊奇、欣喜、陌生、熟悉的情景,使课堂气氛充满生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学习数学的欲望。乐于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20.
根据系统理论,课堂教学系统与其他的系统一样是一个有多种层次结构的系统,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课堂的教学结构。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学习和形成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必要前提,课堂的教学结构则是促进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的中介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